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朱元璋,原名重八,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在位30年(1368-1398),于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结束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统一全国。勤于政事、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制、严惩贪官、兴科举、兴修水利、加强海外交流,社会生产发展、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史称“洪武之治”。享年71岁,庙号太祖。
2.允炆,太祖孙,在位4年(1398-1402),21岁继位,年号建文,重视文官、宽刑省狱、严惩贪官、改革弊政,史称“建文新政”,力行削藩,以罪废王,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1402年南京失陷,下落不明,尊庙号惠宗。
3.棣,太祖四子,在位22年(1402-1424),年号永乐,改革朝政、设置内阁、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巩固边防、加强中外交流、宣扬国威,1421年迁都北京,文治武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1424年第五次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享年65岁,庙号太宗,后改成祖。
4.高炽,成祖长子,在位264天,1425年继位,年号洪熙,为政开明、与民休息、发展生产、废除苛政、赦免旧臣、平反冤狱、修整武备、停止大规模用兵,为仁宣之治奠定基础。享年48岁,庙号仁宗。
5.瞻基,号长春真人,仁宗长子,在位10年(1425-1435),年号宣德,。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整顿吏治、朝政和财政,任用贤臣、严惩贪官、勤恤民隐,边防稳定、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史称“仁宣之治”。享年38岁,庙号宣宗。
6.祁镇,宣宗长子,两度在位,共11年,(1435-1449),9岁即位,年号正统,宦官乱政,1449年亲征瓦剌,兵败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后被释放回国,却被代宗软禁于南宫7年,1457年因代宗病重复辟成功,(1457-1464),励精图治、任用贤臣、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稳定西南、废除殉葬。享年37岁,庙号英宗。
7.祁钰,宣宗次子,在位8年(1449-1457),年号景泰,一代明君,励精图治、任用贤臣、抵御外敌、国势中兴。享年30岁,庙号代宗。
8.见深,后改见濡,英宗长子,在位23年(1464-1487),年号成化,英明宽厚、任用贤明、宽免赋税、减省刑罚、平反冤狱、缓解流民、解决边患,社会经济复苏、风气清明。享年41岁,庙号宪宗。
9.佑樘,宪宗三子,在位18年(1487-1505),年号弘治,励精图治、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与民休息,经济繁荣,史称“弘治中兴”。享年30岁,庙号孝宗。
10.厚照,孝宗长子,在位16年(1505-1521),年号正德,行事荒唐,尚能识大体,不误国事,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大败蒙古王子。任用贤臣、赈灾免赋。享年31岁,庙号武宗。
11.厚熜,孝宗侄,在位45年(1521-1566),年号嘉靖,整顿朝纲、严以奴官、宽以治民、减轻赋役、重振国政,史称“嘉靖中兴”。后期崇信道教、迷信方士、宠信奸佞、荒于朝政,吏治败坏、激起民变,1550年蒙古俺答汗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东南沿海倭寇扰边。晚年行新政,采取厘革缩弊、振兴纲纪等措施。享年60岁,庙号世宗。
12.载垕,世宗三子,在位6年(1566-1572),年号隆庆,任用贤能、革除弊政、与蒙议和、废除海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海内大治、国运中兴,史称“隆庆中兴”。后纵欲过度而死,享年36岁,庙号穆宗。
13.翊钧,穆宗三子,在位48年(1572-1620),10岁即位,年号万历,张居正辅政,改革朝政、奋发图强,社会经济发展、国力上升,史称“万历中兴”。后荒于政事,二十多载不上朝,朝政腐败、党争激烈、强加矿税、国力大衰。享年56岁,庙号神宗。
14.常洛,神宗长子,在位29天,年号泰昌,积极改革、革除弊政、拨乱反正、重振朝纲、任用贤臣、罢除矿税、榷税,但沉湎酒色、纵欲淫乐。享年38岁,庙号光宗。
15.由校,光宗次子,在位7年(1620-1627),年号天启,宦官乱政、制造冤狱、迫害东林党、社会矛盾激化、政治黑暗、激起民变、后金入侵、内忧外患。享年23岁,庙号喜宗。
16.由检,字德约,光宗五子,在位17年(1627-1644),年号崇祯,铲除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平反冤狱、但党争不休、天灾频繁、农民起义、后金入侵。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自缢于煤山,享年34岁,庙号怀宗,思宗,毅宗,威宗。明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