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安史之乱,盐税延长了唐朝的生命?唐代五口之家,每月用盐13斤

安史之乱,盐税延长了唐朝的生命?唐代五口之家,每月用盐13斤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繁荣和开放的时代,大多数人对于唐朝的印象停留在贞观之治、大唐盛世这些层面,每个封建王朝必然会经历开创、发展到衰败的过程,就算是大唐王朝也不例外,安史之乱是唐朝是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唐朝建国以来遇到的最大的危机,在危急关头,唐朝出现了盐税,而正是它,延长了唐朝的生命。

一、安史之乱暴露的政治弊端

唐朝统治者大多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以及外来文化,自永嘉之乱起,长江以北地区处于胡族政权统治之下,胡风大盛不可避免,当属河北之地骑射盛行,北方处于匈奴、鲜卑、羯、羌等民族的实际统治之下,安史军事集团的形成,与河北尚武胡族的聚居有着密切关系。

安禄山身兼三节度使,辖区河东道、河北道西南部,是李唐政权的北方以及东北门户,作为胡族聚居之地,若无中原文化之教浸染,胡风大盛自为必然之势,而李唐政权自建国以来,在民族政策上都属"华夷一体"的观念,也为安禄山打造安史军事集团奠定了思想基础,成为安禄山利用河北造反的思想根源。

安史之乱爆发前,李唐政权在河北道建立了三级防御系统,但这以多层次边疆防御体系被打破以及统治者指导策略及实际操作的重大失误,导致唐朝通知平衡状态最最终打破,此时的唐朝人与时代一起,经历着困难的折磨和考验,安史之乱的爆发,为唐朝社会带来致命一击。

安定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都在安史之乱后反映在社会各个方面,这一时期民生动荡、百姓疾苦,国家危亡,反映出了安禄山权利过于集中导致的动乱以及长期社会发展下的财政系统问题,朝廷上下忠臣们为了救国寻求方案,而榷盐的发展,使唐朝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社会状况得以有所缓解。

二、榷盐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榷盐法创始于唐朝安史之乱后,为唐及后世王朝所效仿,自唐朝以后,盐政成为传统社会经济、政治结构中的基本环节之一。唐初,均田制推行状况较为乐观,但不久后兼并之风盛行,人口大规模频繁流动时唐朝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以丁、口为税基的租庸调受到严重威胁,为财政发展创造了重要隐患,因此政府赋入税基的税减可想而知。

唐朝必须调整旧有赋税体系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并且由于唐朝建立以来随着庶族地主实力的兴起与科举制的发达,封建官僚集团日益膨胀,又因为雇佣兵制取代府兵制,社会生产方面与其脱节,职业军费支出日益扩张,冗官、冗费、冗兵现象层出不穷,给旧有税收体系带来了无法承受的压力。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长期以来酝酿的财政危机也全面爆发,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变化。军费、官俸增长幅度远高于租庸调税制国家应管户口的增长幅度,增加剥削量和扩户都只是在旧有赋税体系内的应急措施,无法解决唐朝税收体系存在的根本问题,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发展要求唐朝建立一套直接税与间接税并重的赋税体系。

而间接税的提高不可避免,在古代社会的间接税中,榷盐一直是主要内容,榷盐(盐税)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旧有赋税体系存在的问题,唐代首倡榷盐法的是平原太守颜真卿,安禄山举兵南下时,颜真卿"举郡兵以拒",由于军费匮乏,因此"定钱收景城郡盐"。

盐税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时代发展条件下为了救国而出现的必然产物。

三、为什么说盐税救了唐朝一命?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同周边民族和内地藩镇的战事接连不断,国家财政日益困竭,盐铁使刘宴主持盐政,唐代盐政出现了历史性变革,正因为盐税,唐朝得以"续命"。

1、缓解财政危机

所谓榷盐,就是对食盐进行专卖,食盐的供求弹性较小,国家实施榷盐,可以"因民所急而税之",盐税虽然只是一种间接税,但它的转嫁对象是全体国民,较之租庸调制,税基更加广阔,榷利也相对稳定,在榷盐法实施之前,唐朝的盐利收入微不足道,榷盐法的实施之后,盐利节节上升。

此后,盐利数额虽有起伏,但较之其他税收,是相对稳定的。盐税作为一种间接税,只要有人用盐买盐,就会产生盐税,而作为一种间接税,百姓不需要另外按人口交税,盐税包含在盐价里,这也是民间并未产生大的反抗的原因,而古代与今天不同,今天我们有冷藏设施能够对食物进行保存,而古代百姓保存食物的办法是腌渍酱菜,古代人对酱菜有着较大的依赖和需求,因此,对盐的需求很大,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唐代五口之家,每月用盐十三斤"现象的原因,盐是生活必需品,所以,盐税的产生是必然的。

