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心向明月,月照沟渠”:辛弃疾三献奇计,终化作一缕哀切的笛音

“心向明月,月照沟渠”:辛弃疾三献奇计,终化作一缕哀切的笛音

导读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在濛濛的细雨中,宋高宗以“倦勤”为由,正式让位给太子赵昚,自己去德寿宫当起了太上皇,宋高宗的时代结束了。史称宋孝宗的赵奢雄心勃勃地想要恢复中原,以一种强硬的姿态掀开了宋金关系崭新的一页,也开启了宋孝宗的时代,挫折却接踵而至。

起义南归的辛弃疾位卑未敢忘国忧,力图洗刷国耻,多次向朝廷进献抗金恢复中原的奇谋妙计。然而风雨催春,造化弄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满腔热情,只能化作一缕哀切的笛音,飘荡在长江边上吊古者的心头······

政治背景

辛弃疾起义南归后,被安排到江阴军(今江苏江阴)担任签判,江阴军处于长江下游,地方相对偏僻,因此公事迎来的应酬不多,是一个闲职。不过辛弃疾年轻气盛,又刚刚在北方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当然不甘心就这样闲下来。恰好在这个时候,宋孝宗的登基,使宋金之间的形势出现新的变化。

宋孝宗并不是宋高宗的亲身儿子,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而宋高宗则属于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这一脉。皇帝的位子落到了赵光义手里后,一直是父子相传,再没有回到赵匡胤的子孙手里。由于宋高宗没有子嗣,就有大臣以“艺祖在上,莫肯顾歆,此金人所以未悔祸也”为由上书建议收养太祖这一脉的后人作为养子,以备将来继承大统。

宋高宗绘像

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的“烛影斧声”至今对宋太宗的合法继位持有怀疑,而这句话意在说明金人之所以攻打宋国就是因为太祖的子孙未能受到公正待遇,于是在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下,绍兴三年(公元1132年),宋太祖的七十孙、六岁的赵伯琮收进宫中抚养,后改名赵奢,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

宋孝宗不但血缘和宋高宗不同,而且在对待金国的态度上,也是大相径庭。宋孝宗上任之初,碰上金国的完颜亮南侵失败,金世宗完颜雍继位,金国内部权力更迭、动荡不安,于是宋孝宗做出了一系列北伐准备:岳飞平反,以张浚为首的主战派重新重用,朝廷一时间出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积极向好的局面。

宋孝宗绘像

在这样的氛围中,辛弃疾虽官职低微,但北伐之决心丝毫没有锐减。于是他找机会去见了当时担任江淮宣抚使的张浚,献上了一条攻打金国的计策,这就是“一献奇计”。

一献奇计·分兵杀虏

“分兵杀虏”顾名思义就是兵分几路进攻金国。淮河沿线是金朝重兵驻防的地方,宋朝如果要进行北伐,就要分散金军在淮河的兵力;而金国的军队存在调动起来非常困难、十分缓慢的问题。因此宋朝如果要进行北伐的话就可以利用这一弱点:从西京、关陕、淮北和海上这四路发动佯攻,迫使金国调动驻防在淮河防线的兵力去支援。

一旦守淮河一线的金兵调动增援,这一带防线势必出现漏洞,届时宋军用设伏的精锐部队向金兵防守薄弱的地方发动奇袭,一直打到山东。等金兵调兵力补防的时候,宋军已经收复山东,和当地的义军互相呼应,建立根据地。依靠牢固的根据地,金兵被分成两截,达到进取中原和威胁金国国都燕京的目的。

这条计策一箭双雕、与众不同,双雕在哪里?就是达到进取中原和威胁燕京;不同在哪里?

其一是进攻路线出人意料:既然北伐,首选目标当属北宋首都汴京(开封),所以应该是渡过淮水向河南金军;而辛弃疾采取迂回战术,主张先打到山东建立根据地,从战略上威胁金国,再图中原。

其二是作战方案出奇制胜:淮河流域一直是南宋和金国的攻防焦点和主战场,如何集中优势兵力突破淮河边界防线,一直困扰南宋军队。辛弃疾建议在其他地方放出烟幕弹,拉开架势调动敌人,四路佯攻、一路主攻,直取山东。

对于这样一条奇计,军事长官张浚的反应是:“只受命负责这一个地方的工作,像这种事情恐怕我还做不了主。”

某只受一方之命,此事恐不能主之。

毕竟这样一条计策涉及全局的战略部署,需要调动南宋各个战线的军队配合作战,确实超出了张浚的实际权力范围。这条作战计划多少对张浚产生了影响,但是作战计划完全走了样。

由于宋孝宗的急功冒进和决策失误,轻易的放弃关陕战场,导致与金兵相持的宋军退守四川,张浚担心金兵乘势渡过淮河进攻宋军,所以决定先发制人,集中全部兵力打过淮河,攻占河南。这个计划完全不符合辛弃疾的战略主张,属于张浚版的作战计划,最终导致“符离兵败”。

