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隋唐时期,有个由错别字命名的“毛州”

隋唐时期,有个由错别字命名的“毛州”

河青新闻网讯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关于隋唐时期的毛州的历史。

汉武帝塑像

在隋唐时期,河北山东交界的地域有过一个毛州,这个毛州是在隋文帝杨坚登基后设立的。公元581年时,朝廷重新命名州县,管事官员来到了黄河沿岸,就给这里的州命名为了毛州,治所在馆陶,具体位置在今天的冠县东古城镇,辖区范围包括了河北省的馆陶县、山东省的冠县等县区。

但是,毛州这个名字却是一个误会。

原来,根据《水经注》的记录,汉武帝年间,黄河在馆陶一带决口,由此在馆陶分出了一个屯氏河。这件事在《汉书·沟洫志》中有明确记录,原文是:“河复北决子馆陶,分为屯氏河”。汉武帝时期黄河决口,他非常重视,他不仅亲临治河工地,还下令让随从的文官武将都去背柴草和堵塞决口。因为黄河决口后,在今天的馆陶一带有了这样一条新河。

当时管理官员来到了河北后,把连笔写的“屯”字误认为是“毛”字,就把屯氏河误当成了毛氏河,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毛州。当时的统治者也没有很细心地查究,于是就将错就错有了这个地名。

唐代的颜师古在注解《汉书》时还特意提到了这个错误,他写到:“隋室分析州县,误以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

李渊画像

到了公元606年,大概隋文帝也意识到了这个错误,他下令撤销了毛州建制。隋朝灭亡后,唐高祖李渊登基,他在武德五年,也就是公元622年时下令重新设置了毛州,领领馆陶、冠氏、堂邑,临清、清水、沙丘六个县,辖区范围包括了今天的河北省东南部和山东省东北部一带。

隋文帝画像

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公元627年,被短暂设立的毛州又被撤销了建制。就这样,前前后后存在了20多年时间的毛州消失不见了。

这件事在1968年出版的《馆陶县乡土志》中也有记录,原文是:“隋开皇初废(阳平)郡,误以屯氏河为毛氏,置毛州领堂邑、博平、冠氏、临清四县。大业初,州废北徙四十里,建今治为县,属武阳郡。唐初,复置毛州,后废为县,属魏州改名永济。寻复置馆陶县,天宝初属魏州魏郡。”

这个屯字和毛字不分的情况,在后世还遭遇了人们的吐槽,于是就有了“屯毛不辨”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那些不辩相似事物的人们。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今日头条搜索“青史观”查看更多内容。

文并编/河青新闻网编辑郭会哲|频道主编李若星|频道监制李默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隋文帝,汉武帝,馆陶,时期,河北,黄河,公元,毛州,一带,错别字,故事传记,隋文帝,馆陶,屯氏河,毛氏河,毛州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隋文帝,汉武帝,馆陶,时期,河北,黄河,公元,毛州,一带,错别字,故事传记,隋文帝,馆陶,屯氏河,毛氏河,毛州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隋文帝,汉武帝,馆陶,时期,河北,黄河,公元,毛州,一带,错别字,故事传记,隋文帝,馆陶,屯氏河,毛氏河,毛州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