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贞观六年,唐太宗给390名死刑犯“放假”探亲,结果出乎你的意料

贞观六年,唐太宗给390名死刑犯“放假”探亲,结果出乎你的意料

提到唐太宗李世民,可谓争议颇多的一位皇帝。当年,他一手制造了玄武门之变,逼父弑弟,自拥为王,声名在外。

不过,在李世民的政绩成在,似乎又不得不承认:他很有作为。著名的贞观盛世是历史上少有的繁华时代,值得对他的所作所为进行肯定。

事实上,李世民是有自己的一套,经历了隋朝的倾亡之后,他从中看到了民心之向的重要性。为此,虽然取位不正,但却也堪称有抱负有理想的皇帝。

贞观年间,李世民开启文开言路,纳谏如流的举措,给官员及百姓带来了良好的生存空间。社会变得相对安定,犯罪率也减少了很多。

不仅如此,李世民经常亲自复查案情,减少冤狱、差案的发生。这种施政手法上得官威,下得民心,自然就更受人拥护。

于是,贞观六年,也就是公元632年,大唐朝发生了这样一幕被视为传奇的操作:皇帝亲自给死刑犯“放假”,允其回家探亲。

原来,当时李世民对30多位死刑犯进行复查,虽然没有冤案发生,但依旧心生怜悯,于是最后下旨:放他们回家,与亲人做最后的团聚,于秋天返京,集体执行死刑。

这种操作听上去不怎么靠谱,但却相当有人性,毕竟,那个时期的死刑犯不像现在这么复杂,他们的罪名虽然多样,却性质恶劣得极少。

因为真正性质恶劣的死刑犯,往往是被查出来之后,很快就被斩了,完全等不到复查的机会。所以,李世民念其初衷不坏的现实,给了他们最仁慈的死法。

不仅如此,京城官员上行下效,在皇帝的要求下,死囚牢中的所有死刑犯都得到了这一待遇:总计390名死囚被“放假”探亲,于秋后赴京问斩。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顺便提一下,古时候的犯人,经常会有一个死罪前提:定下案情,量罪之后,都会来一句“秋后问斩”。

相信奇怪的人很多,这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杀个人还非要秋后才行?其实,这是有原因的,据说它最早出于西周时期,体现古人对“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理解。

而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我们就赫然可见:“赏以春夏,刑以秋冬。”什么意思?在春、夏之季进行行赏,而在秋天、冬天施刑。

之所以如此,它符合了古人对于“天意”的顺从理念,春、夏之季为万物生发之时,乃顺生而不顺灭。

而秋、冬两季则为万物凋零之时,生命于此时走向尽头。死刑犯人于这时被杀头,自然称之为顺应天命。

之所以有这样的理解也完全是来自古人对于“真命天子”的认知,皇帝就是上天派下来管理人间的人物,他们的思想与要求与上天相合而生。

当然,作为政治家,皇帝是乐得百姓有这种思想的。死刑犯之所以要处死,除了有他身犯罪行的惩罚,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施政者对其他人的榜样刺激。

想一想,古时候要处理一个犯人,总是昭告天下,让人们从四面八方前来观刑。为什么?杀鸡儆猴呀,有一个榜样摆在那里,人们才能时刻记着律法的威严所在。

如此一来,施政者就要考虑了,在处置一个犯人的时候,总要等别人不忙的时候来看,否则不是荒废农时,不务正业了?

所以,将问斩犯人的事放在秋后农耕结束,大家都闲下来了,那时就开始“秋后算账”了:将一众犯人推至刑场,在里三层外三层的观看者面前,将其斩首示众。

如此,秋后问斩也就慢慢成为了一种政治手段,说白了,就是为了统治民众而存在的一种手段,里面藏的都是政治家的野心。

接着说唐太宗放走了390名死囚犯,后果会怎么样呢?毕竟,原本是要处死的,一旦脱离牢笼,恐怕没有谁愿意再赴死期。

而且,当时李世民这个决定让全国上下百姓都好奇不已。万一死刑犯们都不肯秋后归来赴死,那朝廷要怎么办呢?

不管怎么说,那时候的社会与今天完全不一样。死刑犯离开京城没有每日打卡的狱外执行报备,也不用每天去派出所签到。

而且,那个时候山高水远,谁要想逃条命,只需深山老林一呆,就足以躲过法律的惩处了。反正以我们现在的思维来想,隐姓埋名不是件困难的事。

但人家李世民非常自信,竟然给了死刑犯人最后的温情:与亲人团聚,与家人话别,共同体验最后的相处机会。

转眼秋季到来,人们都开始惦记这件事了。不要说老百姓们想着看个结局,就是那些当官的,富贾之士,全都涌上街头,想着一睹事件的结果。

关于此,白居易也曾在《新乐府》中提及过:“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可见那场面之壮观。

通常,犯人问斩是有时间的,午时三刻。这也是一个符合当时人们对哲学认知的一种思维模式:午时三刻为11点45分,这一时刻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间,对于杀人砍头这样的“阴事”最为合适,可以保证鬼魂散尽,抑制诡异事件发生。

当然,这样说有点迷信,但在古时候,人们是非常相信这种事情的。所以,问斩犯人的时间通常都被放在午时三刻。

随着时间的临近,一个又一个的死刑犯出现在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午时三刻一到,官方对囚犯人数进行清点,发现只有一名未到!

这个结果让人们大出所料,不过,他们也很惊讶,为何会少了一个犯人?他会不会因此而成“漏网之鱼”?

可百姓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还没说什么,那些犯人先急了:大家纷纷吵嚷,说那个未到的犯人简直猪狗不如。

但李世民很是淡定,他要求行斩官再等一个时辰。就在这时,远远地来了一辆平板车。直到车子走近了,人们才发现车上还坐着一个人:正是最后一名死囚犯徐福林。

李世民当下问他为何迟到,才得知徐福林因为在返京路上病倒了,眼见死期已到,他最后只能雇了辆牛车送自己过来,所以才比别人慢了些。

听闻此事,不只是李世民深为感动,百姓们也沉默了。这是一种勇敢赴死的侠义精神,更是一种君子一诺千金的极致表现。

当然,故事的结局也很美好,李世民释放了所有的死囚,给了他们悔过自新的机会。打开《资治通鉴》,这一幕都被记录在案。

虽然有人说这其实都是假的,毕竟李世民时期的史料记档都有被人置疑的现实,这种自夸的事情,就难免让人诟病。

但我们不妨将其向良好的一面来想象,若一国之君若真有如此胸怀与魄力,想来天下会是永远长存的“贞观之治”了吧?

人心换人心,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过,现在更多的人喜欢用自己的狭隘来换取一时的侥幸,结果自然就是失却永远的福报。

人若能拿出真诚互相对待彼此,相信纠纷与竞争会少很多。淡泊人生从来都是如此,减少外求,改以内求,最终收获的就是美好。你说是不是如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进行,时间,李世民,死刑犯,犯人,结果,皇帝,人们,百姓,古人,李世民,死刑犯,犯人,唐太宗,徐福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进行,时间,李世民,死刑犯,犯人,结果,皇帝,人们,百姓,古人,李世民,死刑犯,犯人,唐太宗,徐福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进行,时间,李世民,死刑犯,犯人,结果,皇帝,人们,百姓,古人,李世民,死刑犯,犯人,唐太宗,徐福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