张浚绘像

符离兵败,主战派人士相继排斥出南宋中央政府,主和的声音再次占据上风,在这种低沉的政治气氛中,辛弃疾是无比郁闷。对这位北方来的钢铁战士而言,失望和消沉是短暂的,就在朝廷上下沉浸在失败的情绪中时,辛弃疾奋笔写出了宋金之间政治、军事的论文《美芹十论》。

二献奇计·美芹十论

“美芹”一词出自《列子· 杨朱篇》,有人向同乡富豪推荐芹菜如何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口里发麻、胃里恶心。后人以“献芹”或“美芹”来谦称赠人的礼品简单或所提的建议浅陋,这是一种客气的说法,文章内容却对宋金的形势和军事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和分析。

不惧金人。尽管金国地广、财多、兵众,但由于实行民族压迫、剥削平民,所以外强中干,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突出,一旦发生重大战事,内部必然自乱,从而牵制和削弱金国的兵力和财力;金朝的王公贵族、大臣相互攻讦也成了掣肘他们发展的力量,总之金国远不如想象的可怕。

不信迷信。封建迷信往往害死人,同样在南宋朝廷也流传着一句话:“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与中原”。意思就是南北之间的局势是天定,位于吴楚这个地段的国家实力总是脆弱,非人力可为。而辛弃疾认为金国内部矛盾多,剥削重,汉人对异族的统治心怀怨恨,民心在南宋,因此完全可以以此契机,徐图中原。

古今有常理理,以夷狄之腥秽不可久安于华夏。

在这两点的基础上,辛弃疾围绕实现统一大业提出具体的军事和政治措施,并且论证了先前北伐应先分散兵力,在奇袭山东,然后再图中原、威慑燕京的可行性。但是宋孝宗在军事和太上皇赵构为首的主和派的政治压力下,被迫签署“隆兴和议”。碍于此协议的签署,辛弃疾的二献计策,最终是无言的结局。

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眼看两次计策没有成功,只能无奈借古人酒杯而浇胸中块垒。

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番沈陆。——《满江红·倦客新丰》节选

以唐朝马周、战国苏秦、齐国冯谖三个人物失意落寞的遭际自比,抒发愤懑之情:“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这两句话道破了南宋政治现实:统治者不采纳他的抗金主张,宁可重用主和派,致使无法实现统一中原之梦想,那么饱读万卷史书,辅佐君王又有什么用呢?“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英雄困顿、有志难伸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献奇计·不为迎合

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宋孝宗召见辛弃疾。此时曾在采石矶大败金兵的主战派人物虞允文成为宰相,宋孝宗又积极地想要恢复北伐,而此次谈论的内容肯定和恢复中原有关,但是辛弃疾“持论劲直,不为迎合”,这句话大致意思就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不去迎合宋孝宗。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目前是主战派当政,宋孝宗热情再度高涨,召见辛弃疾商讨对策,辛弃疾也自然力主恢复中原,为什么会这样呢?

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宋史·辛弃疾转》节选

虞允文雕像

辛弃疾在这次召见之后给虞允文提交了一份军事报告《九议》,这是对《美芹十论》的补充和延伸。其中两个意见,辛弃疾进行了特别强调,这两个意见或许是“持论劲直,不为迎合”的原因。

北伐的决策、讨论和行动应保持高度机密。

这句话直指宋孝宗,宋孝宗是一个战——和——战左右摇摆的人。此次他迫切希望和金国开战,又不愿意率先撕毁“隆兴和议”。于是派遣使者去见金国的皇帝金世宗,索要大宋皇室的先人祖坟所在地—河南,方便祭拜祖宗,其目的就是制造事端,想让金国方面首先开战。金世宗以示两国“和好之诚意”,派遣三十万人马帮助宋孝宗迁祖坟到南方,试想三十万人马下江南,结果可想而知。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是向敌人泄露用兵机密的此地无银三百两。

今不泄于吾之共事者而泄于敌,其泄之也甚矣。

金世宗时期钱币——大定通宝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目前最大的矛盾在于议和一方永远避战,主战一方恨不得立马开战。辛弃疾主张北伐事情不能急于求成,应做长期的准备。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符离之败的伤痛就在眼前,也在暗示宋孝宗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这应该是辛弃疾“持论劲直,不为迎合”的原因,也是辛弃疾南归后第三次向朝廷献计,但始终与当局意见相悖,未能采纳。

结语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可以说辛弃疾南归十年间,三次尽其全力为恢复中原上书献计,可是人微言轻的他,始终无法猜透宋孝宗的摇摆不定,更无力左右宋金之间战与和的迷局。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三十而立,曾经高举义旗,拥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英雄转瞬已过三十,建功立业的理想似乎还是那么遥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宋高宗,张浚,辛弃疾,地方,金兵,宋孝宗,明月,淮河,沟渠,金国,故事传记,宋高宗,张浚,辛弃疾,宋孝宗,金国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宋高宗,张浚,辛弃疾,地方,金兵,宋孝宗,明月,淮河,沟渠,金国,故事传记,宋高宗,张浚,辛弃疾,宋孝宗,金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宋高宗,张浚,辛弃疾,地方,金兵,宋孝宗,明月,淮河,沟渠,金国,故事传记,宋高宗,张浚,辛弃疾,宋孝宗,金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