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听说过“锦衣卫”?
一提起这个词,人们总是能想起影视剧中穿着飞鱼服行色匆匆的一队侍卫,毫不夸张地是,作为明太祖亲自创立的特务机构,在谈及这个词语时,人们总是神色一变。
神出鬼没的锦衣卫既出现在正史典籍,也出现在野史杂谈,江湖上处处存在着他们的传说,但是到了新的时代,“锦衣卫”这个词又有了新的意思……
穿梭在街头小巷的蓝色身影
正值盛夏,烈日炎炎,西安市的街头停靠着一辆一辆蓝色的自行车,这些自行车彼此紧靠,停留在特定的区域。
每到清晨,最先奔上街头赶着工作或学习的人们就会看到这些排列得井然有序的自行车,拿出手机扫一扫,便可以轻松行进这“最后的一公里”,到达想去的地方。
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来说,出行可以说是一件必须被纳入考虑范围内的事情。
在钢筋林立的水泥楼中间穿梭,行程一个小时都已经算是非常近的距离,而在没有私家车的情况下,公共交通往往不能将每个人都带到他想去的目的地,在终点站到目的地之间,总会存在一段令人尴尬的距离:
它不近不远,坐车似乎有点大材小用,走路却又浪费时间。
这就是共享单车存在的原因,它解决了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它令很多人解决了这段尴尬的距离带来的问题,只是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利也有弊的,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共享单车也带来了许多麻烦。
譬如,到了中午或者下午,这些原本被停放在特定区域的自行车便显得有些杂乱:
这条街上有一辆,那条巷子上有一辆,马路旁边也零零散散地停放着几辆……它们像一堆杂物填充在了街道的每个地方,行人受到影响,车辆也受到影响,这些自行车仿佛乱扔的垃圾,除了影响市容再也找不出其它特点。
然而到了第二天清晨,从睡梦中醒来准备出行的人们又会发现:
这些在昨天中午或者下午还杂乱无章的车子,被多数人觉得影响市容的存在,在早上的时候又恢复了像前一天那样井然有序的状态。
——这些车子仿佛 一队队训练有素的士兵,哪怕在中午和晚上的它们为了“执行任务”会变得多么的无序,一到白天,便又会整齐的列队看齐,变成一个个等待行人的方阵。
难道真的是这些车子“神通广大”?要知道,生活不是童话故事,上了锁了自行车自然也不会在夜晚趁人不注意的排好队伍,让这些车子在每天早上变得井然有序的,从来都只有伟大的劳动者。
在大街小巷中,每当中午或者下午,特别是在星期天的下午,有心人便会发现这样的场景:
一辆红色的电动三轮车停在了街头,随后下来了一个穿着蓝色马甲的人,他一提一扛,原本散落在街边的一辆自行车便稳稳地落在了他肩上,随后一个漂亮的抛手,那辆自行车便落在了三轮车的后座上,与之相伴的,还有它的“兄弟姐妹”……
这些穿着蓝色马甲的人像一丛丛蓝色的影子,在每一个午后,这些影子就在楼盘高耸的水泥森林之间穿梭;
他们穿过每一个街道,甚至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他们在城市中挥洒着汗水,将原本无序的车辆规整起来,将影响市容的存在转变成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这些穿着蓝色马甲的人自己也成为了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单车运维员,而在这些运维小哥中,又有一名叫赵军的工人尤为突出……
“锦衣卫”的日常,运维者的一天
赵军是万千穿梭在街道楼宇中的蓝色身影之一,他长相端正,干练精瘦,操着一口陕西话,他是万千平凡劳动者中的一个。
作为一名单车运维员,每天要干的工作就是车辆调度、车辆消杀摆放、车辆占道清理这样重复而琐碎的工作,但是凭着自己对生活的激情,他在这份枯燥的工作中找到的自己的使命。
共享单车的出现让自行车在街上变得随处可见,数量如此繁多的自行车自然也引起了一些人想占便宜的心理:有人锯断了共享单车上的电子锁,锁上自己的,便在不知不觉中将这辆车子据为己有。
这就是所谓的“上私锁”,而单车运维员的职责之一就是剪去这些私锁,将单车的电子锁修好,从而将被私人占据的单车再度回馈给公众。
赵军是单车运维员中的佼佼者,在3年的职业生涯中,赵军一共剪去了3万把私锁,熟能生巧,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赵军甚至自创了一套剪私锁的技能:他走到自行车面前,掂一掂锁,便知道这个锁该用什么工具,多久能锯开。
“这把锁比较劣质,应该比较好拆开。”说完这句话后,赵军掏出大剪子,三下五除二的就剪开了这把锁。
