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其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他的皇位是谋反得来的。然而在朱棣登基执政的22年中,却没有留下一男半女。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致使这位永乐大帝会登基后就无子呢?
而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或许只有从那名宫女的临终遗言中寻找到答案。
洪武十二年,太子朱标病逝,明太祖朱元璋无奈之下改立其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决意要让他继承皇位。可朱元璋膝下子嗣众多,免不了存着不臣之心的皇子,就比如说燕王朱棣。
原本朱棣在其封地太平安居,可继位的新帝朱允炆在还未稳固朝堂局势之际,就下令削藩,削藩手段,操之过急,却又大张旗鼓。
可藩王如朱棣,本就不满其父朱元璋册立朱允炆一事,现在还要上交手中的权力,又岂会甘心?
最后建文帝丢了皇权,下落不明。
相反,燕王朱棣呢?他瞧准了时机,趁着皇城内乱,一举攻入帝都。于1402年,宣告天下,继位称帝,但朱棣承袭的皇位可不是朱允炆的,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是为明成祖。
在朱棣的统治期间,给国内臣民创造了永乐盛世,给国外异族带去了沉重的打击。
朱棣曾五次亲征蒙古,维护了明朝疆土的完整。史书称其为“五出漠北,三犁虏庭,功高汉武,业迈唐宗”。
明成祖朱棣能与汉武帝、唐太宗相提并论,由此可见他的文治武功,显赫辉煌。但朱棣却也有被后人议论的一点,为什么在他漫长的22年帝王生涯中,都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明史有载,一位宫女在临死前说出了这个惊天大秘密,就是关于明成祖为何迟迟都没有诞下子嗣的。她是这样说的,“自家阳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
这句话在当时肯定是大逆不道之言,小小宫女岂敢妄议帝王,但或许是临死之言,才多了几分可信度。难道朱棣真的因阳衰而无法生育吗?
首先,朱棣并非无子无女,但是他的那些儿女都是在他还是燕王之时生的。
他一共有9个孩子,最小的第四子朱高爔是在洪武二十四年出生的,这就代表着在1392年之前朱棣的身体没什么问题,是具备着生育能力的。
但是在1392年之后,朱棣却再也没有了子嗣,所以究竟是发生了什么?而朝鲜王朝的《李朝实录》中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即朱棣登基后的“鱼吕之乱”事件。
公元1421年,由于朱棣宠爱着一名擅长吹奏玉箫的权妃,所以权妃就遭到了来自朝鲜的吕妃的嫉妒。
这位吕妃心狠手辣,下毒害死了权妃。在帝王查明幕后操纵者后,还发现了吕氏与宦官鱼氏私通。天子震怒,将吕妃以及伺候宫女全部处死,这就是明朝的“鱼吕之乱”。
而一名宫女临死前却说出了朱棣阳衰,所以吕氏才会和宦官私通,这样惊人的言论。
所以,难道真的是朱棣不能生?而不是不想生?
明朝的老朱家,似乎出情种。前有朱元璋与他的马皇后,后有朱棣和他的徐皇后,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徐氏就嫁予他成为了燕王妃。
两人自少年时就相识,在相处之中也对彼此暗生情愫。所以,在成婚之后,两人形影不离。史书有载,除了皇四子和皇五女之外,其他的孩子都是这位燕王妃诞下的。
在朱棣登基之后,徐氏就被册封为皇后。在徐皇后在世之时,朱棣都没有册封过一名后妃,而在徐皇后去世后,朱棣再也没有另立皇后。朱棣对徐氏有多深情,从这件事中也能看出。
公元1407年,徐皇后病逝。朱棣悲痛欲绝,下令只着素衣,还辍朝一年。《烬宫遗录》有载“惟永乐五年仁孝皇后崩,上追思甚笃,不再立中宫”。
或许是朱棣深爱着徐皇后,所以才不与其他女子生孩子。
另外,在徐皇后病逝之后,这位皇帝的性格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多疑暴躁,似乎再也没有什么能让他安静下来了。
在朱棣的执政期间,他一心扑在国事之中,很少会有消遣休息的时候。因为他想要把手中的帝国打造得更加繁盛,可能只有这样才能打消后世对其“得位不正”的评价。
明成祖的一生中,将明朝的疆土扩张到了巅峰,还派遣郑和七下西洋,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让当时世界都知道大明王朝的雄厚国力。
假如朱棣是一个耽于美色的帝王的话,明王朝也不会在他的手中迎来永乐盛世局面。并且,朱棣也不是没有子嗣,他的徐皇后给他生下了三个儿子,国家也有了后继之君,他也不用担忧子嗣问题。
因此,朱棣在22年的执政生涯中,之所以没有留下子嗣,有三个可能:
一是因他对徐皇后的深情缱绻,不愿意与别的女子孕育血脉;
二是因吕鱼之乱事件为真,这位帝王的身体受到了伤害,无法再生孩子。
还有一个可能,是因朱棣在登基之后,一心忙于政务,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之中,他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生孩子。
并且,当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在高压之下的话,这也可能对他的生育能力造成一定的问题。
也许就是以上的种种原因,造成了22年来,无子无女。但回顾朱棣的一生,看到的更多的是在于他为大明开疆拓土,带动经济发展。所以,即便是没有子嗣,也不会妨碍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帝王。
此外,从宫女的话就去猜测朱棣患有阳衰这件事其实也是不对的,毕竟,那本《李朝实录》是朝鲜王朝的史官编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