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前朝虽有汉族建立的王朝与少数民族并列的例子,但是像这样由一个少数民族掌握统一国家的历史确是百年未遇。元蒙古铁骑令敌人闻风丧胆,一度进攻到欧洲腹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版图广阔的庞大王朝却因为以文化问题为主的各种问题的牵扯而成为历史上让人叹息的短命王朝,而且后世王朝引以为鉴。今天便来谈论一下元朝文化治国的教训又是怎么影响到紧随其后的大明王朝的呢?
元末明初 政局动荡
1.社会混乱 等级森严
元朝社会的统治阶级是蒙古族,蒙古人属于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与自古以来的小农经济的模式截然不同,他们的生活更加依赖于肥美的草场和干净的水源。因好食牲畜肉类、以体格健壮为美。而且族中男子自小可谓兵马娴熟、擅长骑射,这为蒙古族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兵力基础。
但是“成也如此,败也如此。”元朝的统治者只知晓如何打天下却不知道如何守住天下,光有匹夫之勇,难得治国之术。
元朝统治者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他们把百姓分为四等人,地位从高到低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元朝贯彻民族分治和民族分化的政策,在刑罚适用上实行蒙汉异法、同罪异罚。这种划分反映在一系列不平等的政策和规定中。
蒙古族人打死宋人,只需断罚出征、全征烧埋银。所谓断罚出征就是犯了罪的蒙古人上到前线戴罪立功来弥补过错,而不处以刑罚。烧埋银就是只支付死者丧葬的费用。但是,汉人打死蒙古人,就要处死,必须加以赔偿。蒙古人不受刺字之刑,元朝还禁止汉人养马、铸铁等以防止汉人反叛。法律规定规定蒙古人殴打汉人,不得还报。诸如此类的措施让百姓怨声载道,加剧了民族之间的矛盾,更加加速了元朝的覆灭。
2.布衣皇帝 应运而生
元文宗天历元年,一个将要开创另一个王朝的帝王诞生在通德县的一户普通的农户家庭。这时,大概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在家里排行老八的年轻人会成为一个开辟朝代的君主。
“时势造英雄”这句话在朱元璋的一生中体现的可谓是淋漓尽致。至元三年,灾害频繁,百姓食不果腹、被迫流离失所。亲人接二连三的去世,迫使朱元璋与家人分别,各自寻找生路。
在这漫长的流浪生活中,朱元璋做过和尚、乞丐。丰富的人生经历锻炼了他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行。元朝末年,由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百姓难以忍受压迫,纷纷揭竿而起。其中较有名气的便是由士兵头裹红巾的“红巾军”了。朱元璋受到儿时同伴汤和的来信,加入了郭子兴的义军,自此之后,便开始了逐鹿天下的征战。经历了数年征战,看尽了元朝统治下百姓深重的苦难。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权谋算计,为他成为明代的开国君主奠定了基础。
吸取经验 文化治国
1.大兴教育 制定礼教
朱元璋南征北战、安邦定国期间见识了元朝统治下的不同民族的等级划分,深刻地认识到百姓因出生在不同的民族中深受的种种不公的待遇,较前代的统治者更加认识到了文化治国的重要性。
儒家提倡的礼教一直是历代统治者奉行的道德准则,对于华夏子孙的个人品行、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都有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元朝统治者并未制定良好的政策协调好蒙古族和汉族文化礼教的差异问题在其统治后期,元朝统治后期沉迷于享乐、奢侈,人情淡薄、世风日下、寡廉鲜耻者甚众。百姓的社会道德严重滑坡,这也促使了元朝政权的覆灭。
朱元璋吸取元朝灭亡教训,认识到大兴礼教的重要性,而且他还把礼乐作为维持天下安定的最后一道防线,于是他便把大兴礼教作为重要任务。
朱元璋说:“礼者,国之防范,人道之纪纲,朝廷所当先务,不可一日无也。自元氏废弃礼教,因循百年,而中国之礼变易几尽。朕即位以来夙夜不忘,思有以振举之,以洗污染之习……以复中国之旧。 ”
由此足以见得,朱元璋是多么的重视礼教对社会风尚的促进作用。
明朝初建急需大量的人才,仅仅依靠科举制度难以弥补大量的人才缺口,于是,兴办学校便是大势所趋。学校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洪武十四年,国子监成立,这个机构一度成为培养明朝知识分子的主要阵地,对于明朝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后备力量。
