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这个女皇帝做的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从后宫到朝堂,到最后登上宝座,期间历经了无数凶险困境,最终也靠自己的实力一一化解了。
在前期武则天还在后宫的时候,她就历经了多次考验。最大的一次考验,就来自于她当时名义上的丈夫李世民。李世民还在世的时候就开始对武则天有所忌惮,在他临终前,特意问了一句“如果我走了,你怎么办?”武则天用了八个字做回答,也是这八个字救了她一命。
武则天在十四岁的时候就进了后宫,只不过她当时只是李世民后果中一个默默无名的后妃,并未受到任何宠爱。她进宫之时被封为才人,此后的十二年间她都没能得到晋升,直到李世民去世,她也依然不过是个才人。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嫔妃,却在后来一跃成为李治的妃子,并逐渐走向政治舞台。而这一切的发生,似乎也早已预兆。原来在武则天刚入宫之时,袁天罡就曾为她面过相,认为此乃天子之相。当然一个女子听到这种话肯定会觉得是无稽之谈,所以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后来,袁天罡无意中又做出了“帝传三代,武代李兴”的预言。对此李淳风也做过推测,认为这个预言是真,只不过他并没有阻止武代李兴的发生。在这则预言传出的时候,李世民就十分担心,他认为有必要除掉武氏,而自己的武才人,自然也是戒备的对象。
但李淳风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放过武氏的话,他们会感激这份恩情,如果现在就除掉了他们,那么下一个天命之人就不一定会记得他的恩情了。所以李世民也决定顺其自然,没有因为一则预言就大开杀戒。
在李世民去世前,武氏也确实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动,不过他还是担心此后武氏会不会兴风作浪,所以在临终前,他特意把武则天叫到跟前,就是想知道这个女子将来的志向。他把武则天召到寝宫,询问她在自己死后会做和安排。面对李世民的试探,武则天很坦然的回答道:“青灯古佛,了却余生”。
这的确是个完美的答案,这个回答也让李世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他想如果把武则天安排到了寺庙,那么无论如何她都不应该再对李氏统治有所威胁了。因为这个机智的回答,武则天也算是保住了一命。也因此,她才有了后来与李治发生关系的机会,由此开始自己的传奇人生。
按照李世民的安排,武则天原本应该到感业寺出家,如她承诺的那般青灯古佛了却残生。可她却在寺庙之时与李治暗生情愫,多亏了这时的王皇后有求于他,于是提议接武则天回宫。
武则天的宫斗生活也十分精彩,如王皇后所愿,李治的宠爱都转移到了武则天身上,萧淑妃失去了宠爱,但王皇后也没能得意多久。后来武则天生下一个女儿,这个女儿无故暴毙,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王皇后。王皇后百口莫辩,就这样被废除了。
其实王皇后被废,也不完全是武则天的手段。因为当时李治想要收拢王权,以王皇后为代表的重臣势力正是他所要打压的。废除王皇后后,他就提拔武则天为皇后,让她成为自己的左右手。就这样武则天的权势不断扩大,她不仅仅是要做一个贤内助处理好后宫事宜,而是在朝政之事上也要插手处置。
在李治执政时期,武则天就以皇后的身份与他共同上朝。后来李治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政事上所要依赖武则天的地方就变得更多,天下大权逐渐归拢到了武则天手中。李治时期,就出现了二圣临朝的情况,这已经是世所罕见。让人没想到的是,李治死后,武则天还能临朝称制。
李治去世后继位的其实是儿子李显,但李显的能力有限,实际的国家大权还是牢牢掌握在武则天手中。后来武则天看不过去,就把这个儿子弄了下去,自己临朝称制。此时的武则天还是以摄政的名义管理着国家,但显然她志向不止于此。她想做的是真正的皇帝,于是在她六十七岁那年力排众议,正式登基为帝,也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
因此有的人认为,当初袁天罡的那个预言是千真万确的。武则天的确做到了“武代李兴”,但其实如果仔细考究一下,又会发现这其中有不少疑点。
首先是这则预言的流行时期,其实不在李世民时期,而是李治统治时期。当时的武则天已经做了皇后,大权在握,此时去说一个皇后有做皇帝的可能,皇家又怎么会无动于衷?无论是袁天罡还是李淳风,都只是算命之人,他们又怎会有胆量去随意讨论皇权之事。
另一个很大的疑点是女性称帝实在是从未有过之事,在男权社会这是很难想象的事情,女皇帝这个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惊世骇俗的。再者袁天罡当时还是为李世民服务,如果他真的窥见天机,连皇帝这种事情都能看破,他估计也不会敢轻易说出。
基于这些疑点,后世学者也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这是武则天在掌权之后才放出的信息,往小了说这是在操控舆论,往大了说也是在给自己的所作所为合法化。历来行名不正言不顺之事的人,都爱给自己找一些“借口”,借天机来行事就会方便得多,陈胜吴广起义时的鱼腹藏书是如此,刘邦的斩白蛇起义也是如此。
武则天能做到一代女皇,其心智和能力肯定是常人无法比拟的。她靠自己的实力能在一个男权为主导的社会中取得如此高成就,也让人不得不佩服。武则天的功过也许自由后人评定,但巾帼不让须眉的智慧也更值得我们学习!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