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是中国封建时期产生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在南北朝时期萌芽,成型于唐朝,北宋时期将其进行完善,新增殿试,采用糊名制方法审阅试卷。北宋时期的科举制改革是整个过程中最完善、最重要的一次改革,甚至我们今天依然还在考试中沿用这次改革的成果。
宋太祖以唐和五代时期的历史作为借鉴,制定了“重文抑武”的国策,这种手段实际上是对地方武装,也就是藩镇势力的一次削弱,武将在军中的权利也有文官进行制衡,根本上保障了北宋政权的稳定。开宝六年以后“殿试”成为定制,通过科举进入北宋朝堂的文人们正式成为了“天子门生”,再加上大量增加的入选名额,科举制也成为了皇帝控制朝臣、提高士林声望的手段,中央集权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一、前车之鉴,不得不防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登基称帝。太祖皇帝出身行伍,登基之前一直作为后周世宗柴荣的部属随其南征北战,后来柴荣病逝,年仅七岁的柴训宗被推上了帝位。时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令亲信以“皇帝幼弱,不能亲政”为名煽动军心,并伙同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兵不血刃的占领了都城开封。
作为五代名将,又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篡位事件的主导者,太祖皇帝深知一个将领的势力远远不止是他手下的兵将那么简单。为了再有将领篡权,赵匡胤制定了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公元961年,登基刚满一年的宋太祖就借酒宴之名,收回了几位“开国功臣”手中的军权,又一次为自己在史书中留下了宽和的名声。“杯酒释兵权”事件,也成为了太祖皇帝制衡文武,加强皇权的开端。
接下来便是大刀阔斧的军权改革:先是解除禁军将领兵权,调往外地当节度使,让节度使有名无权;接着又把禁军的统领权分为三部分,各部都只听从皇帝号令,集中了军权;设立枢密院,让枢密院文臣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与统军将领互相牵制;禁军“换防”制度下,将领并不随军,这种兵无常将的局面更是让将领无从笼络军心。
军权的改革,保证了将领无法通过麾下部队来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实质性威胁,而因为枢密院直接听从皇帝号令,军权实际上依然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科举制的改革看似与军权毫无关系,但是实际上枢密院几乎所有的文臣可以说都是经过天子亲选,这也从根本上保证了唐末的“朋党之乱”不会在北宋重演。至此,北宋彻底摆脱了藩镇割据,武将割据的局面,皇帝大权集于一身。
二、笼络人心,掌控朝堂
北宋太祖皇帝赵匡胤在位期间,先是平定荆南,后又征南唐、收吴越。到公元979年太宗皇帝赵光义亲征北汉大胜还朝,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才得以结束。而从太祖皇帝出征荆南开始,北宋的每次出征,都广收当地文册用以充实官府藏书,当时的北宋文人都盛赞君主的美德。
太宗皇帝赵匡胤针对唐和五代时期经常出现的舞弊现象、徇私录取现象等弊端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大大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度,给了寒门学子更多的机会。
1.废除“公荐制”,采用糊名制和誊录制
公荐制度是指唐代的考生在考试之前,事先备好礼物游走士族大家之间,以自己的文章作为投名状,换取被他们举荐的机会。这种制度允许了掌握权力的朝臣和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之间产生利益关系,实际上是给了有公举权力的大臣一个结党谋私利的机会,同时公举制产生的官员很少出身寒门,这也加重了门阀之差。
公元962年九月,宋太祖下诏废除公荐制度,明令禁止主考官与考生在考试前产生联系,也终止了考生在考中之后向主考官谢恩的行为。太宗淳化三年,也就是公元992年,皇帝赵光义由殿试开始,自上而下的推行“糊名制、誊录制”,后又增设“对读管”将试卷进行复审,祛除了考生试卷上可以用来辨别身份的信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考官徇私录取的可能性。
公荐制度的废除和糊名誊录制度的使用都大大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臣之间的利益联系。科举得来的文臣在初期就被灌输了“直接服从效忠皇帝”的观念,有利于当政者控制朝堂。
2. 别头试和锁院制的实施