学生的生源不仅局限于汉人,明太祖下令接纳西南地区的百姓进入这里接受教育,此外,国子监还有来自邻近国家外国学生等。例如日本、琉球、暹罗等也都在被接纳的范围之内。国子监中教授的课程不仅局限于四书五经,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应用书籍。
明朝还设置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状况,重视学习方法,教导学生及时的温习功课。这与孔子的《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的观点不谋而合,也恰恰反映了朱元璋对儒家礼教的推崇。
可能是布衣出身的缘故,朱元璋重视学生的家庭状况,给予学生一定的补助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百姓受教育的权力。对于犯错的监生,则由监丞按照学规给予相应的惩处。 国子监对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得极为严格,正是因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使该机构成为了明代选拔人才的摇篮,“历科进士多出太学,名碑由此相继不绝”。这些人才对明朝的政治经济繁荣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重塑风俗 遵循传统
元朝统治期间,社会道德在婚丧嫁娶、日常人伦关系、生活习惯等方面维系蒙古文化习俗,这些习俗与汉人自古以来接受儒家教育而产生的传统思想大相径庭。有些习俗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后果影响,败坏了社会风气。
蒙古人在婚丧嫁娶由于缺少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形成了较为开放的婚姻观,这种婚姻观并不守伦理纲常。婚姻上存在“兄收弟妇,弟收兄妻,子承父妾”等丑恶现象,明朝严禁此种现象发生。 因此,朱元璋在制定法律时中对这种乱伦的婚姻予以明令禁止,违者予以治罪。
在丧事葬礼方面,百姓应该按照元代之前传统的葬礼方式,朱元璋诏令中书省礼官制定官员和百姓的丧服制度。
元朝的“设宴会亲友,作乐娱尸,惟较酒殽厚薄,无哀戚之情”。朱元璋认为前代的丧葬方式存在着与儒家丧葬制度相违背的习俗。汉人重视文化传承,强调“落叶归根”,忌讳火葬、水葬等方式。对于在外地任职去世的官员,政府与特殊优待,提供返乡安葬费。
朱元璋宣扬以孝治天下,着重弘扬孝道,并且采取多种方式教化百姓孝悌正直。他还言传身教,不仅要求臣下百姓弘扬孝道,更是以身作则定时去自家陵墓祭奠,以此来昭示天下人。选拔官吏进入中央时,孝道名声也在考察的范围之内。虽然学富五车但人品低劣、不敬父母者也不录用。他还多次表扬有着孝顺名声的官员儒士范祖干父母终老后,由于他家贫如洗所以未能下葬,邻里出资为其父母营造墓穴。
此后三年,组干时常念及此事并深感悲痛。朱元璋听闻其孝行后,大加赞赏,并且把他居住的地方赐名为“纯孝坊”,以昭世人。
朱元璋提倡的孝道与前代所提倡的孝道也有着根本的差异,他反对愚孝。二十四孝之中的卧冰求鲤、割肉养亲等盲目孝顺的行为并不被朱元璋所认同。同时,朱元璋坚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他强调“惟俭养德,惟侈荡心”。他不仅把勤俭节约看作是衡量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准,更把这种品格与国家的盛衰、社稷的兴旺相关联。作为一国之君毫无奢侈享受之风,反而带动朝堂、后宫以及天下掀起了一股勤俭节约的浪潮,这种品格大概也是经历过风餐露宿、食不果腹之后留下的刻骨铭心的气节吧。
文化治国 影响后世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平民,可以说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凭着自己一个人的本事得到的,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但是他文化治国的思想却绵延后世,为后世君主治理国家提供了先进的借鉴经验。他恢复了汉族的统治地位,重塑了被元朝丢弃的儒家礼教,同时大兴教育、培养人才,为后面王朝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诸如此类的举措足见这位明太祖的英明之处,这一举措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力地维护国家统一。虽然作为封建君主,其所作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但是就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已经是相当先进了。
参考文献:
《明太祖实录》
《元朝四等人制中展现的政治文化观》
《论明太祖朱元璋的文化治国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