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职场智慧:防对手,更要防背后捅刀子的盟友,做人不能太李训(之三)
李训将小人生存法则贯彻始终,极为自私自利,他深谙为官之道,从一流人身份,通过自我营销,一年时间内登顶成为宰相;他兵不血刃仅用一怀毒酒成功除掉手握重兵的王守澄,而且差一点点就完全除掉另一宦官巨头仇士良。
6)登峰造极权谋之作,李训郑注智诛宦官王守澄
第三步,图穷匕现,收拾王守澄。
835年10月郑注和李训果断送王守澄回姥姥家了。
《资治通鉴·唐纪61》
【原文】:李训、郑注密言于上,请除王守澄。辛巳,遣中使李好古就第赐鸩,杀之,赠扬州大都督。训、注本因守澄进,卒谋而杀之,人皆快守澄之受佞而疾训、注之阴狡,于是元和之逆党略尽矣。乙酉,郑注赴镇。
【译文】:李训、郑注秘密地向文宗建议,请求诛杀王守澄。辛巳(初九),文宗派遣宦官李好古前往王守澄的住宅,赐王守澄毒酒,把他杀死。随后,追赠王守澄为扬州大都督。李训、郑注本来是通过王守澄823年推荐才被提拔的,但最后却密谋把他杀死。所以,百官都为王守澄国奸佞被杀而拍手称快,同时厌恶李训、郑注的阴险狡诈。这样,元和末年暗害唐宪宗的叛贼逆党几乎被诛除干净。乙酉(十三日),郑注前往凤翔上任。
李训和郑注二人是典型职场小人,二人心里只有利益,拿恩将仇报当饭吃,没有任何道德负担,李训和郑注都是王守澄推荐受到重用;结果二人合伙把王守澄害死。
王守澄因失兵权被杀,由此可见曹操“不慕虚名而处实祸”思路简单而正确。李训和郑注三步走渐进性除敌策略也极为高明。
职场要混得好,远离小人,因为小人等同于灾祸
7)李训除了害对手,同样处心积虑谋害盟友
李训是那种只要对自己有利,谁都会害的人,甚至桥没过都想着如何拆桥的职场小人,郑注是他的官场盟友,但他一直在防范和谋害郑注。
一是李训阻碍郑注当宰相
835年7月李训把郑注宰相路给搅黄了。
《资治通鉴·唐纪61》
【原文】:时人皆言郑注朝夕且为相,侍御史李甘扬言于朝曰:“白麻出,我必坏之于庭!”癸亥,贬甘封州司马。然李训亦忌注,不欲使为相,事竟寝。
【译文】:这时,人们都认为郑注很快会被任命为宰相,侍御史李甘在朝廷扬言说:“如果皇上任命郑注为宰相的白麻诏书颁布,我一定要在这里当众予以弹劾驳回!”癸亥(二十日),李甘被贬为封州司马。不过,这时李训也妒忌郑注,不愿让他担任宰相,所以,这件事就被搁置下来。
二是李训布局除郑注
835年9月李训谋划收拾了宦官就收拾盟友郑注。
《资治通鉴·唐纪61》
【原文】:郑注求为凤翔节度使,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固言不可。丁卯,以固言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注为凤翔节度使。李训虽因注得进,及势位俱盛,心颇忌注。谋欲中外协势以诛宦官,故出注于凤翔。其实俟既诛宦官,并图注也。
【译文】:郑注请求担任凤翔节度使,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固言认为不可。丁卯(二十五日),唐文宗任命李固言为山南西道节度使,郑注为凤翔节度使。李训虽然是通过郑注推荐而被提拔的,但当他的职务和权势都已达到顶点时,心中十分妒忌郑注。他密谋在朝廷里应外合诛除宦官,所以建议郑注担任凤翔节度使。其实,是想等诛除宦官后,连同郑注也一同除掉。
三是李训不想除宦官功归郑注
835年11月郑注与李训本来有很大机会除宦官成功,但被利益熏心的李训给搅黄了。
《资治通鉴·唐纪61》
【原文】:始,郑注与李训谋,至镇,选壮士数百,皆持白棓,怀其斧,以为亲兵。是月,戊辰,王守澄葬于浐水,注奏请入护葬事,因以亲兵自随。仍奏令内臣中尉以下尽集浐水送葬,注因阖门,令亲兵斧之,使无遗类。约既定,训与其党谋:“如此事成,则注专有其功,不若使行馀、璠以赴镇为名,多募壮士为部曲,并用金吾、台府吏卒,先期诛宦者,已而并注去之。”行馀、璠、立言、约及中丞李孝本,皆训素所厚也,故列置要地,独与是数人及舒元舆谋之,它人皆莫之知也。
【译文】:最初,郑注和李训商议,待郑注到风翔上任后,挑选几百名壮士,每人携带一根白色棍棒,怀揣一把利斧,作为亲兵。二人约定,本月27日,朝廷在浐河旁埋葬王守澄时,由郑注奏请文宗批准率兵护卫葬礼,于是便可带亲兵随从前往。同时奏请文宗,命神策军护军中尉以下所有宦官都到浐河旁为王守澄送葬。届时,郑注下令关闭墓门,命亲兵用利斧砍杀宦官,全部诛除。计划已经约好,李训又和他的同党密谋说:“如果这个计划成功,那么,诛除宦官的功劳就全部归于郑注,不如让郭行余和王璠以赴宁、河东上任为名,多招募一些壮士,作为私兵,同时调动韩约统领的金吾兵和御史台、京兆府官吏和士卒,先于郑注一步,在京城诛除宦官,随后,把郑注除掉。”宁节度使郭行余、河东节度使王璠、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京兆少尹罗立言和御史中丞李孝本,都是李训所信用的官员,所以,任命他们担任要职,李训只和这几个人以及宰相舒元舆密谋,其他朝廷百官都一概不知。
李训痛失这次宝贵的除宦官机会,命运之神不会永远眷顾着一个人,835年11月在李训主导的“甘露之变”差点成功,只是由于大将韩约不能沉着镇静,以及仇士良从风吹起的幕帐后看到兵器和人影,导致除宦官功败垂成,最终宰相们被杀,唐文宗也完全失去权力。
我倒是觉得,就算李训除宦官成功了,未必就一定是好事,这么一个利欲熏心、极其自私,又不讲任何道义规矩的人如果真正没有任何约束,就会对大唐和百姓真的有利。
李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才能,富有心机手腕的职场小人,可以带来多大的危害,只要给他机会,他身边每个人都是他的棋子和工具,他无论是利用和抛弃,心中没有任何负担和道义。
李训的一生,虽短,但其权谋手法,值得我们借鉴,也会让我们警醒,使我们少走弯路,会让我们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