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攘外以安内:从隋唐的兴衰变化,看关中本位政策对隋唐的重要性

攘外以安内:从隋唐的兴衰变化,看关中本位政策对隋唐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的末期西魏、北周两代十分的混乱,国家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割据局面史称“后三国”时代,关中本位政策就是此时的统治者为了争霸而提出的一种政治手段,目的是为了消除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隔阂,并以均田制或是“府兵制”的名义控制农民。最后结合成团结统一、一致对外的“关陇集团”。此政策几乎囊括了当时影响力最大的豪右,对于国家的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隋朝杨广、杨坚一直致力于破坏关中本位政策认为它已经超出了皇室的控制范畴,隋炀帝建都三处喜好巡幸,任用江南士人,严重破坏了关中本位制度导致骁果军被宇文化及策反最后覆灭隋朝。

唐太宗为了统治的顺利,一直致力于落实关中本位政策,将全国大半的军事实力集中在关中,使中央实力大增。李唐承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全国重心在西北一隅。但是武则天上位以后,致力于瓦解关陇集团,崇尚科举考试,使文武分家。因此到唐玄宗时关中本位政策几乎废黜,地方势力兴起,唐朝接近尾声。

一 关中本位就是通过乡土情安定内部的政治集团

西魏初期,国家动荡,地方势力各自为战,这是有两大集团能够支配西魏的政治,一个是武川豪杰,另一个是关中豪右。

武川豪杰主要来自于武川的军镇,在入主关中之前一直生活在军镇的地区,在前朝统治者的强迫下,武川集团脱离土生土长的地方,被迫要在关中构建新的乡里关系,换了个新环境所以武川集团的上下层更加的统一,于是通过职业、婚姻等加深了彼此的羁绊。武川豪杰首先是武川军队的中下层军官,其次是地方领袖,他们在人事调动和军事换防的作用下很难形成乡土意识,这与客家人有点相似,所以豪杰在广阔的区域内自由的活动对乡土的护卫是作为末。

关中豪右作为本土的政治势力,有着护卫乡土的责任意识,几乎不离开本土去到别的地方。为了护卫乡土,豪右自发集结成了地方武装势力,是抵御外来入侵的中坚力量,一旦出现有外部军事实力侵略乡土,关中豪右就会群起而攻之保卫乡土的利益。

武川集团入主关中后,对于关中豪右来说他们就是一群外来的军事实力,武川集团以外来者的身份进入别人的领地,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就必须要获得本土势力的承认,但是对于豪右来说双方是不同的阵营而且又不是本地人为什么要去支持他们?所以武川集团想要和关中豪右达成共识就必须要消除“外来者”的痕迹,要通过某种制度构建沟通和联系,共同纳入能够协调相关的政治制度中,于是,关中本位政策也就宣告诞生,所以关中本位政策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政治集团内部的安定。

二 府兵制的创立体现关中本位一致对外的特点

宇文泰等上层领导为了促使关中豪右和武川集团能够迅速的融合在一起,他根据鲜卑的旧制创设了府兵制度,内容就是大量的招募关中豪右,籍六等民增加军队人数,改变迁到关陇地区山东人的郡望为关中郡望,府兵制结合了豪右和土地的特点,将将领和土地建立密不可分的联系,使得府兵将领豪族化让关陇集团密不可分。

府兵制度的核心是“八柱国家”体系,将中央大权分散到武川集团的将领手中达到“众建其力以拱卫王室”的目的,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团结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一致对外,又能够把士兵束缚在土地上产生浓厚的情感,让他们出现土著分化。就这样关中豪右和武川大族扎根关中,关中成为他们共同维护和捍卫的土地。

关中本位府兵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共同抵御外来入侵者。武川集团在不断的“去武川”化过程中终于具有了和关中豪右一样的关中乡土本位价值观,获得了支撑大规模战争的地方社会资源,关中豪右也在府兵制中担任举足轻重的职务,双方作为政治盟友在关中地区融为一体,关中就是双方的共同乡土,双方一起努力阻挡对外的政治敌人。

在东魏怀朔集团的入侵中,关中融合集团展现了巨大的战斗力,捍卫关中乡土的共同利益。

西魏迫于现实的压力不得不实行关中本位制度,府兵制建立在关中本位之上,将士兵和土地构成联系,把武川集团和地方势力纳入统一的政治框架,原本各自为战的各种地方力量在关中本位的影响下展现了巨大的凝聚力,致力于同一个目标维护关中的和平稳定,最终武川豪杰和关中豪右融合成为了著名的关陇集团。

关中本位政策就是通过双方对同一片土地的热爱和利益,最终走在一起因为乡土而内安,因为乡土而共御外敌。

三 隋唐得关中则兴,失关中则亡

混乱的魏晋南北朝结束之后,隋朝建立,隋文帝杨建作为篡位的北周臣子,自然对于关中本位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1.隋朝得关中本位,兴

