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给我们留下很多谜团,大多数的谜团已经没有办法解开了,所以我们只能推测,用推测来还原历史。
1368年2月,朱元璋开始为王朝定下传统,即立朱标为太子,因为朱标是他的长子。朱元璋的目标是为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
有规矩的制定者,就有规矩的挑战者。
制定者是朱元璋,这个挑战者就是朱棣,从1392年太子朱标死后,朱棣开始发展,壮大自己,等待机会,向着自己梦想的最高权利努力着。最后朱棣凭借自己奇高的军事指挥能力达到了权利的顶端。
这就叫事与愿违,朱元璋在立朱允文的第二年,开始大杀功臣,为朱允文的顺利继位扫清障碍,但这个决定也直接影响了,“靖难之役”发生时战争胜利的走向偏向了燕王朱棣一方。
这也客观的使朱标的后人几乎被杀殆尽。笔者认为这和朱元璋的错误决定有直接关系。
如果明太祖没有大杀功臣,可能历史的今天就会有这样八个字“秦皇汉武,唐宗明祖”。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