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清平乐》宋仁宗这一次转身后,他已不再是曾经那个少年

《清平乐》宋仁宗这一次转身后,他已不再是曾经那个少年

导语:

#清乐平#

当前大型宋朝古装剧《清平乐》正在热播,本就喜欢宋史的我立刻开始了追剧。在看到第5集的时候,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以至于我舍不得让它在眼前晃过去,特意按了暂定键欣赏了起来。这个镜头就是大娘娘(刘太后)去世后,宋仁宗独自一人来到了大殿中,安静地望着眼前空荡荡的朝堂。最后当几缕月光洒下的时候,他转身看向了旁边大娘娘的座椅,这一刻,我明白他已不再是曾经那个少年。

《清平乐》:剧中宋仁宗独坐龙椅时转身一瞬间

一、为见生母,少年仁宗拔剑闯永定陵;

少年仁宗在无意得知自己是生母是为先帝守陵的李顺容时,便骑马飞奔出宫,前往永定陵看望自己的生母。一路上,冲破了皇宫侍卫的阻拦,好不容易来到了永定陵。眼看着就要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生母李顺容了,可守卫永定陵的官吏硬是不让他进入,跪求他返宫。

可是此时的少年仁宗,那也是年轻气盛,对着跪拜的守陵军士就拔出了宝剑,想要强闯永定陵,去见自己的亲生母亲。守陵军士此时是两头为难,让宋仁宗进去吧,大娘娘那边不好交代,可能最后自己的官位不保不说还可能人头落地。不让宋仁宗进去吧,将来这位少年皇帝亲政后自己免不了被秋后算账。

束手无措之下,他们只好一边对少年仁宗行跪拜之礼,一边横档在仁宗面前,让这位少年皇帝不能跨越一步去见自己的生母。

这些人都是成年人,又长期生活在宋朝的朝廷制度之下,做事两头顾忌是很正常的现象。而少年仁宗则不一样,他此刻还是一名血气方刚的少年,敢想敢做。为了见到自己的生母,他才不管朝中大娘娘的势力有多大,也不管自己的皇位是否会受影响。

此时,宋仁宗是一位少年郎。

《清平乐:少年仁宗拔剑欲闯永定陵》

二、永定陵外,人生导师说服仁宗离开;

正在少年仁宗正和永定陵的军士纠缠的时候,他的人生导师晏学士来了。他带着仁宗来到了一座小亭子内,师生二人进行了一场推心置腹的交流。

晏学士知道少年仁宗的脾气,也知道从小读书识礼的他,是可以听得进去治国礼仪之道的。于是,晏学士先抛出了仁宗的生母,说她也肯定希望仁宗能够顾全大局,以天下苍生为重,不可与当今大权在握的大娘娘发生争执。原剧中晏学士说李顺容她自己,也肯定希望仁宗能够做一个“仁爱之君,造福天下”。

《清平乐》:晏殊劝导少年仁宗要做一个仁爱之君

少年仁宗则认为自己作为皇帝,倘若对自己生母都不能尽孝道,还“教化什么百姓,做什么仁爱之君”。现在看来,仁宗说的并无道理,因为在“孝道为先”的宋朝,当一个皇帝不能尽孝道的时候,哪里还有自信去面对朝臣及百姓。

此时若是一般人,恐怕是要被这位少年仁宗的辩论说的哑口无言。但他面前的是晏殊晏学士,北宋朝著名的大学士,更是仁宗的恩师。之后晏学士引经据典,提到了《孝经》,以“天子之孝,不同与庶人之孝”开头,说出“天子之孝,在于将德行教化,施以黎明百姓”的道理。最后,更是以此得出了少年仁宗当前最应该做的就是依照先帝遗训,尊大娘娘为母,在百姓面前营造“母慈子孝”的典范,这样也可以树立仁宗“尊重先帝遗训”的孝道典范。

《清平乐》:少年仁宗想带生母回宫

经过晏学士的一番劝说,少年仁宗想要硬闯永定陵的想法有了一定动摇。但是他贵为“官家”,轻易被人劝退,脸上是会挂不住的,此刻他需要一个台阶。

此时仁宗便回忆起了自己的生母,说忘不了小时候吃过的生母做的点心蜜饯,每每想起来都是甜甜的 幸福。在这恰到好处的时刻,旁边一直伺候李顺容的宫人说道,他知道李顺容做点心蜜饯的手艺是来自于马兴街果子店梁家婆婆处,可前去再次品尝。

这样一来,有了很好的台阶,少年仁宗就循着梁家婆婆的地址去找寻那带有母亲气质的点心蜜饯去了。

此时,宋仁宗还是一位少年郎。

《清平乐》:少年仁宗想

三、坊间小院,少年仁宗与韩琦辩朝政;

到了梁家婆婆的院中,少年仁宗恰好碰上了韩琦,这个日后与他君臣数十载的北宋权臣。此时的韩琦还只是中了乡试,待去参加省试及殿试,也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在看到梁家婆婆的点心店铺遭遇恶霸欺凌后,韩琦便说自己认为如今这欺负人的源头,就是高高在上的“官家”,即北宋朝当今“皇帝”。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一旁的宋仁宗据理力争,和韩琦辩论了起来。

