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名的“爬灰”事件发生在唐朝李隆基的身上,他明目张胆地霸占了儿子李瑁的老婆杨玉环。父抢子妻,荒唐至极,闻所未闻,因此李瑁顶了个绿帽子被人调侃了千年……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女,是唐玄宗的宠妃,是李瑁的母亲,儿子戴上绿帽子的事,我觉得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不是她野心勃勃,一心想为李瑁争夺储位,因此在李隆基的耳边没少搬弄是非,干挑拨离间的事,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琚才就是被武惠妃间接谋害的。
李隆基受了这个女人的蛊惑,用手中的权力杀死了三个儿子,这是多么的残忍啊!武惠妃的狠毒和贪婪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或许是做贼心虚,或许是老天在给她惩罚,自从做了亏心事,噩梦就一直缠绕着她的每一个夜晚,在三个儿子被处死后的八个月后,武惠妃也因病撒手人寰。
所以做人别太过,一定要为自己留余地,否则让别人无路可走也就是让自己无路可走!武惠妃的骤然离开让李隆基的后宫生活陷入了寡淡无味之中。
纵使后宫佳丽三千,挑来挑去依旧是“六宫粉黛无颜色,无人可以替惠妃”。这可把高力士急得焦头烂额,底下的人也个个出谋划策,
仅为博君主一乐,于是一位“花鸟使”竟然出了一个别人想都不敢想的馊主意,他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向花鸟总管吐露出了“杨、杨、杨……”三个字,自始至终也没敢说出全名。
花鸟总管一听吓得全身瑟瑟发抖,这捅破天的事,感觉脑袋都在摇摇欲坠了,杨玉环确实是出名的美女,有一笑倾城倾国之美,举国上下,无出其右。
在当时的唐朝可能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美人了,可以说是一朵艳丽耀眼的“国花”。然而这个人的身份却十分特殊,
他是寿王李瑁的妻子,是李隆基的儿媳妇,这种有违伦理纲常的事能干吗?作为一朝天子当然不能,但最后李隆基却干了这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这一丑闻事件轰动了一个朝代,污染了历史的河流,但又如何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士,莫非王臣,皇权就是规矩。
所以花鸟总管还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将“杨玉环”这个名字上报了,高力士看到名字时也是大吃一惊,他知道这人身份特殊,
但也知道杨玉环的姿色也一定是李隆基的可心人儿。可也不敢明目张明胆地说啊!只能试探,不试不知道,一试又吓一跳,
这个老色狼还真的同意了,下了一纸诏书:“翰林院大臣写就,说杨玉环姿质天挻,宜充掖延”,意思就是要把她召入后宫,荒谬吧!
不过要把儿媳名正言顺地转到自己名下,在明面上总得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于是让杨玉环先出家做道士是一个合理的方式,
就相当于先跟李瑁解除了婚姻关系,在道观住上几年,他才把杨玉环接回宫中,封为贵妃。得此美女心中的那一潭死水又像是狂风乍起,汹涌澎湃了,
整个人也容光焕发,如初露的朝阳,放出了万丈光芒,死气沉沉的李隆基彻底地被杨玉环的美给激活了。你看武惠妃这是在干的什么事,
害人害己还不够,连儿子的老婆也搞丢了,她若在世这一切皆可避免!武惠妃的这一番骚操作,硬生生地把杨玉环送进了李隆基的怀抱。
被父亲抢了女人的李瑁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都说“不要去碰一个已婚的女人,她是一个男人的脸面”,更何况杨玉环不仅是一个已婚的女人,
她还是寿王妃,是李隆基的儿媳妇,李瑁作为男人的尊严和作为儿子的身份皆被父亲踩在了脚下蹂躏,是可忍,孰不可忍!
