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封建王朝的400多位皇帝中,他可以算是作为一个杰出的。在位期间,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族纷纷来朝。他们恭敬地称他为“天可汗”,称赞他的胸怀和仁爱。要说李世民心狠手辣,那是绝对不算的,但他是否真的心胸宽广、大度仁慈,还需要打个问号。历史上,他曾因玄武门之变而饱受诟病和争议。且不说兄逼父,就说“唐太宗下狱”这件非常有名的历史事件吧。
《资治通鉴》中有这样的记载:辛末,皇上亲自记为俘虏,敏知见死者,让他还乡,秋死。还是赦免了天下的死囚,把他们都送到了京城,巡视京城。
……去年,全世界有390名死刑犯,没人监管。他们都如期上朝,没有一人死亡。
这段话用大白话来说,简单来说就是,有一年唐太宗心血来潮,大发慈悲,将狱中的死刑犯全部释放,让他们回家一年,回来受刑。明年秋天。囚犯们非常感动。无人监管,第二年无一逃脱,全部返回受刑。
初听这个故事,人们颇为感慨,认为是李世民的胸襟和善良感化了死刑犯。不过仔细想想,事情的真相真的如《资治通鉴》所记载的那样吗?
怀疑的不只是我们,古人对这件事也有怀疑。
早在宋代就有一位知名人士提出质疑。他是《新唐书》的编辑之一——欧阳修。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名为《纵囚论》的文章来澄清自己的疑惑。书中观点大致如下:
守信分人。君子信守其信,强加于小人是没有用的。由于这些犯人已经犯下了死刑这样的重罪,堪称反派中的“斗士”。生死面前,连君子都未必能遵守这个约定,何况这群小人?更何况人数之多,他们一个也逃不掉。
从这一点来看,这三百九十名囚犯都能遵守这个约定,着实令人意外。
因此,欧阳修也在文末提出了自己的猜测。
他认为,这根本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是一场赌局。
俗话说“笑不出来”,虽然历史已经证明这句话是假的,很多皇帝也是经常满嘴跑火车的大傻子,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在古时候,皇帝的颜面是超越天庭的。大。所以,李世民在做出这个承诺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这些人会回来,然后才放他们走,否则,如果一年期满,谁也不会回来,不仅榜样不成,而且所有面子和名誉都会丢掉。成了笑柄。那么他怎么判断这些人会如期归来呢?多半是他让囚犯们提前猜测,如果他们如约归来,就会得到赦免。
所以这是一场赌博。李世民赌的不是这些人有没有受他的影响,而是这些俘虏能猜出他的心思。
欧阳修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如果真的要检验死刑犯是否缓刑,应该先放一批,等这批人回来继续行刑,再放一批的死刑犯。如果一群人也能如约归来,那才可以说是真的受到了影响。
欧阳修毕竟还是生活在宋朝,平日里也算是老实人,所以说话比较含蓄。说到洒脱不羁的王夫之先生,他说得更直接:
以唐朝的刑侦制度为例。它受到严格控制。人若有罪,北上湖底,南下广东,就会被逮捕。
最关键的是,这东西也算是连坐了,一个人遭罪,一家人都逃不掉,谁敢包庇藏俘虏。所以死刑犯不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逃不掉。
还有一个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王夫之也说过。与唐太宗时期大理丞张云谷有关。张云谷是个有慈悲心的好人。相州李好德胡说八道,有损皇上威信。他应该被判入狱。张云谷可怜他,说他是精神病。他为他赢得了太宗的赦免。糟糕的是,两人在欣喜之下失去了形体,开开心心的开始了游戏。太宗知道后大怒,杀了张允谷。
事出有因,从此法官们都对犯人重判,生怕被追究轻判的责任。
但这也不起作用。结果,唐朝的死刑犯人数急剧上升。李世民见状急了,赶紧下发文件传达自己的想法,要求死刑的判决慎重。但这种严苛的判断力已经形成,单单纸质文件就没那么容易改了。
于是李世民精心策划了这场“秀”,重申宽大政策,以德为前提,不至于矫枉过正,自然会起到很好的端正审判风气的作用。
这说起来也好笑,放纵俘虏,普通官员就是玩忽职守、徇私枉法,若是皇上真这么做了,那也是皇上的大恩。这种差异怎么能不让人深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