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家史,人人都不得不伸出大拇指称赞一句传奇。朱元璋从社会最底层食不果腹的乞讨僧人,到一路战无不胜,结束元朝统治的统帅,靠的绝对不是好运气。
后世对于朱元璋这个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说他疑心太重,总担心自己的政权被推翻,所以总是不遗余力地打压朝臣;有的人说他爱民如子,因为自己出生贫寒,所以更能明白普通老百姓的需求。不论哪种说法,我们都不能否认朱元璋身为一国之君的谋略和远见卓识。
他的深谋远虑,就体现在了他统治之下的明朝上。历史上的明朝,据说从不靠送女眷和亲去换取和平,从不割地赔款,从不纳贡于他人,是朱元璋的英明和桀骜造就了明朝的辉煌和气节。
这位皇帝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聪慧,据说有一次太子朱标落水,侍卫们都前去救援,匆匆赶来的朱元璋见到儿子无恙后却说了这样一句话:穿戴整齐的侍卫纷纷奖赏升官,脱衣服救人的侍卫则通通压下去斩首。这又是为何呢?
太子朱标为何落水
朱元璋虽然是威严无比,传说中暴虐的皇帝,但他也是一个拥有家庭的普通人。朱元璋对于发妻马皇后和太子朱标还是十分顾及柔情的。
朱标出生于公元1355年,那时朱元璋四处征战,明朝还没有建立,据说朱标刚刚出生不久,朱元璋便攻下了僵持已久的南京,朱元璋认为这是儿子带给他的幸运,也因此对朱标寄予厚望。
朱元璋本人出生贫寒,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令他十分看重读书人。朱标还没有到读书的年纪,朱元璋便急着为他寻找良师,为他启蒙。在一番打听暗访之后,朱元璋找到了宋濂。
提起宋濂这个人,大家有不由得想起了他的著作《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幼时便是家喻户晓的神童,长大以后更是才学兼优,他所在的元朝末期政治黑暗,看到民间疾苦和官吏的不作为,宋濂空有一身才华,却也不愿做官。直至明朝建立,经人引荐,宋濂才来到南京,进入太子府,成为了一朝太傅,负责教太子朱标四书五经和为人处事的道理。
在他的谆谆教诲下,朱标性格温和淳朴,极其富有才华。宋濂在担任太傅时,还参与了史书的编纂,可谓是十分有地位,当时天下的读书人都以宋濂为榜样,学习他对待老师毕恭毕敬的态度,学习他刻苦学习的精神。
朱标对于这位老师也十分看重,自己虽然是太子,却对宋濂以礼相待,丝毫不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无礼粗鲁。两人相伴十余年,最终却因为宋濂的年老体弱,不得不告老还乡而分别。
回到家乡的宋濂没过几年就摊上了大事。他的孙子与当时轰动一时的胡惟庸案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朱元璋一怒之下,也将宋濂纳入了斩首的名单。
朱标听了这个消息,怎么能坐的住呢
自己的父亲要杀自己的老师,自己怎么能坐视不理?为此朱标曾多次找朱元璋求情,希望他可以放老师一条生路。可朱元璋一直秉持的观念是,对于官吏要使用严酷的刑法震慑他们,才能以儆效尤,以绝后患。朱标却性格淳厚善良,认为应该废除有些残酷的刑法。父子两人因此闹得十分不愉快。
终于,两人起了争执,朱元璋一怒之下便对朱标说:等你做了皇帝再赦免他吧!朱标即使听了这话,也不愿放弃营救自己的老师。
离开朱元璋的宫殿后,朱标竟然径直朝护城河走去,趁众人不注意,一下子跳了进去。想以死相逼来救自己的老师。但这也吓坏了他身边的侍卫太监。众人一阵手忙脚乱,有的喊人,有的跳进去救人。终于将朱标救了上来。
朱元璋在听闻此事后也十分惊讶,匆匆赶来,在看到儿子只是受了惊吓,其他并无大碍后,朱元璋终于妥协了,选择赦免宋濂的死罪,转而将他流放。
朱元璋为何要将脱衣服的侍卫斩首呢
在解决了儿子忧虑的事情后,朱元璋终于松了一口气。在环顾四周时,他又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跟在儿子身边的侍卫大都浑身湿漉漉,看样子是刚从水中营救太子上来。可朱元璋仔细一看,又发现了这些侍卫的不同:有些侍卫衣着整齐,从头到脚都在滴水,看起来狼狈不堪。有的侍卫竟然光着身子,光着脚。
经过一番思量,朱元璋下了这样一个命令:衣着整齐的侍卫一律嘉奖,升官奖励钱财;对于那些脱掉衣服的侍卫则通通拖下去,一律斩首。这个命令一出,大家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朱元璋这是干什么呢?
但仔细一想,就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看到太子落水,有的侍卫不加思考便跳进了护城河去营救,所以他们才衣着整齐,而那些脱掉衣服的侍卫,看到太子落水,竟然选择先去脱衣服,再跳入水中,这让朱元璋如何不生气?
万一自己的太子在这些侍卫脱衣服的间隙出了什么问题怎么办?
一向对朱标视若珍宝的朱元璋怎么能忍受儿子有一点闪失。在古代帝王心中,天下众人都要尽心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害,其次才是他们自己的生命安全。
结语
朱元璋虽然身为一代帝王,有着号令天下的权力和地位,可究其根本,他也是一个担心儿子的父亲。
担心儿子的成长并没有错,关心儿子是否受到威胁也没有错,可仅仅因为有些侍卫脱衣服浪费了营救太子的时间就杀了他们未免过于残忍,况且朱标也被安然无恙地救了上来。人人都是父母的掌中宝,都是父母无时无刻不惦念的孩子,朱元璋这样草草将他们斩杀,未免过于残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