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建国之初,还算励精图治,仁厚节俭。不但解除对前朝曹魏宗室的禁锢,解除对前前朝汉宗室的禁锢,还纠正自魏明帝曹睿以来的奢侈之风,崇尚并要求节俭。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并发展生产。在太康年间(公元280年-289年),全国上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
司马炎是一个聪明人,史书上说他“明达善谋,能断大事,故得抚宁万国,绥靖四方”,就是这么个聪明人,却把皇位传给了一个傻子呢?
感受到生命将尽的恐惧,司马炎不得不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了。武帝病危的时候,在他身边伺候医药、参赞机密的是贾充、荀勖、齐王司马攸三人。皇帝“不豫”期间,这三人形成了暂时的帝国权力核心。可以说一旦司马炎挂了,将由这三个人全权处置后事,掌控朝政。
司马炎不是不知道太子在智商方面的缺陷,他也曾多次表达过对太子继位的忧虑,甚至产生过另立太子的想法。然而由于皇后的阻挠和佞臣的谄媚,司马炎一直犹豫不决。一次,他决定考一考这位愚笨的太子,就找来一些国家公文,送到东宫让太子决断。以太子的智商,当然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这时,精明的太子妃贾南风灵机一动,想出让别人代太子作答的主意,并让代笔的人多引经据典,以显得太子有学识。一旁的给事官张泓连忙劝阻道:“太子没有学识,这是陛下早就知道的(你引经据典反倒会露馅儿),如今应当就事论事作答,不可引书。”
在古代帝王传承讲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在十八个活着的儿子里面,只有三个孩子是武元皇后杨艳所生,司马衷在里面排行老二,前面还有个哥哥叫司马轨,假如他不死,晋朝后边也就没白痴皇帝的事儿了。
司马炎为了培养儿子司马衷,请了诸多饱读诗书的大儒为师。等司马衷长大后,司马炎想看看儿子这些年来是否有长进,就派荀勖去考察太子。太子妃贾南风工于心计,十分恭敬地把荀勖接到府上,然后告诉荀勖,太子恰好身染传染病,他人不便入太子房中,请荀勖出题,让太子答即可。
司马炎也觉得自己的儿子司马衷从小智商低下,担心司马衷会丢了祖宗开创的家业,不宜作为储君。而大臣和峤等也曾这样说过,为了测验一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几道问题考他,并限他三天之内交卷。贾南风女士是个聪明之人,看到问题后,知道司马衷肯定答不出来,于是找来外面的人代答,答案大多都引据古义。给使张泓看后说:“太子不读书,但答题却引经据典,一定会被识破是代答的,倒不如按意思直接作答吧。”贾南风同意,并让张泓代答,而由司马衷抄写。司马炎看后十分高兴,认为儿子的思维还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
她就是贾南风,西晋贾充的女儿,当了太子妃,可她却是一个比慈禧还罪恶的人!长大后的司马衷如皇后所愿,仍是一直痴呆下去。朝中很多大臣一想到将来痴呆当皇帝,就忍不下去了。在一次晚宴上,卫瓘借着酒劲摸了下龙椅,叹气道:“可惜了这么把好椅子!”司马炎一听就明白,仔细想过之后,决定考一考司马衷。不久后就派人给司马衷送份试卷,结果司马衷一见到考题直接懵了。不过太子妃贾南风可不简单,花重金找人代答。当司马炎看到答卷后,乐坏了!没想到自己儿子还不错嘛,原来是大智若愚啊!
司马炎立傻儿子,还有一个倚仗:儿子虽然傻,可是俺孙子聪明啊。原来贾南风没有生育能力,于是司马炎居然把自己的才人谢玖送给儿子,生了一个孙子叫司马遹。真的像民间笑话说的:我管你娶媳妇,还要管你养儿子!不过这个孙子可是聪明过人,据说有一次宫殿失火,司马炎登楼查看,5岁的小家伙居然知道提醒爷爷说,夜里情况不明,皇帝爷爷不能站在明处,让灯光照到脸上会暴露目标,很危险。所以司马炎认为将来这个孙子一定能够中兴王室。为了防止嫉妒心超强的贾南风皇后背后下黑手,又让这个孙子和其他几位王都外地分别镇守重镇,并且在朝廷里面也设计了复杂的制约机制。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历史根本没让孙子有机会成为主角。司马炎死掉没两年,杨皇后特意招进来的媳妇贾南风发动政变,第一枪就是毙掉了杨皇后的父亲,朝中权臣杨骏,随后演变成血流成河的八王之乱。杨皇后也想不到,自己挖来的女人,竟然会要了自己娘家人的命。
虽然司马衷当了皇帝,却没能如司马炎的愿将皇位传给怕司马遹,有句古话叫做“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也就是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成为栋梁,最著名的就是我们小时候学的神通伤仲永,这个司马衷也是,长大了就开始不学无术,没事就在自己的东宫摆地摊做生意,和朱由校当木匠一样不务正业,最终被司马衷老婆丑后贾南风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