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满江红》上映快一个月了。 褒贬不一,同时也引起了广大观众对岳飞置身历史的兴趣。 对于电影本身,我不擅长电影艺术,所以不予置评。不过,让我来说说从电影中引出的热门历史话题——岳飞为什么会受害。
岳飞所在的这段历史,我们既熟悉又不了解。
说是耳熟能详,岳飞是有名的民族英雄,加上评论演义和不少影视剧的参与,情节脍炙人口。 因为陌生人很少有人会实际调查相关资料,了解实际的历史进程和细节。 这是看《三国演义》和读《三国志》的区别。
岳飞被害,首要解释是传统的忠奸视角。 秦桧是奸臣兼金国卧底,奸臣作恶害善人。 赵构是暗君,暗君要做蠢事,要被奸臣捉弄。 二是如果岳飞击败金人迎接“二圣”,赵构必须让位,岳飞必须死。 三是岳飞的情妇不高,发生了感情,又公开存钱,刺激了赵结构敏感的神经和不能生育的痛点。 这些原因,再加上金国的压力,岳飞只有死路一条。
赵构不绝于耳,精益求精
以上因素都有,但并不全面。 秦桧当然是奸臣,但赵构未必是真正的“昏厥”君; 为了“迎接二圣”,必须“直击黄龙”,但实际上以南宋的战力,或者即使可以收复失地,也绝不可能毁灭金国。 情商不高,更是受害者的有罪论。 即使情妇真的不高,赵结构也只会把岳飞赶出军队。 你不要在我面前晃悠。 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制造冤案杀人,只能泄愤,说不太通。
我认为专制王朝的皇帝,他能决心杀害某个臣子的最有可能的理由是真正的谋反,或者是你造反,或者是造反。 也就是说,“有实力=有嫌疑”,实力越强,嫌疑就越严重。
那么岳飞有这个实力吗? 当然有。 而且,这里说的实力不仅仅是战斗力,而是包括军、政、人、财、物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实力。
其实,北宋末年与南宋初的局面比较起来,——北宋军队就像豆腐渣一样,很快就会溃败,但南宋军队不仅能打胜仗,而且能大获全胜。 “金武术”们一度欲哭无泪,这是北宋军队难以企及的战绩。
这源于宋军制在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变化。
北宋军制,简单来说就是兵变分离,其动机不言而喻的是赵匡胤防止模仿秀的出现。 行政上表现为枢密院三衙门的复杂体制,各机关权力缺失,相互制约。 “反制”成效斐然,但代价是宋军“战无不胜”,这是北宋灭亡的最大原因。 南宋初期的军制,是以“大元帅府”为中心,控制各“家军”的模式。 “大元帅”当然是赵结构。
也就是说,北宋的军事体系是“国防部”加上若干参谋机构、练兵机构和若干待命将军,南宋初期是“中央军委”加上若干常设野战军。
所以北宋只有“呼家将”、“杨家将”、“折家将”、“种家将”的“家将”,没有实质性的“家军”。 有的家大约相当于私立兵学校,通过家传培养了解兵法会组织的军事人才。 但是被培养出来的,没有士兵,只能等待。 有战争的时候,朝廷拨给兵马,兵站由国家负担,结束后还给兵马,可以完全消除武将叛乱的可能性。
南宋初期的“家军”大不相同,它不是临时调整编制的部队,而是从马上调粮、有自主权的“方面军”,将军也是固定的。
岳飞的部队是“岳家军”,这不是后人的统称,而是当时就有了。
《三朝北盟会编》年高宗上书:“今兵,张俊写分隶者‘张家军’,分岳飞者‘岳家军’,杨县中分隶者‘杨家军’,韩世忠者‘韩家军’。” 另外,也有等于“家军”的东西
让武将拥有实权,这不是和宋朝的“祖制”相抵触吗? 赵结构总结了经验教训,你接受了吗?
其实,这还是权宜之计,侥幸逃脱的赵构去了江南,其实只是光杆之一,除了皇子身份带来的法统,一无所有。 必须先咬紧牙关,做出违背祖先的决定,移交权力。 否则,金军会直接毁灭自己。 这才是燃眉之急。 对于什么样的限制,武将——朝廷虚弱无力负担各部队庞大的支出,就必须转让部分支配权,让部队“生产经营”,自己解决军资。 就像后世的大清咸丰帝为了对付太平天国而让大臣“练兵”一样。
绍兴六年,赵诏“命五大将及江、淮、荆、襄、利路帅臣领营田使”。 这就是公开允许各部队屯田生产的事情。 此外,各军的“经营”也早就形成了,这也是北宋以来的惯例。 部队的生意叫“回易”,所得利润补助军费叫“供养军”。 这种做法不仅能补充军资,也是对武将的安抚。
对南宋来说,允许军队做生意的意义更为显著。 绍兴四年,岳飞对伪齐进行讨伐。 朝廷下达的预算是“结账后三月进入军需,并用金三十六万余贯,米四万二千余石”,“奖金”二十万贯,但实际上计划没有跟上变化。 实际消费“除了大米支付了三十三万石外,还支付了九十七万五千贯黄金”,黄金和粮食大大超过了预算。
但是,不得不战斗。 依靠朝廷支付军费是非常辛苦的。 岳家军曾说:“他屯住的日子里,钱和粮食都不够。 运输部门不得不接下去,做出错误的指示,向本军杀马、剪头发、卖妻子。 博易米杯,多次出事”,做生产经营是唯一的,也是必须的解决方案。
岳飞的军资粮食来源于“营田”和“慰安妇”。 他的“利源”包括鄂州酒库、激赏库、备边库、公使库、回易库等十四库,每年租金收益一百五十六万五千多套,鄂州关引、襄阳府酒库、典库、商店、田租、博易场等项目每年四十一万五千多套这些名目相当于仓库租赁、商店租赁、市场税收、田赋、酿酒等。
你可能会感到感慨。 ——想不到啊。 我想不出来。 你浓眉大眼的岳飞下海做生意吗? 但这并没有损害岳飞的形象。
要知道,现实世界的运作,都是需要成本的,需要物质支撑,光靠情怀和画饼是做不好的。 打仗就是后勤,这是一个普遍的道理,张飞和岳飞都要受到这个规律的约束,必须遵守。 朝廷如果不能解决后勤,只能自己解决。
我们现在知道岳家军“饿死不劫,冻死不破家”。 这当然有岳飞治军严明、军纪严明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岳飞后勤保障充足,军队自然没有抢劫房屋的动机。 在这一点上,岳飞确实是一位对战争规律认识非常全面的优秀将军。
当然,这里还有另一个问题。 ——岳飞去生产经营。 他有精力和心思训练士兵研究行军战争吗?
