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要想打赢萨尔浒之战,首先:当然不能分兵。只要不分兵,崇祯十一年的嵩山之战还能占据优势,万历年间就更不用说了。八万明军客场作战,对上有主场优势的六万到八万女真兵,基本没有优势。合兵未必能在一处取胜,那分兵又有什么好处呢?其次,杨杲是谁?他是言官出身,抗日蔚山之战中的飞天龙骑都能打败,还得掩人耳目。忠诚的灵魂怎能安息?这样的人,竟然凌驾于边境征战的武将之上,岂不是很可笑。
兵法上说敌不克不及,但是进攻建州女真的时机确实很紧迫,因为明朝需要这样一场战役来维持在辽东的军事霸主地位,所以这场战役似乎不得不打了,那怎么玩才能更有优势呢?正如马麟所说:君王之师应至善,宜一路参军,击鼓进军,倾其巢穴,夺其罪人。
明军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火枪手,主要的火力输出也依赖于火器,所以将多个兵种合并到一处进行混合作战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长枪兵还是战车,都可以作为火枪手的防御和支援,甚至前排火枪手还可以为后排火枪手的输出提供帮助。
因此,明军的四分兵力、四面进攻之法,是极度低估和错误的。在明军整体粮食不足的情况下,选择全军走直线,从沉阳直奔赫图阿拉是最省粮的方式。分路行军的确有利于沿路获取粮食,但在农历二月的东北荒原,就算是一网打尽,也能获取多少粮食?补给只能靠自给自足和后勤运输,那么士兵是分成四路绕大圈省粮,还是集中在一条直线上省粮?士兵是分四路补给,还是集中在一条路补给?
粮道中断确实是大部队作战时会遇到的通病,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若敌偏师截粮,以偏师突围,敌主力截粮,以主力回师决战。
明军在萨尔浒之战的表现,几支军队互不联系,互不了解对方的方位,从远在百里外的后方获取粮食补给岂不是更加愚蠢?只任命一名前线总司令,并推荐马林。全军会师,长枪兵战车在前,火枪手在后。低速前进,进入敌境后随时准备战斗。然后选择地势险要狭窄不会被包抄的地方,筑起坚固的营寨,挖壕沟,张开鹿角,等待建州女真人主动出击。只要这座大寨距离赫图阿拉足够近,女真人就一定会前来进攻。这就是克敌制胜的艺术。太平天国战争时期,清朝就实施了这一技术。江南、江北两个大营不断逼迫南京,围而不围,太平军难以谋远。
太平军虽然两次攻破了这两个营,但第三次最终还是未能攻破,以致失败。
整个萨尔浒之战,只有马林一个人很好的利用了明军的特点。自己的军队只有一万多人,面对敌人六万多人的进攻,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营被攻打失败,但因兵力差距大而损失惨重,战术基本正确。只要能够让整个明军都在自己的指挥之下,站稳脚跟再战,那么即便是输了,也依然能够对建州的女真人造成不小的伤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几番激战下来,建州女真就算勉强取胜,但实力也有所减弱,难免不被叶赫女真、蒙古、朝鲜围困。这样一来,明朝的目的就达到了。适当的集中是可以的,但是兵力的多少还要看后勤和道路。
不能只集中人数的原因有很多,要是营地被炸了就更可怕了。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等三五年再出兵。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训练部队,维护和升级武器装备。当然,这在明制下可能是极其困难的。萨尔浒之战,是绝对不可能取胜的。萨尔浒之战的最优结果就是大量杀伤八旗军,削弱后金实力。战前战略对比:明军想迅速集结赫图阿拉,打一场围城攻城战。这也是他们分兵合兵的原因,因为他们需要速度,没有给后金加强城防的时间。晋军之后,又是努尔哈赤一一击溃。
所以,明军在战略层面已经输了,谁要说能赢,那简直就是扯淡。综上所述,我认为杜松军必须死。毫无疑问,扭转战局的关键就在杜松军身上。现在他们遇到了八旗主力,也就意味着大局已经被打破了,杜松必须第一时间派出哨兵去处理消息,第一时间交给后方指挥处,另外三人-路军。
总司令接到消息后,必须命令刘亭和李如白立即靠近,集结营寨,准备防御战。随即命令马林军北撤,拉开与努尔哈赤主力的距离。总司令带领预备役人员与刘立军和解。如此计策,努尔哈赤既无法在短时间内吃掉集结的琉璃军,也无法迅速歼灭马林军。如果刘立军被围攻,马林就会趁虚而入攻击赫图阿拉。如果你去追马林,那么琉璃就会偷走赫图阿拉。进退两难,努尔哈赤只好退守赫图阿拉。那么,我们就可以重新找回战略层面的正确性。打一场攻城战,十几场攻城战,八旗骑兵被废,损失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