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诗人李白写了不少怀古诗,其中有两首诗并不是广为人知,但是如果将两首诗放在一起看,就会看到李白盖世的才华,相同的体裁、相近的主题、相似的题材在李白笔下却变化多端,运用自如。
我们先看看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再看看李白的《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这两首都是怀古诗,字面意思不难,这两首诗选择的诗歌体裁都是七言绝句,主题都是昔胜今衰的变化中感叹人世无常,选取的片段都是春秋时的吴越争霸时期。
《越中览古》讲述的是越王勾践的事,勾践灭亡吴国之后,将士们都衣锦还乡,越国宫殿里宫女们如花似玉,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前三句都是在讲越国昔日的繁华,最后一句“只今惟有鹧鸪飞”写出了今天越国宫殿早已残破不堪,只有叫声凄婉的鹧鸪在已经荒芜的越国宫殿上飞来飞去。“只今惟有鹧鸪飞”是起承转合的“转”句,将它安排在结尾,这在唐诗中并不常见,可见李白笔法的变化莫测,将余下的人世无常留给读者去想象。
《苏台览古》在谋篇布局上正好反过来,讲述的是吴王夫差的事,夫差的姑苏台早已是荒台,不变的是杨柳年年新绿,《越中览古》是最后提到今天的衰败,而这首诗是开篇就提到吴宫的衰败,并且为了显示衰败,还与今天杨柳的“新”作对比,李白还嫌不够,次句说到在这风和日丽的春天还听见了采菱女的“菱歌”,今天越是显得美好,越能反衬宫殿的荒芜。第三句李白话锋一转,天上的“西江月”见证了吴宫昔日的繁华“曾照吴王宫里人”,那时的吴宫也是歌舞升平,夫差和西施等人寻欢作乐的场景,天上的明月就是见证人。这首诗李白将“只今惟有西江月”这个转句安排在第三句,最后才写吴宫的繁华,与《越中览古》正好相反。
李白的这两首诗在李白的诗歌中并不是很有名,传唱度也不如《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蜀道难》《将进酒》这些诗,但是将两首诗放在一起看,越宫的今非昔比和吴宫的今非昔比,李白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手法,可见李白的笔法变化多端,李白的才华也不是一般的诗人所能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