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是我国一段十分混乱的历史。那个时候,北方五胡相继占据中原,朝代更替如走马灯般。南方也是汉族东晋、宋、齐、梁、陈相继更替。时局不稳,世道混乱。
在人们的身体和心灵饱受创伤的时候能,佛教、道教以及玄学在我国开始流行开来。让人们的内心有了一定的慰藉。当此之时,出现了一篇不求名利,就爱种地喝酒的人,这些人普遍还有文化,我们称之为隐士。
这些隐士里我们课本里经常出现的五柳先生陶渊明就是代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先生就是这么一个喜欢悠哉独自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男子汉。多么的惬意啊!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一时期的隐士普遍都喜欢在“浔阳”、“会稽”和建康附近隐居,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北佛南玄
北方五胡十六国期间的战乱频仍并没有影响各种哲学和宗教在民间的传播,儒家的思想已经开始不受人待见。而印度的佛教开始传进中国,落地生根。北朝文人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里提到了很多北朝佛教在洛阳的记载。
佛教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儒家和道家学说的不足。面对儒家学说的日益衰落,南方汉族的一些有识之士把儒学和道家学说合而为一,创立出了魏晋玄学。
崇尚玄学的部分文人或者说隐士对世道的混乱颇为反感,但又无可奈何,想明哲保身,于是纷纷隐身避世,消极地对抗这混乱不堪的时局。中华大地呈现出思想上北佛南玄的局面。
佛教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来说是支柱性思想领域的莲花,而南方士族自创的玄学是中国本土文化的牡丹。然而北方的佛教因游牧民族的文化方面的局限性,基本上是全盘继承,没有任何创见。
而南方士族在玄学上的作品很多影响至今,我们以陶渊明为例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前人没有的思想和文学创作方法。耳目为之一新,对深刻了解中国文化有很高的裨益。
有很多人会想,为啥这些隐士都会隐居在那三个地方而不是别的地方呢?我们可以从历史地理这个角度来简单研究一下。
五柳先生
一般那些愿意归隐的人都是一些受过儒家思想影响,对治国修身有一定思想见解的有识之士。可是这些人普遍都受不到朝廷的重用。一方面自己很排斥朝廷,吏治腐败、官场不良的风气,还有法律尊严的缺失。
另一方面,他们又对现状无能为力,甚至还有被统治者杀人灭口的风险。大多数都选择了归隐山林来麻痹自己的政治理念。那么既然要归隐,肯定得挑个好地方啊。毕竟穷山恶水出刁民。大部分人都选择了环境优美,南方的核心地带。
这些人里,最为杰出的便是五柳先生陶渊明。陶渊明因为在门前种了五棵柳树,自称五柳先生。原本他是想当个小官,造福一方百姓的。问题当时的官场太搞人心态了,他又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索性官也不当了,米也不要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自己平时种种地,吃吃饭,喝喝酒,写写诗,什么世俗烦恼就可以暂时都忘了。我们学过他的好多经典,比如《饮酒》、《停云》、《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等。
陶渊明的创作不仅有对官场的讽刺,现实世界的黑暗,他自己也描绘了一个自己理想的乌托邦。就比如那首著名的《桃花源记》。但
是桃花源记里的世界毕竟是虚幻的,里面的风景也许是真实的吧。毕竟有提到一个地名,武陵,在今天的湖南境内。
三、玄学之道
魏晋时期,由于士族门阀的林立还有对土地的大量兼并,权力不受限制。各地士族刻意培养自己的势力,再加上北方少数
民族混入中原,他们本来就没有多少文化底蕴就会蛮干,晋朝的各种势力盘根错节终于毁了西晋。
既然北方待不下去了,各大士族和普通百姓都全部南迁。那个时候中国的南方都是蛮族地区,瘴气遍地。只有,建康附近一带的地区还能供人居住。永嘉之乱的时候,北方人大量南迁,由此也客观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也是东晋的由来。
东晋建立后,还是没有解决士族门阀作大的问题。各方势力的你争我夺让政治成为了解不开的死结。传统的儒家思想显得特别微不足道。一批寄情山水的隐士将道家致虚守静的思想与儒家修身齐家相结合,创立了魏晋玄学。
这个由古代思想变异的新学说并没有被朝廷认可成为主流。但是部分学者对官方的否定不以为然,他们开始寻找另一片幻想中的天地。他们大多数都选择风景优美的离首都不远的山里隐居,成为一名消极抵抗现实社会的隐身斗士。
这些隐士们大部分都集中在寻阳、会稽和建康附近,寻阳这个地方山水优美意境深远,成为了隐士们显示自己高风亮节的首选。而会稽及建康,是因为离士族政权近的缘故,也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归隐。
以陶渊明为首的隐士们在这些地方研究经学文学,在学术上开辟了自己的新天地。寄情山水,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似乎为官已经比不上这样的生活了,但是他们心里到底是否还有从政的想法谁又知道呢?
结语:
陶渊明是我国隐士的名片,也是高洁名士的代表。以他为首的东晋南朝隐士选择庐山附近的寻阳、南京等地作为自己精神寄托的风水宝地
,展现了他们对政治又失望又想改变的矛盾心理。
他们自己不会承认,但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大部分隐士并不是真正想归隐山林,而是保全自身以及治疗内心伤痛的无奈之举。东晋南朝丧失了很多政治上的人才,但于中国文化来说,乃是天大的幸运。
这期间一系列的作品成为魏晋的标志,成为了后人无法模仿以及逾越的鲜明特色。后来很多人都想学陶渊明,一言不合就辞官归隐,一言不合就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然而总是不像。因为那个时代过去就是过去了。吾往之不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