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在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之后,
宋朝于公元960年统一了中原大部分地区,史称北宋。北宋自开朝直至1127年灭亡,历经九位
皇帝,国祚传承167年。不同于其他皇朝的是,北宋自始至终始终富庶,并在某些经济领域保持了长期的记录,直至
清朝全盛时期才被赶上。并且这种富庶在北宋灭亡后,继续被金朝和南宋所继承。
被世人诟病“积贫积弱”的宋朝确实羸弱,面对辽夏金的攻势,大多处于被动挨打的态势之下。但若说宋朝积贫,则言过其实,虽南宋和北宋合称宋朝,但北宋对经济繁荣的促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北宋的情况。那么北宋是如何在五代十国的混乱基础上,开创了封建社会中经济繁荣的奇迹呢?
吸取历史教训,推出重商轻武国策北宋的富庶,源于朝廷政策在经济层面的开明,而这种开明政策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唐朝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出现,虽然从唐肃宗到唐宪宗的60多年里,大唐帝国的中枢逐步压制住了藩镇势力,但却因此耗费巨大。巨额的财政负担最终引发民怨四起,农民起义爆发,成为压垮大唐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后各处节度使形成事实上的割据状态,到白马之祸时,五代时期正是来临。
唐朝曾对地方上的军人专权进行过干预,甚至曾让宦官从当监军使,以此来监督地方将领的动态。然而宦官群体内,素质层次不齐,更曾引发宦官掌兵专权的局面。五代时期,中原政权更迭频繁,郭威、
赵匡胤等人更以兵变上位,兵权成为各路诸侯唯一倚重的政治资本。这样的历史背景和亲身经历,让北宋开国皇帝
赵匡胤忌惮万分,为此于深度参与策划陈桥驿兵变的丞相赵普制定了一系列重商轻武的国家政策。人们或许会奇怪,为何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那么多高级将领会如此配合而不反抗。其实一方面是赵匡胤只是夺取了他们的兵权,但一旦发生战事并不会完全将他们弃之不用,依旧会让老将出征;另一方面则是宋朝给予了这些将领大量的金银田宅,足以支撑起一个家族的崛起了。
边疆相对安宁,战争开支小,贸易环境稳定五代时期,后唐大将石敬瑭遭到皇帝猜忌,于是起兵造反意图篡权谋逆。石敬瑭为了获得已经崛起的大辽支持,帮助自己登基称帝,便许诺割让幽云十六州,并向大辽进攻。辽国笑纳之后,北地由此失去防御屏障。然而辽国在接纳农耕地区幽云十六州后,其草原政权属性发生剧变。只占据辽国很小一部分的幽云十六州,人口占据辽国六成以上,其农耕税收极大的维持了辽国朝廷的财政稳定。辽国为了应对这种新局面,开启了南北两院制度,形成了游牧农耕二元统治模式。在这种统治逻辑下,辽国为了维护幽云十六州等与北宋接壤的农耕地区稳定,内部主和派始终占据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