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一个矛盾的朝代,一方面有着发达的商品经济,还有着繁荣的文化,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可是,这一派花团锦簇,盛世图景之下,却潜藏着危机。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自身是黄袍加身才当上的皇帝,这使他拥有了多疑的个性。
他杯酒释兵权,收回了兵权,并为了确保将领不能拥兵自重,开创了“兵无常将,将无常帅”的局面,将权分离,这导致了宋朝军事实力的衰弱。武人在战场上输多胜少,而文人误起国来也不遑多让。一门三苏的佳话流传至今,苏辙和父亲、哥哥在文学上有着高深的造诣,但是他的一篇雄文却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苏洵是很多人口中的励志榜样,他年少不喜学习,后来在父亲去世之后才发奋读书,那时他已经31岁了。虽然起步很晚,但是苏洵凭借着好学之心积累起了深厚的学识,并把这些知识对儿子苏轼和苏辙倾囊相授。
苏洵没有能取得功名,不过他悉心培养的两个儿子都很争气。嘉佑二年,苏轼和苏辙两兄弟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兄弟一同及第,引起了轰动。不过噩耗传来,兄弟俩的母亲在乡里去世了,他们就和父亲一起回乡奔丧。
丧期已满,苏辙在嘉佑六年参加了殿试,苏辙言语十分大胆,对于朝廷之事直言利弊,议论激切。交上试卷之后,苏辙自己都觉得用力过猛,很可能会被黜落。针对他文章的评级,考官们之间也没能统一意见,幸好当时在位的仁宗是个有着容人之量的皇帝,没有因他的直言而生气,苏辙也是因此被保留资格。
从苏辙殿试上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他勇于坚持自己观点,直言不讳的个性,在日后的官场生涯中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的这一性格。王安石推行新法期间,就《青苗书》争取苏辙的意见,让他尽管说出其中不便之处。
苏辙也就不客气了,直接说把政府的钱贷给百姓,用意是好的,可是百姓极有可能逾期也还不上,反而要受到官府责骂,而自己支持采用常平仓法来管理民生。
作为“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个典故的原型,王安石也没有生气,而是认为苏辙的话也有道理,自己需要再思考思考。王安石这话也不是场面话,他是真的有在好好反思自己的政策,这之后的一个月里他都没有再贸然谈起青苗法了。
此后,苏辙四处辗转,却难以再受到重用,因为当时支持新法的新党势头正盛。他的哥哥苏轼也和他境遇相同,两兄弟在熙宁十年时,于澶濮重逢,一同在徐州聚了一百来天。兄弟俩叙旧情伤际遇,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元丰二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再次受到贬谪,苏辙上书为兄长求情,也被牵连受贬,五年不得升调。
宋神宗去世之后,即位的宋哲宗年仅10岁,不足以亲政,于是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这位高太后是属意旧法的,于是旧党的春天就来了。高太后起用了旧党的司马光和吕伯著为相,苏辙也被召回做了秘书省校书郎。
这也被成为元祐更化,新旧党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高太后在元祐八年去世,宋哲宗也到了年龄,就开始亲征。宋哲宗十分崇拜自己的父亲,在政治观点上也向父亲宋神宗贴近,支持新法,于是新党重新得势。
亲政之后,宋哲宗改年号为绍圣,在绍圣元年,苏辙上书,表达了自己对哲总恢复新法的反对。根据记载他在奏折里把哲宗亲政之前,高太后对旧党的支持都说成了是哲宗的主张,还肯定了元祐更化的正确性。哲宗因为曾被高太后架空,一直不喜自己这个祖母,苏辙的这段话已经是触了霉头了。
苏辙的这篇雄文,宋哲宗是越看越生气,难以忍受苏辙的颠倒黑白。幸好虽然宋哲宗没有宋仁宗的好脾气,但是宋朝看重文臣,禁止杀文臣,所以苏辙没有性命之忧,只是被贬谪了。苏辙先是被贬到了汝州,在那里还干了一些实事,宋哲宗还是不解气,几个月后又把他贬到了袁州。苏辙还没来得及上任,又是一纸贬令,让他去筠州。
苏辙的这篇雄文的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法的实行,不利于大宋的复兴,可以看出文人误国比武人更甚,但是说他凭借这篇文章就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也有些言过其实。因为王安石的变法的确有着复兴大宋的可能,但是其失败也是必然的。
变法失败的因素有很多,不只是旧党的阻拦,还有着很多深层次的原因。王安石变法本质和洋务运动一样,都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而采取的非常手段,但是他们并不打算推翻造成政治危机的封建制度本身,只能治标不治本。王安石变法中的很多政策,就是现在看也比较超前,这在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政治制度之下,是难以实现的。而且,新法中的有些政策虽然好,但是在执行中却没能得到落实,甚至用意被曲解,于是适得其反,扰乱了人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