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解缙写过一篇《疏源记》,内曰:“时洪武甲戌,思尧具以民情得失利弊,画图而奏京师。上允其言,特奉旨命官监行其事,概谕司府州县,凡民间水利有不通者,悉潜而导之。其兴利除害非特一乡邑而已,虽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莫不循其例也,善乎。”解缙这廖廖数语,讲的就是今天要讲的故事,“思尧”就是故事的主人公。
话说大明洪武甲戌(1394) 年夏,吉安府万安县诚信乡六都剡溪村村民匡思尧,望着门外干裂的耕地和发红的禾苗,心中忿愤不已:剡溪及周边三年水旱灾害竟然无人管!这两年,他找过都(行政村)、里(自然村),都头、里正只管到巴掌大的地方,管不了山头水尾,对水、早灾害无能为力。他找到县衙,知县一推了之:“这天上的事我管得着吗?”
此时已是洪武二十七年,大明王朝立国27年了。新朝以来,农民得以安心耕作,岁赋比元朝时大有减轻,各地的学宫得以修复,科举考试也让学子们有了奔头,没有土地的人大批移民湖广四川,不仅可以得到土地,而且免税赋三年。
朱元璋在立国时向全国颁发的《求贤诏》仍然每年黄榜重抄广贴于衙旁路边:“联惟天下之广,固非一人所能治,必得天下之贤共理之。向以干戈扰攘疆宇,彼此致贤养民之道未之深讲。虽赖一时辅佐匡定大业,然怀才抱德之士,尚多隐于崖穴,岂有司之失于敦劝与朝廷之疏于礼待与?抑朕寡味不足以致贤与?将在位者壅蔽使贤者不上达与?不然贤士大夫幼学壮行,思欲尧舜君民者,岂固没世而已哉?今天下甫定,愿与诸儒讲明治道,启沃朕心,以臻至治。崖穴之士,有能以贤辅我以德济民者,有司礼遣之,联将擢用焉。”
匡思尧出身农家,世代以种田为业,少时读过几年私塾,略通文墨,在读过县衙张贴的黄榜之后,他突然萌发上书皇帝的念头。偏居乡野,无官无职,一介草民,要上书皇帝,不仅家人反对,唯恐招来杀身之祸甚至是灭门之灾,村民也当作是个笑话。但匡思尧做事特认真,他左思右想,总觉得水利对于农家是大事,县衙不管,那自己就直达天听,让皇帝来管这事。下定决心之后,他开始悉心详察地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办法:“宜乘上流横江汇水之源,接下流通圳分水之利”,“在兰田开陂立圳,引灌大湖丘、塘北、南州、剡溪、楼下、鹤塘、八斗诸地,则自东一带可资灌溉。在塘边建陂立圳,引灌观背、桥头、栋下圩、中陂、洲下、香冈等地,则自西一带可资灌溉”。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匡思尧以民情得失利弊,写成《通水利疏》奏章一道,并附实迹图形一幅,交官上呈。
话分两头,再说大明都城南京城内,入仕不久的吉安府吉水人氏解缙,因才华出众深受朱元璋器重,常伴君王,侍奉左右。在值房看到匡思尧的《通水利疏》后,解缙不禁大为惊奇,一介乡野村夫上书天子?细读之下,他又深感认同,决定把匡思尧的这份奏疏呈君御览。
朱元璋本是农民出身,当了皇帝以后,再也没见过农民,也没看到过农民的奏章。他对解缙报上来的这份奏书甚为好奇,奏疏里陈述水利之利弊得失,“普天之下,宁无壤土袤延、未尽开垦而委膏腴为萑苇者乎?率土之滨,宁无阡陌连亘、未通沟洫而委陇亩为黄埃者乎?”并对开筑陂圳提出保证:“若犯沿途田塘,臣愿收粮入户,承应差徭国赋肘供”,其理凿辞切,令朱元璋动容,当即下旨命官专理疏凿,征集民力夫役,叩石垦壤,开圳建陂。同时,命令各府、州、县,凡民间沟渎川渠,有碍障阻淤塞肴,一律开浚疏通,以利于田亩的灌溉。
圣旨传到府、县官衙后,匡思尧在县衙和都、里协助下,率领乡民拦陂开圳。第二年春天,兰田水陂和一条长达数十里的大水圳顺利竣工,沿线数十个村庄和数千亩耕地受益至今。
《万安县志》载,匡思尧因为有功于此,被朱元璋任命为工部衡虞主事,官居正五品,其墓至今尤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