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是明清时期的封疆大吏,不同的是明朝的总督在天下有乱时设立,如明末民变闯王往往穿插迂回于各省,为了统一协调指挥设立总督管理数省军务以便协调。清朝自入关之后常设总督,作为封疆大吏管理一省或数省的军务政务,但是清朝没有发生类似唐朝安史之乱这种地方割据行为原因何在呢。
唐朝开元年间,为了提高北方军事效率,在北方设立了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8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一共十大节度使。节度使原为军区的最高长官,慢慢掌握了地方权利,真正做到了军权财权政权集一身。节度使可以任命自己辖区的官员,所以地方的刺史只能是节度使的下级关系。而明清总督手下的将领和巡抚是朝廷任命,想调整一些重要的官职也需上报朝廷批准。且清代总督难以主政一方太长时间,难以形成自己的势力,像安禄山连做14年节度使不挪地方的情形难以在清朝发生。
节度使实际上是边防军区,拥有大量的边防军。如唐朝将大量精兵屯于边境,造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大唐几十万的精锐在他手上,想不造反都对不起掌握的资源。清代总督相比唐代节度使就萧条多了,总督手下虽有几千人的督标但是调动也需朝廷同意。且总督辖区还有其他军队,绿营兵归提督节制,此外辖区内还有朝廷直接驻派的八旗军,这些人都是总督无权管理的。
清朝九大总督
清代是中央集权的巅峰,专制水平之高是唐代无法比拟的。清朝为防止总督割据设置的第一道防火墙是巡抚,巡抚是一省之长朝廷十分重视巡抚,有意让巡抚和总督互相牵制,此外学政也是隶属朝廷的,都是朝廷故意让地方互相掣肘。此外清朝还设立秘折制度,地方官员可以随时向朝廷举报,恐怕总督刚有造反的举动皇帝就已经获悉,并派绿营兵剿灭了。
直隶总督袁世凯
唐代节度使制度的漏洞造成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朝廷更无法管理这些地方诸侯们。清朝的中央集权使得地方上形成了严密的牵制和监督,很难发生军阀割据的情况。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朝中央集权逐渐衰落。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