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一生都太过传奇,从一个放牛娃到街头乞讨的和尚,再到部队的统帅,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年号为“洪武”,此时朱元璋40岁。
然而在朱元璋年间,还有一个大臣却因为请假的事情,搭上自己的性命。这个官员名叫周衡,是无锡人,通过科举走向仕途,起先朱元璋对这个读书人还是非常欣赏的。
尤其是在1380年,朱元璋怀疑胡惟庸要造反,所以诛杀了胡惟庸九族,牵连甚广,而周衡就是在这个时候步入了明朝的官场。
所以即使现下如履薄冰,周衡却还是敢于直言进谏,吓得其他官员都不敢和周衡亲近,生怕哪天周衡把皇帝得罪了,祸及自身。这不,朱元璋下诏复征,周衡就挺身而出,冒死力谏。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此前朱元璋为与民休养生息,笼络人心,因此免除了江南各地百姓的赋税,但这诏令发出去还没多久,朱元璋就又下诏复征,周衡认为皇帝贵为天子,出尔反尔实在不妥,说不定就此失了民心。
不巧的是,周衡要回乡祭扫祖坟,因此向朱元璋请了6天假,朱元璋想到周衡也是孝心一片,最终准了,但周衡回程时却因为被一些事情给耽搁了,因此回朝销假是时已经是第7天,超出了一天,但周衡还是准时去上朝了。
周衡因此命丧九泉,而这件事情被无锡人黄蛟写进了《西神丛语》,虽说周衡是因为请假一事而丢了性命,实际上却还是君臣关系的处理方式,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皇帝居于高处,有时候习惯了奉承,听不得逆耳的忠言。
就好比胡惟庸案,许多专家经过研究,认为胡惟庸案实际是一个冤案,胡惟庸居于相位,可能独断专行,但未必有谋逆造反的心思,然而朱元璋早已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不满,最终朱元璋选择了诛杀胡惟庸,并且重新洗牌,废除了丞相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