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明代影视剧的朋友,肯定对明朝特务机构印象深刻。一提起锦衣卫、东厂、西厂、内厂,无论是朝堂重臣,还是黎民百姓,都会感到不寒而粟。这四大特务机构,就像国民党的军统局、中统局,二战德军的盖世太保一样,负责搜集情报、抓人、暗杀等行动。
那么明朝的四大特务机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统治,特意设立了直属于皇帝的部队——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简称为锦衣卫。当时共有12支禁卫军,负责保卫皇城,锦衣卫是其中一支,直接听命于朱元璋。
本来锦衣卫的设置,也是参考了历代皇帝亲兵侍卫。但是锦衣卫的职权,却远超历代亲兵。他们除了负责日常保卫和依仗等工作,还拥有之前亲兵没有的职权,那就是搜集情报、逮捕犯人、审问等,相当于皇帝私人的特务机构。
明朝的锦衣卫下辖两个部门,分别是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这两个部门分工合作,南镇抚司主要负责搜集侦查、逮捕追逃,而北镇抚司则负责审问、判决。值得一提的是,锦衣卫有自己的监狱,独立于明朝的刑狱和司法系统,这就让其拥有了巨大权力。
朱元璋在位期间,锦衣卫做的最出名的两件事,那就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了。他们编造罪名,然后公然抓人,各种酷刑使尽屈打成招,残害了数万人。仅‘胡蓝之狱’,就有将近4.5万人,死在锦衣卫手中。
由于锦衣卫只对皇帝负责,很明显它的职权过大。这样一来锦衣卫就慢慢成为朝堂斗争的一个工具,大臣们可以和锦衣卫老大勾结,编制罪名排除异己。这样一来,让明朝政治更加黑暗,也加速了其灭亡。
东厂
东厂和锦衣卫的职能差不多,是由朱棣设立的。由于朱棣是通过起兵造反,从朱允炆手中夺得的皇位,可谓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朱棣登基后,为了消除负面言论,巩固自己的统治,特意设置了东缉事厂,也就是东厂。
东厂的老大和锦衣卫不同,是由皇帝信任的太监担任,也被称为‘东厂掌印太监’。开始时,东厂和锦衣卫算是平级单位。东厂只负责抓人,毕竟哪种人不老实,皇帝才最有发言权。东厂抓的人,会被交到锦衣卫处理。
但是后来事情起了变化,东厂抓到人后,干脆留着自己处理了,这也催生东厂设置了自己的监狱。由于负责东厂的太监们,比其他大臣更容易接近皇帝,所以到了后来,东厂的地位继续提升,和锦衣卫由平级关系,转变为了上下级。一般而言,锦衣卫中的精英角色,才会被调往东厂任职。
东厂地位的提升,也让太监有了实权,这就让明朝开启了太监干政的弊端。在明朝历史上,魏忠贤、刘瑾等祸国殃民的大太监,都曾担任过‘东厂掌印太监’。
本来有了锦衣卫和东厂,已经完全能够满足皇帝的需求了。可是在明宪宗成化年间(1476年),京城出了一位妖言惑众的道士李子龙,朝中很多大臣都是他的粉丝。据说这个李子龙靠着重量级粉丝的帮忙,借着观赏之由,进入了皇宫大院,想要行刺明宪宗,幸亏被锦衣卫及时发现,才没让其得逞。
李子龙虽然被诛杀了,但明宪宗已成惊弓之鸟。为了时刻掌握京城中的消息,明宪宗特意派出大太监汪直,带领精英锦衣卫深入基层,乔装打扮刺探情报。汪直急于立功,于是大肆编制罪名,将一些‘莫须有’的消息,上报给了明宪宗。
明宪宗为了嘉奖汪直,特意成了西缉事厂,也就是西厂,由其全权负责。汪直掌权后,从锦衣卫中挑选了大量的人员,短时间内就让西厂超过了东厂。
本来西厂只是为明宪宗刺探情报,可是汪直为了快速升官发财,制造一大批冤案。由于西厂查出来的案子多,而且范围广,锦衣卫和东厂都一度由汪直统辖。
在汪直的恐怖统治下,大臣们自然如履薄冰,大为不满。最终集体上书,请求将西厂取缔,将汪直正法。迫于朝堂压力,明宪宗曾撤销了西厂。此后西厂又死灰复燃,直到明武宗时期才彻底撤销。
明武宗时期,锦衣卫、东厂、西厂并存,大太监刘瑾领导着东厂与西厂。但是东厂首领马永成和西厂首领谷大用,素来和刘瑾有矛盾。这样一来,刘瑾空有名头,却无法实际指挥东、西厂。
为此刘瑾向明武宗提出,设立内行厂,由他亲自管理,也被称为‘内厂’。内厂作为一个新部门,却后来者居上,成为四大特务机构的老大。
内厂不但拥有其他三个机构的职权,还能审讯、逮捕、斩杀其他机构的成员,成为刘瑾把控朝政,铲除异己的工具。所以刘瑾倒台后,内厂和西厂一起被撤销。
锦衣卫、东厂、西厂、内厂四大特务机构并存之时,被称为‘缇骑四出’。只要缇骑出动,必然会是一番腥风血雨,明朝独有的‘厂卫’制度,也是其亡国的原因之一。
这四大特务机构可以说无孔不入,严重干扰了大臣们、百姓们的生活。有一次大学士宋濂在家宴请宾客。而特务们早就探明一切,有谁参加宴会,吃了什么菜,说了什么话,都一一上报给朱元璋。到了第二天,朱元璋询问此事,宋濂如实禀告,这才没引起朱元璋的猜忌。
由此可见特务们无孔不入,大臣们稍有不当言论都会被打探到,在这样的高压统治下,谁怎么敢放开手干一番大事业。
而且不光是大臣们这样,就连普通老百姓都时刻被监控着。明熹宗时期,有四个老百姓在家里喝了点酒,其中一人骂了魏忠贤几句。结果当场就有特务破门而入,将四人全部逮捕。最终骂人的那位,被凌迟处死,而其他三位则被关入牢狱。
明朝开国初期,朱元璋实行‘厂卫’制度,本意是加强皇权统治。结果特务机构权力过大,无数忠良之臣被残害,宦官权势达到顶点。在这样的环境中,朝堂内的矛盾和内斗也愈加严重,终于导致明朝实力大减,以至于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