“私锁也分好坏,一般情况下用剪锁的剪子一刀咔嚓就能剪下来,但也有特别难剪的锁,上次遇到一把不锈钢的锁,我用切割机切了半个小时也没能把它切断。”赵军如是说。
赵军的“业务”十分繁忙,他自称每天平均要剪三四把锁,如果碰上“高峰期”,一天剪八九把锁也是有可能的。
然而剪锁只是赵军工作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单车运维员,其他运维员要干的事情,赵军一件也不会少,并且他还比其他人干得更加认真:
赵军的同事评价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他仿佛把车辆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在每天的维护中,对车辆的每一个部分都不放弃排查,即使车辆没有损坏,赵军也会无比细心的对车座、车把进行清洁。
——在每次剪完锁过后,赵军还会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车辆,有许多单车的车身上贴满了牛皮癣一样的小广告,每当看到这样的广告,赵军便会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刀,一点一点地刮去这些纸张,他动作极轻,生怕伤到了单车上的喷漆。
在清理了车辆上的一切污渍后,赵军的工作就进行到了最后一步:他拿出了新了二维码,将它小心翼翼地贴在车辆上,遮住原本被破坏的二维码。
“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后一步,这一步完成过后这个单车的维护任务才算结束,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件特别神圣的事情,贴上这个二维码,仿佛就给这辆单车带来了新的生命,进行了这样的工作,我才感觉我对每一位用户负责了。”
赵军每天总共要完成两百辆到三百辆单车的运维工作,如果是在商圈中心,调度的车辆甚至可以到达上千辆,每日工作时间长达十个小时,每当忙完这一切后,赵军总是满头大汗,疲惫不已。
西安的“热度”全国闻名,即使已经立秋,当地平均最高气温仍旧在30度以上,而赵军等人的工作却不会因为气温的升高而减少,在闲暇时期,满身汗水的他也会坐在街边的树荫下,掏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水杯喝茶。
赵军的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在2018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附近,他曾看到有人给共享单车上私锁,赵军没有多想,当即剪断了那把私锁,可是上私锁的人却上来胡搅蛮缠,血气方刚的赵军忍不住冲他发了火,没想到被有心人录下他发火的视频传到了网上。
事情一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这个视频大大损害了赵军和他所在的公司的形象,由于赵军拿不出能证明自己的证据,公司一下扣了他2000块钱,是他每月工资的一半。
这件事情让赵军感到了寒心,吃一堑长一智,得到教训的赵军也开始在网络上上传自己剪私锁的视频,没想到大受欢迎,渐渐地,他竟然成为了该社交平台上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红,积攒了45万粉丝,获得了高达1300万的点赞。
网络上的赵军和生活上的赵军如出一辙,名气并没有让赵军变得浮躁,他还是保持着纯朴的性格:他从不向观众索要点赞和关注,但在每个视频的结尾,他都会说上一句“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在谈及成名这件事情时,赵军并没有如人们想象中的那般欣喜若狂,他依旧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运维小哥,每天只希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019年11月,工人日报报道了赵军的事迹,将他亲切地称为“共享单车锦衣卫”,这个在古代令人闻之色变的词语,到了今天,却充满了对劳动者的温馨和爱意。
同年同月,人民日报也发布了赵军的视频,这个视频吸引了530万的观众,大家在谴责上私锁的行为时,也不忘赞誉这位勤恳尽责的“单车锦衣卫”。
拾金不昧——“锦衣卫”再上新闻
由于赵军低调的性格,“网红”这个身份并没有让他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时代的新闻总是来得也快去得也快,没过多久,他就又过上了之前那样平淡而充实的生活。
