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坦克救人的司马光,为什么反对好友王安石变法?我们一直接受的原因是两人政见不同,所以才做出此举,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之所以反对,其实是为了掩饰。
一,
受父亲的影响,司马光从小就喜欢历史,所以他的志向是编史书,而不是从政。
22岁那年,司马光中了进士,开始走上仕途,但没过多久,他的父母就去世了,他只好按规定辞官回去吊唁。这段时间,他充分了解了社会底层的生活实际,阅读了大量的历史书籍,对其中的历史人物和时间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为日后的编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1064年,他还完成了《历年图》一书,献给宋英宗,其实就是《资治通鉴》的原型。两年后,他写了战国至秦的《通志》八卷,献给宋英宗。英宗看了很满意,让他继续写下去。
由此可见,司马光虽然身处官场,但主要精力并不在政治上,而是着书立说。但问题来了。要完成一部庞大的历史作品,你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官场上各种斗争,各种应酬,未必一帆风顺,但他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等待机会。
二,
1076年,宋英宗驾崩,宋神宗即位。这时,王安石以翰林学士的身份调任中央。此后,他与同为翰林学士的司马光关系日趋密切。两人经常一起喝酒,赋诗,谈时事。两人虽然在聊天中发生了争执,但也无伤大雅,最终还是一笑了之。
同年冬,宋神宗率领百姓祭天。按照祖制,工作完成后分配黄金和丝绸。但常年天灾人祸,国库空虚,宰相可免于此。当时司马光和王安石都在场。司马光赞同丞相的说法,王安石却不以为然,他说:“现在国家财政不足,不是奢侈浪费造成的,而是理财不善造成的。
”
在平时与王安石的交谈中,司马光就知道他有改革壮大的志向,所以司马光就知道他话里有话。
司马光在研读史书的过程中发现,历代改革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尤其是最亲近的前任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折腾没几天就夭折了。于是他更加反对王安石变法,生怕他重蹈覆辙,名誉扫地。
这时,刚正不阿的王安石见司马光当面驳斥,照例吵起来了。不过有皇上在场,所以很快就制止了。
三,
议论不久,王安石便迅速上书宋神宗,指出改革壮大的紧迫性。年轻的宋神宗也看到了国家财政空虚、政治腐败、军事疲软,早就想振作起来。所以当他看到王安石的奏章时,大喜过望,直接把他召进宫里,委以重任。
司马光虽多次劝说,但始终动摇不了君臣改革的决心,渐渐放弃,因为他本人对政治也不是很热衷。
1070年,伺机而动的司马光认为这是完成他的历史巨著的最佳时机,于是请求皇帝允许他离开京城。宋神宗批准了他的请求,将他调到西安。次年,他申请到洛阳担任闲官,这为他着书立说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不久,他申请将书店迁往洛阳,同时请范祖禹、刘屯(bān)等人为他的助手。与此同时,司马光还在洛阳买地20亩,修建了“孤岛”。从此,他开始专心编纂史书。
四、
官场争斗向来生死攸关,司马光却主动要求离开京城,在洛阳一待就是十五年。在这15年间,他不问政治,安心着书,充分说明他对政治不是很感兴趣。
如果他是一个热衷于政治的人,如果他真的和王安石是政敌,那么他是绝对不会做出以上这些举动的。
你走你的通天大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司马光只是打着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幌子,实际上是想完成自己的功劳。
他欺骗了宋神宗和后世。
一方面,他要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即着书立说;另一方面,他还要维持家庭的日常开支,所以他必须有稳定的收入,所以他才能保留官职。.
一石二鸟的司马光有多聪明?
司马光用了将近三十年的心血在《资治通鉴》上。请问,人生可以有几个三十年?因此,说他毕生致力于编纂史书也不为过,充分说明了他对政治的淡漠。
五人制,
由于司马光毕生致力于编纂史书,他的政治生涯并不十分辉煌,留给后人记忆的也只有他对王安石变法的大力反对。
但话又说回来,这不一定是坏事。如果真的让他终生留在官场,他还能编出这样一部传世佳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