别头试的应用主要是为了避亲,其应用时间是从唐代开始,进一步发展是在宋代。别头试,要求主试官员的亲朋好友、地方官员的子弟要由其他的主试官进行考试。北宋的首次别头试实际上是在太宗雍熙二年。景祐元年时,宋仁宗特地颁发诏令让各州府的应试者进行别试,同年又令开封府和国子监,按照礼部的条例进行安排别试。景祐四年开始实行诸路别头试。至此,别头试开始真正的在宋代所有科举考试中实行。
锁院制是说官员一经皇帝任命为考官,必须立即锁宿。锁院期大约五十天左右,考官不得回家,不准见亲友或与院外臣僚交往。
这两个举措都是北宋时期保证寒门子弟公平考试的重要举措。
3. 殿试制度化
殿试的实施在北宋科举制改革中的政治意义要大于“公平”意义,武则天时期虽然也举行过殿试,但是并未形成定制,北宋初年改制,“殿试”就成了科举考试的最高考场。
开宝六年,太祖皇帝赵匡胤令人宣召终场举子,让考生在讲武殿写作文章,皇帝亲临讲武殿监考。自此,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为殿试。有皇帝亲自来对士人的去取进行定夺,所有及第的举子都成为“天子门生”。
这种建立在最高级别的改革对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影响不大,但是实际上通过这次改革皇帝成为了天下举子之“座主”。而科举考试之后就是选择良才入朝或下放为官,殿试的产生给了皇帝亲自挑选官员的权力,这也相当于现在求职中的“面试”环节。在这个环节不仅能检验人才的质量,皇帝还能选出符合自己心意的人才进入自己的直属机关,这一点对皇权的加强极为重要。
4. 设立特奏名进士,扩大录取名额
太祖开宝三年,礼部贡院通过检阅贡籍,在录取了张拱等八位进士后,又将进士、诸科十五举以上且考试终场者106人特赐本科出身。
不同于殿试的政治意味,特奏名进士是宋太宗为了安抚老年贫寒学子,从而刺激子民读书参加科举,笼络寒门举子人心的一种手段。
“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北宋初年的科举制改革彻底切断了朝臣与举子之间的利益联系,从此皇帝得以直接掌控官员的选取。当朝皇帝任人唯贤,寒门学子只要读书有成一样能位列公卿,这种观念深深植入北宋百姓内心,进一步提高了执政者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三、广收良才,四海长安
太祖皇帝开国之初,十国之中仍有后蜀、北汉、南唐、吴越、南汉、荆南与湖南武平军周行逢、闽南清源军留从效等,面对辽朝的威胁,太祖皇帝召宰相赵普商议对策,决定采用“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策略进行统一。公元979年,就是太宗皇帝继位的第四年,潘美受命领兵围攻北汉都城太原,并击退了辽国的援军,至此中国基本统一,正式进入宋朝时期,中国古代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宋太宗在位21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仁宗在位41年,单由进士科得官的就有4517人。北宋初期的科举制改革为国家选出了大量的优秀政治家,还使得数以千计的知识分子成为封建国家的忠顺臣仆,巩固了宋朝的统治基础。太祖遗训告诫子孙“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文人的地位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北宋朝堂之上,臣子敢与君主争论;街头巷尾,书生也可以指点江山。
这样的开明也带给了北宋长远的好处。真宗时有范仲淹“屯田久守”巩固西北边防;宋哲宗时,有苏轼杭州知府,疏浚西湖广利农田。还有力主变法的王安石,忠心直谏的寇凖,三朝老臣韩琦,龙图学士包拯等,这些都是北宋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在这些优秀政治家的治理下北宋百姓的生活水平,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达到了那个时代的世界顶尖地位。
可以说北宋科举制的改革,以及文人地位的提高为当权者获得了最优质、最忠诚的人才。在这些高素质个体的合力之下,北宋朝的人民才获得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安宁与富足。
总结
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最为辉煌的时期,北宋的科举制度改革顺应了地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历史大趋势,这个时期皇帝的权力达到了整个古代史的顶峰。不同于秦和隋对地方权利强硬的经济控制手段,北宋的皇帝选择从制度角度入手对管理地方的官员权利进行制衡和转移。结合殿试制度和种种笼络人心的政治手段,当权者几乎是波澜不惊的完成了整个集权过程。
我们回顾北宋朝整个存续史,有记录的农民起义、将领造反或是官员治下民不聊生的情况几乎不存在,不得不说北宋科举制的改革已经不光是当权者因势利导的产物了,这场改革中体现出来的统治阶级的思考模式在今天看来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