但是人们都没有想到,时隔两年,赵军会再一次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进入公众的视野。
2021年1月12日,一幅锦旗送到了赵军所在的单位,锦旗上写着“哈罗卫士,拾金不昧”,而这个锦旗的收件人正是赵军。
“谢谢您,这只是一份心意,请您收下。”失主王女士如是说,于是她送出了这封锦旗,她赠送锦旗的事情被人拍成视频发到了网上,一下又冲上了热搜,赵军,这个共享单车的“锦衣卫”,再次被人们在网络上提起。
原来,在1月10日晚上7点,与朋友聚会完毕的赵军正准备回家,在即将进地铁站搭乘地铁时,赵军发现一辆哈罗单车上挂着一个女士手提包;
他照例掏出了手机一边拍摄视频一边检查包里的东西,经过一番搜索,他发现包里面既有失主的相机和钥匙串,还有更为重要的身份证和银行卡。
赵军立刻意识到这一定是对失主来说很重要的东西,他立刻给公司打电话上报了这件事情,申请获得失主的电话号码,
在联系上失主王女士后,赵军并未离开,而是站在原地等待失主的到来。
40多分钟后,闻讯赶到的王女士激动不已,她说光她包里的相机价值就有2万元,东西能够失而复得不光让王女士感到了喜悦,也充满了对赵军的感激。
她立刻提出给赵军发个红包表达自己的谢意,但被赵军拒绝,反而叮嘱王女士下次小心,不要再将贵重物品丢在单车上。
王女士过意不去,时隔一天,她再次提出给赵军发红包表示谢意,但再次被赵军拒绝,12日,心切的王女士终于想到了一个合适的表达自己感激之情的方式,就给赵军送来了这幅锦旗。
面对王女士的感激和公众的赞誉,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赵军仍旧只是淡淡地,他说:“我觉得没有啥,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大家都会这么做。”
街头小巷的劳动者们:平凡之中的伟大
2020年5月,赵军被西安市总工会授予“致敬西安匠心”优秀劳动者称号,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个世界之所以如此温暖,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
赵军尽职尽责、默默奉献的形象无疑也给西安这座城市添了脸面,一想到在这样的城市中有着像赵军这样的劳动者,人们也感到了这座千年古城之中的温情,感到了存在于冰冷城市中的暖意。
2021年,“拾金不昧”事件让赵军小小地火了一把之后,他的生活又回归了平静,但共享单车的乱象依旧没有停止。
1月27日,有4辆共享单车被人上了私锁,偷偷藏在了社区办公楼,接到群众举报的赵军立刻赶往目的地,找到了这4辆单车,经查明,这几辆车已经“失联”了100多天,赵军尝试与社区保安交涉,但没有得到结果。
这件事情再度冲上新闻,面对这样的情形。
赵军只得一次又一次的呼吁市民文明用车,早在第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他便说:自己剪私锁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最主要的还是靠群众的个人约束,而从21年的情形看来,只有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从根本上制止给共享单车上私锁的行为。
时间来到2022年,赵军已经向着43岁的步伐迈进,已经步入中年的他仍旧没有减灭对工作的热情,他每天依旧穿梭在大街小巷中,随身携带了修理共享单车的一系列工具,包括用来剪锁的各种型号的剪刀,在一列一列的自行车中挥洒自己的汗水。
赵军还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他每年都会将自己剪下的锁攒在一起卖出去,所得的收入就全部捐给山区的小孩,最终,他剪下的几万把私锁都成为了山区孩子们的一笔资助。
其实赵军不过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许多平凡劳动者中的一员,他们简单朴实,勤恳敬业,他们过着普通人那样平淡的生活,但正是有了这千千万万平凡的劳动者,才让西安这座城市充满了人情味,让中国这个国家充满了温情感。
参考文献
《“共享单车锦衣卫”3年剪断3万把私锁》;环球网;2020年5月6日
《共享单车的“锦衣卫”》;中工人物;2019年11月9日
《在共享单车车筐里捡到价值两万多元财物还失主》;光明网;2021年1月15日
《微光|哈啰小哥的“运维”人生》;陕西网;2019年9月6日
《41岁师傅3年剪短3万把共享单车私锁》;人民网(微博);2019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