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衷是西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晋惠帝”,一句“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使他成为了弱智皇帝、白痴皇帝的代名词,他也因此被后世嘲讽了几千年。汉末三国的司马家可谓人才辈出,从司马懿到司马师、司马昭,以及司马炎皆为人中龙凤,司马衷作为司马懿的后代,晋武帝司马炎的长子,西晋王朝的皇帝,难道真的如人们所说是弱智和白痴吗?
其实司马衷之所以被大家评价为“弱智”或“白痴”,主要是基于当西晋王朝治下的地区遭遇百年未有之天灾时,土地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官员进京向朝廷汇报遭灾民众的惨状时,司马衷冒出了那一句:“既然老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这就是著名的 “何不食肉糜”这段话的来历,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在史官们的笔下直接将他和白痴皇帝,不知人民疾苦画上了等号。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一句“何不食肉糜”的话语太过于局限,对于客观的评价司马衷来说未免有失偏颇,全面的看待司马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西晋王朝于咸熙二年(266)建立,晋武帝在位期间革新政治、厉行节俭、任人唯贤、推行法治,使得社会呈现出一片安定祥和的繁荣景象,对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史称“太康之治”。后来更是发兵攻灭吴国,实现了三国乱世之后的大统一。司马光评价他:“可谓不世之贤君”。就是这样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于继位的次年就将司马衷立为了皇太子,彼时的司马衷不过九岁而已。至少说明了此时的司马衷智商应该是正常的,起码不可能是白痴弱智,否则司马炎不可能无视司马衷“弱智白痴”的头脑,而将司马家几代人辛苦打下江山的传于他吧!但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司马衷在一个宠溺的环境中长大,他想要什么便有什么,也没有经历过复杂的政治斗争锻炼,所以才养成了简单天真的心性,这样的小孩既不可能是一个老辣的政客和英明帝王,也不可能指望他能设身处地的体会民间疾苦。
后来“八王之乱”发生,司马衷流亡在外,朝中大臣四下奔逃做鸟兽散,根本没人顾得上他,唯有嵇绍挺身而出带领着士兵与乱军作战,不惜以身保护司马衷,最后力战而死,鲜血溅在了司马衷的身上。诚然,和自己的先祖相比,司马衷确实说得上一无是处,缺了些杀伐果决,但他却拥有宫廷中少见的赤子之心。战乱平息后,身边的奴仆要为司马衷洗去龙袍上的血迹时,司马衷满眼哀伤,只说了一句“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很多人嘲笑司马衷说过“何不食肉糜”,却从未有人提及他说“此侍中血,勿去!”。
驱逐了司马伦之后,司马衷重新坐上了皇位,群臣叩头谢罪,司马衷说:“这不是诸卿的罪过。”“非诸卿之过”不仅是他仁厚性格的表现,更是他的无奈,他对于自身的处境十分清楚,知道自己只是这权力游戏中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而已,有皇帝之名却无皇帝之实。日常生活中,司马衷借别人的东西也会礼貌下拜,感恩称谢。《晋书》载:“帝丧履,纳从者之履,下拜流涕,左右皆歔欷。”司马衷还很有自知之明,当大将军张方前来“迎接”司马衷的时候,司马衷阻止了张方的跪拜之礼,因为对方是手握兵权的人,下拜只是虚礼,自己还需仰仗张方。《晋书》载:“及济河,张方帅骑三千,以阳燧青盖车奉迎。方拜谒,帝躬止之”。
皇帝作为一国之君,人们往往对他们的要求更苛刻,决断力、魄力、口才、用人、判断力等稍有不足可能都会被贴成白痴的标签,司马衷可能不是一个好皇帝,甚至还有些傻,但却远不能说他是弱智和白痴,因为白痴是不会说出“此姬侍中血,勿去”这样有情有义的话语的,也不会在借东西时做到彬彬有礼,更不会对局势有清醒认识,讲出“非诸卿之过”的言论及面对张方时清晰的头脑和恰当的举动。司马衷身在帝王之家,综合素质确实够不上帝王应有的才气,但说他弱智,说他白痴,将所有的罪过都安到司马衷的头上,只不过是为后面“五胡乱华”和中原的沦落找一个替罪羊而已。他不过是生错了家庭也生错了年代,谥号为“惠”大概就是历史对他最客观的总结了,与汉惠帝刘盈、明惠帝朱允炆类似,他可能不是一个好皇帝,但却一定是平庸且善良之人。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大可不必用“何不食肉糜”去讥讽晋惠帝,回想起来,我们哪个人没有说过类似话语呢?只不过生活的局限性制约了我们的认知而已。“定个小目标,先赚他一个亿”这种言论若换作普通人说出来,又何尝不是一种痴人说梦似的傻话呢?“何不食肉糜”这句话并不体现晋惠帝智商上的缺失,只是皇宫封闭的环境和皇帝的特殊身份限制了他的认知,司马衷缺乏普通人应有的常识而已,若这个皇帝再犯下些错误,那么就更加自然而然要被贴上弱智的标签了,君不见史书上有多少皇帝被贴上了愚蠢的标签,真的是他们智商不够吗?只不过是历史后来的解读者们为他贴上的标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