其实没有那样的事。 因为岳飞任命了专门的“回易官”李启。 相当于“生产经营主任”。 史载李启说:“有心,能介绍财物,但穿布衣草履,在雨中自掩行走。 佐飞军用非常多”,表明岳飞可以专心作战,不用担心物流供应,同时岳飞的选拔人员水平也非常高。
退一步说,岳飞真的私下问也很正常。 抗战时期的彭德怀元帅,对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下过不少指示,也制定过边疆货币发行量的标准,但不能说彭老总不务正业。
不仅岳飞,当时的其他将军如韩世忠、张俊等人,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 但岳飞最为清廉,北伐态度最为坚决,经营收入全部用于军资,决不自肥,人格魅力、指挥和治军能力无可挑剔,岳家军成为南宋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但也正因为如此,岳飞也一定会成为赵结构的眼中钉。
从赵先生的角度看,这个人有兵有钱、有粮、有地盘、有资历、有威望,没有功劳、没有缺点,尤其是有兵钱地三者的结合,那岂不是恰恰相反? 说你忠,我怎么知道你是否真的忠? 我的祖先还是后周忠臣。 而且,金人还隔着一楼。 还有其他部队。 要是能防守,能保护我的安全就好了,但你只要回头开一枪就马上结束了。 况且,你还敢对我使眼色……这不是岳飞,妥当的岳匡胤吗! 不行了,绝对要让他死!
不能关进监狱和软禁吗? 不,岳飞的部下还对部队有影响力。 只要他活着,这个危险就无法消除。 事实上,岳飞受审期间,许多官员、文人甚至平民都在诬告。 韩世忠不顾危险直接向秦桧提问,这反而成了岳飞的催问符——。 你这么得人心吗? 这是更多的脸书! 后世大清康熙帝废太子后,让王公大臣“民选”新太子,得票最多的八爷反而进入康熙的黑名单,也是如此。
那么,其他将军为什么没有被杀呢? 要么没有能力,要么缺乏声望,要么聪明顺从,总之很容易囫囵吞枣。 同时要期待他们反抗金军,暂时不用动。
但这并不意味着赵结构真的信任他们,而是纹丝不动,只是暂时的。 实际上,岳飞死后,各“家军”也很快被“国有化”,收归中央,但将军们的下场相对好了,大体上回到北宋旧路,战斗力当然也大打折扣——南宋后来也不是没有北伐过
当然,毫无疑问,无论是当时还是现代,军队都应该是国有的。 但是,这一看似正确的事情,为什么赵结构就像错了一样,结果也不好呢?
来到这里,痛斥赵卖国,秦桧除了阴险之外,还要进一步深究类似——的悲剧。 岳飞不是最后一个,以后也数不完。 我们经常怀疑,明明明明是利国利民的好人,却不得不游手好闲,贬低官员将其驱逐,或者经常去死吗?
因为帝王的利益,与真正的国家利益、人民的利益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 在帝政之下,最高权力不受约束。 它决定皇帝或与皇帝相当的人,其核心利益是极力维护皇权,享受权利,推卸责任和义务,甚至连老百姓都当臣子。
如果两种利益发生冲突,牺牲的只有国家和人民,帝王不背,也不冒险。 即使天下是他的,他也应该负责。 就像后来的慈禧一样,不惜全中国人的财富和血汗,砍掉忠臣和“忠臣”的头颅,保护她的生命。
正因为如此,黄宗羲指责国王是天下大害。 但是,在封建专制时代,很多人想不到或不敢想它。 被“忠君爱国”理念牢牢束缚,陷入巨大的道德困境。 此外,他还用“忠奸”的视角强行解释,达成了封建伦理范围内的自洽——,但在岳飞墓前只能向秦桧下跪。
岳飞的悲剧是必然的,只要他想夺回中原,皇帝就希望他死。 因为他对皇权造成了“威胁”,所以越努力威胁越大。 在此后的几百年里,只要——制度不变,这个悲剧的现象就不会改变。 这与当事人的忠奸贤愚无关。 消灭这种现象,必须消灭皇权专制,而不是寄希望于明君的出现,这是真正的基础逻辑,至于电影演得如何,就没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