在美丽的桂湖畔,曾经住着一个人。中过状元,名冠明代,天赋极高,且能承受仕途生活之巨变,这个人就是杨慎。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为明代三才子之冠。今四川新都人,他的父亲是明朝的大学士杨廷和。
杨廷和在明朝以至于现代都是一个名付其实的奇才,4岁就通晓声律音韵,到7岁时读书过目不忘,12岁就参加了科举的乡试取得第一名,19岁就高中进士第二,活脱脱一个才华与颜值并行的人。
当然,虎父无犬子,到了杨慎这一代,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夜听《中庸》才能入睡,2岁半识字后居然能“日记数卷”,当别的小伙伴还在玩泥巴的时候,他已经把唐诗宋词背了个遍,19岁乡试第一,23岁一举夺得状元,听起来是不是像“文曲星”下凡?
然而,这样开挂的人生并没有实现杨慎的政治目标和报国理想,最后的文学成就却得益于他的云南戍边生活,可以说,杨慎是在充军之路上实现了他的的自我突破。
1、少年得意,然仕途如棋局,落一子输全盘
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个难得的人才,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大概从古到今顺风顺水的成绩总会被质疑,其父杨廷和身为大明四朝元老,根基深厚,即使天子都得给他三分颜面,于是,京城的流言声称杨慎的状元来路不正,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当朝皇帝朱厚照的名声,但朱厚照身正不怕影子歪,他立马就下了道圣旨:
“朕准奏请,七日之后,三月望日起,午门开禁,高建鳌台,等候三日,任人拷问,以明是非,以辨真伪,钦此。”
皇榜一出,方圆百里的名士文人纷至踏来,天文地理的知识将杨慎考了个遍,结果都没有难倒他,所以,“无书不读”这个帽子并不是乱扣的。杨慎的状元头衔终归是名副其实,新官上任在翰林院从事修撰工作,这可是相才储备人员,前途无可限量。
年轻的杨慎在官场还没有摸索出门道,明武宗朱厚照就驾崩了。皇帝没有子嗣,其父杨廷和作为辅臣,就按《皇明祖训》,操办了武宗堂弟朱厚熜继位,就是后来的明世宗,也是改变杨慎一生命运的那个人。
朱厚熜其实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既然登上了皇位就得坐稳,论出生根不正苗不红的,于是,朱厚熜下令要把生父兴献王敬封为先帝,杨廷和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为大明物色的继承人这般的心机深重,作为老臣他愧对先皇。
轰动明朝的“议大礼”事件开始了,杨廷和这是要给先皇一个交待,这恰恰就表现出杨廷和“忠”的一面。朱厚熜还真不是省油的灯,一出手就大打感情牌,杨廷和不但不接招,还用礼、仪、忠、孝等伦理道德各种恐吓他。然而王侯将相之子岂是吓大的,朱厚熜选择了按兵不动,一直等到杨廷和退休。从这里我们看得出朱厚熜为了当稳这个皇帝是既有心计还能隐忍。
朱厚熜一直等到世宗第三年,自感时机成熟,正式下诏改称生父为“恭穆皇帝”,并将“学渣”张璁等人升职翰林院学士。这可把在家养老的杨廷和急得团团转,急父之所急,于是,羽翼未丰的杨慎飞蛾扑火般地出马了。
年轻气盛所表现出来的就是鲁莽、不淡定,直接导致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可取。居然游说了一帮同事联名上书声讨皇帝的用人不当和有违祖制,如果执意不改,就要集体辞职,一伙人胡闹就算了,还敢威胁皇帝。这足以暴露了杨慎在超高文化智商下缺乏把控政治局面的情商短板,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杨慎的胸襟和气度还有待修炼。
面对这样的局面,明世宗也只是停发了他们的工资,朱厚熜这个时候的隐忍相比之前对杨廷和的来说就不一样了,这次是报仇前的隐忍,是带着恨的。可杨慎看不出门道呀,他还带着一群人得寸进尺地跑到文华门去哭,去请愿,作为男人,更作为一群有文化的人,这个方法还真怂。这一出乌烟瘴气倒是让朱厚熜逮住了爆发点,全部抓起来隔三差五地脱了裤子打,这是要将杨慎的人和尊严置之死地。
最后的判决结果是永远充军!