榷盐商为政府提供了丰厚的盐税,使唐中后期国家机器得以基本正常运转。中唐以后,四周少数民族政权与唐王朝冲突不断,内地藩镇割据而兵革四起,政府财政无力应付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常常对立功将士因无钱赏赐而虚封功名,朝廷官员俸禄时常拖欠、减俸甚至停发,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榷盐法的实施和发展为困顿的唐朝财政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唐朝由于长期冗官、冗费导致的财政危机。

2、利权分散,稳固统治基础

榷盐法实施后,盐政管理机构日益完备,由于盐利收入在国家财政中的特殊地位,盐政机构的职权不断膨胀,对中央和地方整体形成了一股较大的冲击,在某些方面甚至直接促成了其征途的变革,唐代中央政体在开元前大致保持着三省六部制的规范格式,各部职权分明,直至开元天宝年间,安史之乱时期,这种严整的政体日益受到冲击,国家正常政务活动逐渐由尚书诸省转移到诸使手中。

盐铁转运使对户部政权侵蚀严重,榷盐法实施后,盐铁使职权日重,取得了对租赋的督理权,又侵夺了漕运权利。土地、人口、租赋历来是户部的主要职掌,安史之乱爆发后,随着财用的窘迫,地方租赋日渐难理,户部仅仅十余官员难以督促,后期发展到盐铁使督促赋税等,可见盐铁使对户部租赋权利之侵夺。

它实际上已完全剥夺了户部在东部地区的租赋征收权,其他地区则为度支等侵袭,不只是户部职权,盐铁转运使对尚书省其他部门也多有侵扰,盐铁使的权利增加,这种差遣制的发展是对吏部铨选权的最大冲击,抑制了吏部的权力扩张。

榷盐法还直接促成了三司使的出现,三司使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财政制度的日趋成熟,他的创始,唐代已经创立了三司机构,榷盐法的实行对其出现起了重要作用,榷盐法的实施与盐铁使职权的扩大,强烈地冲击着旧有财税体系,盐铁使与度支使又以榷盐的管理为基础,分管全国东西地区财赋。

建中元年,三司并立的格局形成,三司各自独立,财权交错,其他赋入多有三司分掌,使变革时期特有的现象,也对防止利权过于集中导致再次出现安史之乱事件,在权力分散方面,榷盐法发挥了其应有作用,并对安史之乱后的岌岌可危的唐朝统治产生稳固作用。

3、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商业经济发展

由于盐税地位在唐朝的加重,榷盐商向政府纳完榷税获得专卖特权后,在利润的刺激下,自负自斗,形成商业竞争,榷盐商上交的盐税,政府不但可以易物官用,也可保护小农利益,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许多榷盐商在中唐以后直接影响或参与时政,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商税在国家财政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政府逐渐转变了对商人的态度,转为扶持和保护商人,许多富商大贾入仕做官和出入朝廷,榷盐商在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地位达到高峰,榷盐商们也在社会商业活动中发展经济,推动唐朝后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为唐朝"续命"提供社会经济环境。

四、总结:榷盐在社会各方面帮助唐朝"续命"

唐朝经济结构的变化使榷盐法的实施成为了必然,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又直接促成了它的产生,面对财政缺口巨大的唐王朝,榷盐的出现和实施有效缓解了财政问题,在后期的发展中,也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统治格局的重要作用,可以说,盐税的发展救了唐朝一命。

参考文献:

1、 齐涛.论唐代榷盐制度[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2-48.

2、 王志胜.论唐代的榷盐商[J].学术论坛,2003,118-120+140.

3、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政治结构的变化与榷盐法的出现[J].盐业史研究,1992,5-9.

4、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政治结构的变化与榷盐法的出现[J].盐业史研究,1992,5-9.

文/李清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安禄山,生命,社会,唐朝,唐代,河北,财政,防御,发展,安史之乱,消息资讯,盐税,榷盐,唐朝,榷盐法,安史之乱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安禄山,生命,社会,唐朝,唐代,河北,财政,防御,发展,安史之乱,消息资讯,盐税,榷盐,唐朝,榷盐法,安史之乱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安禄山,生命,社会,唐朝,唐代,河北,财政,防御,发展,安史之乱,消息资讯,盐税,榷盐,唐朝,榷盐法,安史之乱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