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建立之初,隋文帝夺取了北周政权,统一了隋朝中央集权,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随着隋朝时期疆域面积的不断扩大,隋朝与西北的吐谷浑不可避免地发生领土、军事、政治上的争端与冲突。
隋朝初期隋文帝以防御与和亲为主的外交策略与吐谷浑交好,吐谷浑以朝贡的形式向隋朝进献宝物,这种形式让两国相交甚好,而在隋朝后期,隋炀帝亲自出征过临津关,讨伐吐谷浑,最终吐谷浑灭国,也消耗了隋朝的国力。
吐谷浑的地理位置
吐谷浑是由古代鲜卑一族和青藏高原上的羌人组成的多民族国家,领土面积东起陇南,西到新疆,北连祁连山山脉,南接昆仑山,吐谷浑因其陡峭的地势,早年间交通也不发达,但随着通商越来越频繁,以及古代丝绸之路渐渐地繁华,吐谷浑的地理位置也显的越来越重要。
吐谷浑的地理位置是中国西北大门古代丝绸之路河南道的必经之路。
隋朝时期,吐谷浑首领夸吕称可汗,建都“伏俟城” ,吐谷浑东边有国力强盛的中原隋王朝,西边有强大的突厥,南边有迅速崛起的吐蕃,北边还有边塞西域,各方的势力都角逐于此,各种人物也往来不绝。
由关中经过吐谷浑可以直达吐蕃,由突厥经过吐谷浑可以直达中原,这些交通干线的频繁使用,可以看出吐谷浑的地理位置优势。
吐谷浑人多以游牧为生,在隋文帝时期吐谷浑多以与隋朝和亲以此来稳固与隋朝关系,在隋炀帝时期被灭国,后趁唐朝内乱,在可汗慕容伏允的大力协助之下,趁乱复国之后与唐朝继续对抗。
临津关的由来
临津最早在《水经注》中记载:“河水又东,临津溪水注之,……城在大河之北,为缘河津渡之处。”
根据记载,“临津”一词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紧邻(黄河)渡口,渡口附近的一条河叫临津溪水。
古代渡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在渡口两岸都修建了都城,在河的北岸叫白土城,在河的南岸的以临津命名为“临津城”,到了隋朝时期,因为临津城与西北的吐谷浑处于交界地带,所以在临津渡上修建了“临津关”,“临津关”又因隋朝时期隋炀帝西巡而闻名天下。
“临津关”也称为“临津古渡”,位于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与甘肃的临夏县相邻,《隋书·炀帝纪》中记载:“大业五年 (609年),炀帝西击吐谷浑,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北,陈兵讲武。”
即此,临津关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处,临津既是关口要塞也是重要的古渡口,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地理位置,临津城就形成了一个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地区。
杨守敬在《隋书地理志考证》记载,隋朝时期在临津关设置了出入“临津关”的“关官”,从侧面也可以看出隋朝时期的统治者是很看中“临津关”的,并且在《读史方舆纪要》也记载了临津城的具体位置。
“临津关”沟通了北方游牧文化与南方中原的农耕文明,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明、清乃至近代,“临津关”一直作为进入新疆、青海和西藏的重要渡口,为后来的各族人民的茶马古市、和平贸易奠定了基础。
隋朝时期与吐谷浑的关系
1、以防御与“和亲”为主的外交关系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隋朝建立,中国重新进入大一统时期。
隋开皇初期,吐谷浑的可汗夸吕多次派兵侵扰隋朝凉州等地,造成隋朝时期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隋文帝为了反击吐谷浑,派遣上柱国元谐,率领贺娄子斡等骑兵、步兵数以百万的兵力征讨吐谷浑。
吐谷浑可汗夸吕调动全部兵力,予以还击,吐谷浑军溃不成军,最终元谐获胜,夸吕残部远逃,其中王、候等三十名投降隋朝,隋文帝还“以德服人”,如在投降众将之中,选中深得人心的吐谷浑军高宁王奉诏为“大将军”,封为河南王,留下贺娄子斡镇守凉州,防御吐谷浑军。
不久之后,吐谷浑爆发内乱,但吐谷浑可汗夸吕很快控制住,并屡次三番骚扰隋朝边境。
隋文帝几次出兵征讨也没有取得阶段性的胜利,最后决定采取防御和诏安的政策,并在临津关设立了“关官”,修筑了临津城。
临津城是控制临津关和渡口的重要城池,隋文帝这种以防御为主要手段,只求边境安宁,而非侵略的消极防御心理,究其原由是多方面的。
当时正值北方突厥的势力日渐强盛以及受到南边的陈朝的威胁,如果远攻吐谷浑,造成内部空虚,让其它国家势力有机可趁,隋朝军队可能会分身乏术,由于存在强大的势力威胁,所以只有采取保守的防御政策,以安定社会,休养生息,尽快恢复生产,增强当时隋朝的综合国力才是关键所在。