那么李瑁会如何反击呢?这件事对李瑁而言,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顶绿帽子他戴也得戴,不戴也得戴,没有选择。
至于反击只能说现实很无奈,李瑁并无反击之举,虽然此恨刻骨铭心,但保命要紧,他选择做了一个忠诚的皇子,做一个孝顺且乖乖听话的儿子。
俗话说:“先君臣,后父子”。作为父亲做出如此荒唐的事,确实令人愤慨。但作为皇帝他却有权力去得到天下所有的女人。
至于伦理不伦理,只能看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修养高不高了。在唐朝那个放纵的时代,李家的家风本就不咋地,李治娶了后妈武则天,
李隆基娶了儿媳杨玉环,祖宗的遗风是被李隆基一脉相承地发扬光大了。所以在皇权的压迫下,李瑁除了成全双手奉上杨玉环之外,别无他路。
不过李隆基也算是没有白抢儿子的女人,在杨玉环进宫之后,他又给李瑁赐了一门婚事,娶了韦昭训之女为妻。
这也算是李隆基对儿子的一种弥补。之后,李瑁与韦氏生下了众多子女,产量惊人。与杨玉环始终保持距离,没有半点逾越之举,恪守母子礼仪。
不仅如此,他还选择了急流勇退,远离朝堂,放弃了太子之位的争夺,做个闲散王爷成了李瑁的追求,这么说来,李瑁是一个聪明且活得通透的人。
因为他一眼就可以看到了反击的后果,在残酷的皇权背后,前面三位皇兄的处死那是血淋淋的教训,如果选择和父亲对着干,那么前面三位皇子的下场就是例子。
这世间是多么的凉薄啊!亲情在皇权面前真是不堪一击。李瑁经历了这一切,他早就洞察到了隐藏在皇权背后的真相。
放手及时止损便是自己的活路。有句话说:“放过他人也是放过自己”。已经不可挽回,还不如大大方方地接受,然后自己再去迎接新的生活。
从李瑁的生活轨迹不难看出,他就是这么选择的。并没有在杨玉环与父亲的这段感情中纠缠,而是选择及时抽离,
也并没有在日后与父亲为敌,出手反击。而是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日子,生自己的孩子,不争权,也不夺利。这么乖的儿子,李隆基当然不会对他下手,反而会心生愧疚吧!
李瑁的聪明睿智,让自己捡回了一条命,不反击才是真正的高手。否则若因杨玉环之事选择和父亲对抗,就算拼上老命,闹个鱼死网破,结果也只能是鱼白白死了,网却不会破。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李瑁并没有被夺妻之事有过多的精神内耗,而是选择先爱自己,然后再自由的爱人。
这个小子真是比父亲的境界和修为高得多,李隆基却因杨玉环一事失了人心,也丢了颜面,他自己是导致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差点还搞丢了江山,干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吧!所以反击根本就用不着李瑁出手,老天那只公平的手,为李隆基早就记上了笔。
安史之乱马嵬坡事件,将士发生哗变,逼迫李隆基亲手杀了自己的心爱之人杨贵妃,自己也走向了亡命天涯的道路,
幸亏太子李亨力挽狂澜,逃在朔方时在灵武即帝位,即唐肃宗。随后他又出手布兵收拾了安禄山,安禄山被杀后李隆基才从成都返回长安,居兴庆宫,称太上皇。
这个太上皇可当的真是憋屈,他曾经的势力遭到清洗,李辅国都敢强行矫诏把玄宗迁居西内,和囚禁又有什么区别呢?
最后连高力士也以“潜通逆党”的罪名被流放巫州,陈玄礼被勒令侄仕,他最贴心的妹妹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观。
此时的李隆基只身一人,茕茕独处,形影相吊,好不凄惨,在忧郁寡欢中驾崩,享年78岁。他最后的惨局都是儿子李享默许手下这么干的。
李瑁却站在一旁,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的发生,见证了父亲的结局。反击何愁要亲自动手,他曾经对另一个儿子造下的罪孽,李享又还了一份给他!
或许这是老天处罚他的方式吧!而李瑁只要在旁观看着,就可以成为最后的赢家,在皇权背后的这个大染缸中,
他没有被权力蒙蔽了双眼,也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而是时刻保持清醒,保持独善其身。所以他安然无恙的在王府度过了平平静静的一生,作为身份复杂的皇子,
他的选择是一种人间清醒,更是一种智慧。不反击,做好自己,至于结局老天自有安排。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李瑁和李隆基的结局就可以给出答案,
最后验证了一个道理,不该干的事,不能干的事,最好别干。比如对李隆基来说,爬灰这事不仅失了皇家脸面,而且大逆不道,不惩罚连老天都过意不去啦!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