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是三国时蜀汉大将,也是名传千古的武圣人。在很多人印象中,关羽仿佛就是个只懂得打打杀杀的一勇之夫,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勇武剽悍当世无匹。作为武将来说,关羽貌似勇武有余而智谋不足,丢失荆州就是明证。其实这种看法是一种误解,关羽能够成为蜀汉地位最高的武将,独当一面镇守荆州重地,没点真本事是绝对不行的。
关羽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全靠两件本事。第一是他的勇武,第二就是他的智谋。最能显示关羽谋略水平的一战,莫过于建安二十四年的樊城之战。那一年,关羽出动大军,由荆襄地区北上,向强大的魏国发起挑战,一路所向克捷,曹军望风披靡。曹操在许都听闻到前线传来的败绩,心惊肉跳,一度计划迁都到河北,以免受到关羽攻击。
为了加强前线防御,曹操派出以沉稳持重闻名的大将于禁,带领大军开赴樊城前线,抵御关羽进攻。这样一来,曹军的地方守备部队,加上于禁的援军,曹军的实力猛增,关羽光靠死打硬拼,已经难于取得突破性进展。面对优势敌军,关羽并不气馁,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当时正值六月天,阴雨霏霏,汉水暴涨,关羽派人掘开汉水大堤,一场大水把于禁大军席卷一空,关羽大获全胜,《三国志》记载,曹军“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关羽因此“威震华夏”。
虽然靠这一计赢得胜利,但平心而论,这一计却未免过于毒辣。之所以说这是毒计,一是对敌军的杀伤太过惨烈,二是水火无情,在暴雨天气掘堤放水,江水势不可挡,水势汹涌难以控制,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不仅会淹死敌军,当地黎民百姓也必定会葬身鱼腹,大批良田民宅都被冲毁,关羽虽然得以名传四海,这一计确实毒辣。
谁知四百多年后,关羽用过的这一招,被另一个大人物照抄了一次。此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军事才能的皇帝之一,一生身经百战,智勇双全,屡克强敌,几乎以一人之力打下唐朝大半个天下。不过李世民也并非百战百胜,他也曾遇到过极为难缠的对手,让他伤亡惨重,几乎丧命当场。
这个对手就是河北军阀、汉东王刘黑闼。在隋末唐初的十八路反王中,刘黑闼的智谋勇武,绝对堪称第一流角色。刘黑闼带领的汉东军,也堪称李世民平生最强劲的对手,曾经对新生的唐朝,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刘黑闼无论根据地面积人口、兵员数量等硬指标,都远远逊于唐朝,但他硬是凭着过人的用兵之才,连续击败唐朝大军,唐朝方面数一数二的名将,如徐世勣、罗艺等一世之杰,纷纷败下阵来。
武德五年,李渊派出唐朝救火队长李世民,带领大队人马,前来河北迎战不可一世的刘黑闼。李世民是当世无匹的将帅之才,文韬武略罕逢敌手,遇见刘黑闼却有点力不从心。仅仅为了争夺一个小小的洺水城,李世民的两员大将王君廓、罗士信,一败一死,大将徐世勣的营寨被攻破,李世民见势不妙亲自上阵,结果遭到刘黑闼伏兵猛攻,险些性命不保,李世民胯下宝马拳毛騧,在此战中身中九箭,可想而知战况之激烈。
战况不利,李世民急的团团乱转又无计可施。当地有一条河流洺水,正好在战场旁边流过。李世民万般无奈,决定用一个损招。这一招和关羽当年的毒计一模一样。《旧唐书》记载,李世民暗中派人到上游截断河流,然后吩咐一批将士:“我击贼之日,候贼半度而决堰”。然后他故意隔河布阵,引诱刘黑闼大军渡河,等到刘军渡河混战之时,猛然放水,想把刘黑闼大军全部淹死。
决战之日,刘黑闼果然中计,指挥大军趟过河水,冲向对岸,与唐军混战一场。正在激战之时,“与官军大战,贼众大溃,水又大至”。一场大水呼啸而来,汹涌波涛顷刻淹没战场,刘黑闼大军损失惨重,大败而逃。李世民大获全胜。但这条计策虽然好使,但再次显示了它的毒辣,敌军固然被淹死冲走,但混战中的唐军,也有不少成了冤死鬼。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真是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