36岁的杨慎一身才华,却没有用来先了解明世宗的性格和为人,就鲁莽行事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明世宗是个极为小气的人,还记仇。就这样,杨慎的仕途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而这一结束却成了永远。
2、自我升华:千里充军路,柳暗花明的彻悟
1524年,杨慎被验明正身,踏上了他的充军之路,从京城到千里外的蛮荒之地云南,杨慎是没任何心理准备的。一路上他的内心应该是五味杂陈的,有一肚子的委曲需要宣泄,有对明世宗的无情深感抱怨,还有对官场的不公感到愤懑,也会对重回朝庭有所期待。
而如今已是罪人之身的杨慎,戴着枷锁,在离京城越来越远的路上,始终没有等来明世宗的反悔,这一走就到了湖北江陵。这里地势开阔,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放眼望去,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正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这个时候,杨慎的内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情不自禁地写了一首《临江仙》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史固然是一面镜子,但是在经历了痛苦而残酷的人生体验之后,这面镜子就如形同虚设,面对繁华过后的凄凉,杨慎用一句“是非成败转头空”悲情地总结了自己的前半生,也给自己规划好了后半生。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杨慎悟出了“变”与“不变”之间的道理:无论任何人有再大的成就,都会有老死的一天,即便是英雄,在这历史长河中,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变化无穷的;而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山河却依然存在,这是亘古不变的。所以,杨慎想通了、看开了,香车宝马又如何,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多少无奈,尽在言外,还不如手捧一杯浊酒,与知己笑看明月春风。
大彻大悟之后,杨慎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抛却了功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才是人生真谛。显然,这条充军路才是杨慎闪光人生的起点。
3、恪守内心之光明:边疆遇良人,成就别样人生
杨慎以风华正茂之年谪戍边疆,当他来到云南边陲,等待他的不是谈诗论文,而是荷戈团操。可见朱厚熜的仇记得够深,杨慎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让他拿着重重的兵器操练,这样的罪卒生涯,真是不胜凄愤。
“天地侧身孤旅外,江湖短发乱兵前。”
这是杨慎对他的戍边生活的描述,带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又对现状的无可奈何。可老天还是同情弱者的,杨慎遇见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当地的知府,知府欣赏他的才华,将他留在身边充作文书,免去了兵役之苦,这无疑为杨慎后来的文学之路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随着戍滇日久,杨慎对边疆的少数民族慢慢了解,被她们的勤劳纯朴所感染,为美丽多姿的自然风光所陶醉,渐渐平息了他愤慨的火气,便把仕途失意后的满腔抱负都倾注到学术中来,与“杨门七子”频繁交流,研究探讨,说到高兴处,杨慎直言:“七子文藻,皆在滇云,一时盛世。”看来这时的杨慎又有了激情,与一众文人饮浊酒而笑谈古今事俨然充军路上的渔樵之乐,这种生活或许更适合他,可再适合也是异乡。
“远梦似曾经此地,游子恍疑归故乡。”
夜深人静,杨慎非常思念故乡,可是,他的命运有点背,明朝数位皇帝都短命,只有明世宗在位三十多年,还是一个心胸狭窄,记杨慎死仇的变态皇帝,回乡终究无忘。
于是,早已经心平豁达的杨慎就将云南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到各地讲学著书,考察访友,切磋学术;更是游览名胜,赋诗饮酒,编纂史志,纵论古今,为后人留下了《滇程记》、《滇载记》、云南山川志》、《南中集》等具有多方面研究价值的著作,为积累和发展云南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巨人。
历史的印迹已被岁月的长河掩埋了不少,杨慎在落魄之后并没有在历史的舞台上黯然收场,而是追随着时间穿越千年,让万千世人验证了他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