在隋朝开皇十一年(591年)时期,吐谷浑可汗夸吕卒,其子世伏继承可汗之位,并派遣侄子元素作为使臣向隋朝奉表称藩,进献方物,还请求将世伏的女儿献给隋文帝,隋文帝并没有答应。
但是第二年,隋文帝派遣使臣前往扶渝,并将光化公主许配给世伏,用和亲来巩固双方友好的关系,从此两国交好,但在开皇十七年(597年)吐谷浑内部为了争夺可汗之位爆发内乱,世伏被杀,其弟弟伏允被众臣拥立为可汗,伏允成可汗之后随即派遣使臣到隋朝,请求赦免“废立可汗之罪”,并请求按照当地风俗娶光化公主为妻子,隋文帝同意。
从此之后吐谷浑给隋朝的朝贡不断,从这一历史时期可以看出,隋文帝时期与吐谷浑的关系,在初期双方是兵戎相向,后期双方和亲言和交好。
发生这种关系的变化,一反面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极大的关系,吐谷浑几次内乱,国内政局不稳定,使得吐谷浑自顾不暇,也消耗了大量的国力,而反观隋朝,休养生息,国力越来越强盛,最后双方罢兵言和,另一方面隋文帝的思想发生转变,由前期不断派兵讨伐,转变为后期修建临津城、派公主和亲为主要的外交手段。
隋文帝这种恩威并施的政策,加强了与吐谷浑人的关系,稳定了当时的社会局面,既有利于两国交好,也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
2、以“讨伐”为主的外交关系
隋朝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隋文帝的稳定发展思路使得隋朝的经济日益繁荣,政治社会稳定,国家势力强盛。
隋炀帝继位以来,隋炀帝便想拓宽国土疆域,隋朝与吐谷浑人的关系也渐渐发生改变,由原来的和平相处,转变为兵戎相见。
“临津关”作为重要的关口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发展隋朝与西域的贸易,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开启了出临津关灭吐谷浑的“西巡”线路。
伏允派遣儿子当使者,进入隋朝纳贡,而隋炀帝便将使者扣留于京师,铁勒的归降给了隋炀帝机会,他让铁勒去侵扰吐谷浑,隋炀帝御驾亲征从“临津关”出关,一路北上,并派兵合围攻打吐谷浑军,“帝命内史元寿南屯金山,兵部尚书段振北屯雪山,太仆卿杨义臣东屯琵琶峡,将军张寿西屯泥岭,四面围之”。
吐谷浑可汗伏允见隋军来势汹汹便向西潜逃,隋炀帝决心彻底铲除吐谷浑,便继续发兵攻打吐谷浑,并在西海、河源、鄯善、且未设立郡县,在这四郡县中基本包括了原来吐谷浑的所有领地,吐谷浑就这样被隋炀帝灭国了。
吐谷浑的所有故地统一归隋朝所管辖,隋炀帝从临津关出发进行“西巡”,虽然以讨伐和征服吐谷浑为目的,使黎民百姓深受战乱之苦,但从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隋炀帝西巡统一了青海一带的地区,清除了中西地区的交通阻碍,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交往与融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隋炀帝之所以转变对吐谷浑的态度,一方面是因为他好大喜功,崇尚武力,具有对外征服的野心和魄力以及中央集权化和社会安定,这些条件都为隋炀帝出征吐谷浑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经过隋文帝时期的和平发展,吐谷浑也日渐强盛,背离隋朝的野心及向往进取中原的欲望不断增强。
加之北方突厥此时已经分崩离析,突厥势力的削弱解除了隋朝来自北边的威胁,可以大胆出兵吐谷浑,再一方面隋炀帝心思缜密的部署,御驾亲征,采用铁勒外援和隋军主攻相结合的方式四面围攻吐谷浑,军事上精心部署,也是讨伐吐谷浑获得大捷的原因之一。
纵观隋朝与吐谷浑的关系,而临津关则是隋文帝时期和隋炀帝时期用以防御和讨伐吐谷浑的重要关隘。
隋朝前期以战争防御与“和亲”为主,与吐谷浑的关系友好和睦,隋朝后期则以军事讨伐为主,扩展了隋朝的疆域面积,也造成了吐谷浑国家的衰落和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隋朝的国力,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也可以看出“和则两赢,战则两伤”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从临津关看隋朝与吐谷浑的关系》
2、《隋唐时期吐谷浑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3、 《吐谷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