杨坚的上位史本身就是关中本位起到了主要的作用,熟知历史的都知道杨坚一生只有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叫做独孤伽罗,那么她与关中本位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独孤伽罗是关陇集团中原本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女儿,杨坚就是这样成为了关陇集团的女婿,对于关陇集团来说,谁当皇帝都一样,那么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女婿来当?所以支持了杨坚篡位建立隋朝。

杨坚如愿以偿当上皇帝之后,一直致力于维护与关陇集团的友好,跟独孤皇后结婚四十年没有其他女人,就是在忌惮外戚的实力因为除了皇帝的禁军,其与的军队几乎都被关陇集团所垄断,隋朝更像是各种利益纠葛的综合体。

因此,杨坚坚持关中本位的政策才让隋朝稳定了数十年,期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隋朝经历了一段兴盛的时光。

2.隋炀帝抛弃关中本位,亡

关中本位制度确实能带个皇帝重要的政治力量来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但是,自然对皇权也有着非常多的束缚。

隋炀帝杨广,喜好游猎,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那么这样的皇帝怎么能够忍受关中本位对自己的束缚?当然不能,于是建立唱完以外的国都,洛阳。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受够了关中的指手画脚想要“单飞”,除此之外,隋炀帝还重视科举,希望从根本上瓦解关中体系对朝政的把控,但是,他忽略了这样的时代中能读得起书的也只有富家大族,到头来还是关陇世家把控朝政,所以这一举措失败。

隋朝还有个问题就是打下天下的军队全是府兵制度培养出来的,上文说到府兵制度是为了武川豪族和关中豪右的联合而设立的,所以府兵的实际掌控者是关陇世家,所以隋炀帝想要重新建造一直自己的军队,于是他多次征战高丽,来消耗关陇世家的实力和获取高丽的经济,以此来此消彼长,增长自己能够控制的资本,但是很可惜,贵族也不傻,多次进攻高丽他们也意识到了再这样下去,自己的家底也会空掉,所以干脆就造反了。隋朝也慢慢江河日下,最终倒塌。

3.唐朝对关中本位之得

早在李渊起兵之时就有人说过“直入关中,开永丰仓以振贫乏,三辅可指麾而定,据有府库,东面而争天下,亦霸王之业也。”大业十三年之后,柴孝和、裴寂、郝瑗分别劝李密、李渊、薛举攻取关中。结果,只有李渊完成任务,率先抢占了关中,之后果然不出十年便夺得天下。

唐太宗即位后,深知隋朝失败的原因,于是再次回归关中本位制度,以此来巩固国本,首先李世民就给予了关陇世家们很多的政治自由,李世民和柱国大将军们的关系不似君臣倒是更像盟友的关系,也正是因为唐朝初年的皇帝“会做人”,知道尊重传统,奠定了唐朝百年盛世。

4.唐朝对于关中本位之失

武则天即位以后,知道关陇世家不会支持自己,所以选择抛弃关中本位制度,于是模仿隋炀帝远离关中,建都洛阳并且更大规模的进行科举考试,文武分途,就是要将关陇世家赶出政治体系的中心,武则天还任用酷吏来俊臣等人,制造大量的冤假错狱来清除关陇势力,给关中本位制度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持续到唐玄宗时关中本位政策破坏已尽,地方势力兴起,唐室也从此衰落。

综上所述,隋唐时期只要是能够坚持关中本位制度,就能够获得长时间的持久稳定,一旦准备剔除关中本位,那么就会直接给统治带来灭顶之灾。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关中本位制度首先具有十分强大的政治基础,在面临统治者的威胁的时刻他也不是坐以待毙,他会反抗,而且实力强大,在隋唐时期关陇世家都掌握了大量的军队和官员,实力不容小觑。

其次,关中本位制度的核心是乡土和人的关系,这才是致命的东西,他已经构成人和地的不容分割,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团结统一,皇帝轮流换,关陇之家铁桶一块,你皇帝想要坐的久,就必须要安抚好关陇世家。

总结:

关中本位政策简而言之就是建立在对同一片土地的共同感之上,无论是贵族还是士兵或者是平民,对于自己的土地都有着热切的爱,这是能够联系武川和关中势力的唯一办法,在漫长的时间演变中,关陇世家越来越团结,势力越来越强大。对于隋唐的影响就到了依靠关陇世家就能兴,抛弃关陇世家就得亡的地步。

总的来说,关中本位的政治制度是积极的,他的自上而下的团结值得借鉴,但是就是因为这样才会屡次受到统治者的忌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关中,政治,地方,变化,兴衰,势力,乡土,武川,政策,集团,消息资讯,关中,武川集团,关陇集团,本位,杨坚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关中,政治,地方,变化,兴衰,势力,乡土,武川,政策,集团,消息资讯,关中,武川集团,关陇集团,本位,杨坚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关中,政治,地方,变化,兴衰,势力,乡土,武川,政策,集团,消息资讯,关中,武川集团,关陇集团,本位,杨坚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