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让人浮想联翩,谁不想回到过去,亲眼目睹长安城的繁华,体验一下盛世的开放与自由。不过,中原虽和平,但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域,却是一个足以威胁到整个王朝的“定时炸弹”。
对此,唐朝统治者一直采取“和亲”的手段,企图用联姻来稳定西域各国。
然而在吐蕃,却出现了一个令四代皇帝都束手无策的绝世天才——论钦陵。他的存在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这样一个桀骜不驯的人,却最终被武则天所征服。
那么,武则天究竟用了怎样的方法,既维持了两个国家之间的和平,而又不伤一兵一卒呢?
说起吐蕃,很多人一定会想起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的缔造者,也是文成公主和亲的对象。
正是因为这一次的和亲,大唐和吐蕃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松赞干布还答应过唐朝的皇帝,要与大唐和平共处。
但随着松赞干布的离世,大唐和吐蕃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松赞干布去世的时候,膝下无子,因此王位就落在了他的孙子芒松芒赞的身上。
由于芒松芒赞还很年幼,所以整个吐蕃王朝的实际掌权者,就是当时的宰相论钦陵。
论钦陵,出生名门望族,他的父亲禄东赞,也是吐蕃的肱股之臣。但与论钦陵不同的是,禄东赞主张和平,对唐朝极为友好。
禄东赞画像
但从小受父亲教导的论钦陵,却没有继承父亲的想法,相反,在他执政期间,吐蕃一直四处征战,扩张疆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吐蕃的势力日盛,唐高宗李治曾经有过派兵攻打吐蕃的想法,以防止吐蕃的威胁。
不过,当时朝堂上的官员们,都觉得长途跋涉,实在是太浪费时间和人力了,还不如让吐蕃与吐谷浑,鹬蚌相争,等到两边都损失惨重的时候,大唐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李治和官员们的掌控,由于吐蕃的实力越来越强,吐蕃军队甚至一举吞并了唐朝十多个附属国。
如此情形之下,唐高宗怎么还可能忍得住,于是他派了大名鼎鼎的薛仁贵,去讨伐论钦陵。
薛仁贵为大唐效力多年,很少会有败绩,因此所有人都认为,此次出兵必是稳操胜券。
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再一次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前方传来的,竟然是薛仁贵一败涂地的消息。
唐高宗听说此事后,勃然大怒,从此,唐朝和吐蕃就陷入了僵局。为了彻底消除吐蕃对大唐的威胁,唐高宗先后派出过多位皇子和将领出征吐蕃。
但是,气势如虹的大唐军队,不但没有能够完全战胜吐蕃,反而还被论钦陵数次围剿。
由于屡次挫败唐军,吐蕃变得更加猖狂,直到唐高宗驾崩,吐蕃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除,唐中宗和唐睿宗都无可奈何。
武则天即位后,还在想方设法铲除吐蕃这个隐患,可以说论钦陵这个人,简直就是唐朝四代皇帝的心头大患。
武则天,虽然是一代女帝,但她在处理吐蕃问题上,却采取了强硬的手段。
面对吐蕃的威胁,武则天顶住压力,派遣将领出兵强攻吐蕃,最终一举夺回了安西四镇。在武则天指挥下,大唐军队取得了多次的胜利,很快就获得压制吐蕃势力的力量。
并且, 聪明的武则天早已看出吐蕃的软肋,当时的吐蕃看似强势,其实内部一片混乱。
原本被剥夺了权柄的吐蕃王,如今也渐渐长大,对于企图一手遮天的论钦陵,很是不满。所以武则天便派人与吐蕃王暗中勾结,表示会支持吐蕃王夺回他的权利。
得到了唐朝支持的吐蕃王,便开始了夺权之路,此时还在外征战的论钦陵,根本就没有想到后院已经着火。
等他反应过来时,早就为时已晚,吐蕃的朝政大权,已经回到了吐蕃王的手中。
最后吐蕃王联合诸位朝臣,将论钦陵和他的亲信全部剿灭,然后入京面见武则天,表示愿意与大唐和平共处。
至此,让四代天子挠心抓肝的论钦陵,在历史的长河中销声匿迹,吐蕃和大唐的纷争也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其实,论钦陵根本就没有反叛的心思,或许他也没有想到自己最终会落得这个下场。
怪就怪在论钦陵不懂得“功高震主”这个道理,不明白“王权”与“相权”,永远都不可能并肩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