韩琦认为朝廷不许坊间百姓私自经营店铺,所以在遭受到恶霸欺凌的时候不敢报官,这是朝廷的失误,让穷苦的百姓遭受欺凌。

而少年的宋仁宗则不认为,他认为朝廷有朝廷的制度,既然设立了坊间不许开店的制度,那么人们就不应该违背法度,做犯法的事情。

也因为这样的言语 ,使得韩琦戏谑起眼前这位富家公子,说少年仁宗似乎是“从琼楼玉宇中飘下界的神仙”公子哥。仁宗那也不是吃素的,饱读诗书的他立刻用自己的学识回呛了过去。

就这样,两个人在对朝政进行争辩的过程中,逐渐埋下了友谊的种子。到若干年后,当宋仁宗在朝堂殿试看到韩琦时,韩琦才知道那日与他争辩的富家公子,原来就是当今的“官家”。

此时,宋仁宗依然是一位少年郎。

《清平乐》:少年仁宗与韩琦争辩朝廷功过

四、错过听政,少年仁宗怒而不吃晚饭;

《清平乐》中有着这样一幕,显现出少年仁宗还是稚气未脱,有孩子气。当他从宫外回到寝殿的时候,心里想着手下的宫人能有一些重要的事情向他汇报。可是宫人只是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询问一些膳食需求,并无其他事项禀告。

《清平乐》:少年仁宗询问宫人有无要事向他禀告

可以看出此时的少年仁宗心里是失落的,他白天出宫体验民情,想着回宫后或许有重大的事情等着自己做裁决。然而并没有,朝堂之上、宫廷之内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被垂帘听政的大娘娘安排妥当,并无向他禀告的特殊之事。这本是平常不过事情,但是此时少年仁宗心里却不是滋味。很显然,当前朝堂及宫廷中的人们,将大娘娘视为了权利中心,要事都是请奏她进行决断,自己似乎成为了一名可有可无的人。

然而,这还是不是最让少年仁宗感到伤心的。当他询问宫人是否有“京畿闹时疫”、“秦州涝灾”等的奏报,或者是吕相递上来的折子时,得到的答案也是否定的。并且大娘娘和几位宰相一起在商议救灾事宜,以仁宗今日应在晏学士那里听书讲学为由未叫他过去听政。

《清平乐》:少年仁宗听到太后议政未叫自己气得撤了晚膳

可见,在大娘娘的眼中,少年仁宗还是个孩子,尚不能处理朝政大事,暂时还是应当做一个听书讲学的学生为好,而不是一个指点江山的皇帝。

因此,少年仁宗内心中是愤怒的,他恨大娘娘抓着权利不放,让自己做了一个毫无建树木偶一般的小皇帝。在愤怒的情况下自然人是没有胃口的,所以他命人撤掉了晚膳,独自一人坐在书桌前发呆。

此时,宋仁宗仍然是一位少年郎。

五、仁宗亲政,问了最后一次“如此可行?”

在《清平乐》前几集中,刘太后驾崩后,宋仁宗的有一次转身,我认为是一个重要剧情转折之处。在这之前宋仁宗还是一位少年,朝政之事大多数由大娘娘决断。多年的垂帘听政,使得宋仁宗虽然贵为北宋朝皇帝,但却没有任何实际权利。遇到需要做决定的时刻,要么是刘太后直接出口谕,告知朝臣,要么就是宋仁宗小心翼翼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怯生生转向刘太后问一句“敢问大娘娘,如此可行?”。

《清平乐》:往日朝堂之上太后垂帘听政

待到大娘娘驾崩后,宋仁宗独自一人坐在了无数次面对朝臣的龙椅上,这一次他挺直了腰板,坚毅的眼神扫视着朝臣们站着的地方。也许是为了给自己的少年时代做一个结束,他缓缓转向平日里刘太后垂帘听政的位置,问了句“大娘娘觉得,如此可行?”。

这是一个有问无答的提问,因为问者犹在,而答者已逝。此刻宋仁宗脸上的微笑是带着自信的,大宋朝的命脉终于可以由他自己做主。从第二天起,他再也不用询问别人意见,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以及仁义爱民之心,定能保北宋朝江山、护百姓安康。

此刻起,宋仁宗已不再是曾经那个少年郎。

《清平乐》:宋仁宗最后一次朝着旁边空着的位置问了句“如此可行”

感悟:

这就是我在观看电视剧《清平乐》的时候,最有感触的“仁宗转身一瞬间”。曾经掣肘宋仁宗多年,通过垂帘听政把持着朝政大权的娘娘已经追随先帝而去。今后的宋仁宗再也不用转过身去,问旁边的大娘娘“如此可行?”。今后的北宋朝是他宋仁宗的北宋朝,是“官家”自己的北宋朝。

他转过身去望着曾经大娘娘坐着的位置时,眼神中透露着的是坚毅与自信,因为他知道凭借自己的才学及仁爱,定能将北宋朝带入一个属于自己的鼎盛时代。

这一次转身后,他已不是曾经那个少年,属于宋仁宗的时代已经来临。

参考文献:

1️⃣《宋史》

2️⃣《清平乐》电视剧

文:头条“醉观沧海”

图: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立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宋仁宗,生母,少年,皇帝,宋朝,清平乐,娘娘,百姓,时候,韩琦,八卦爆料,宋仁宗,永定陵,清平乐,仁宗,韩琦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宋仁宗,生母,少年,皇帝,宋朝,清平乐,娘娘,百姓,时候,韩琦,八卦爆料,宋仁宗,永定陵,清平乐,仁宗,韩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宋仁宗,生母,少年,皇帝,宋朝,清平乐,娘娘,百姓,时候,韩琦,八卦爆料,宋仁宗,永定陵,清平乐,仁宗,韩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