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后金开国之君努尔哈赤在进攻辽西走廊上的重镇宁远时,被宁远守将袁崇焕打败,在战斗中,努尔哈赤被明军的红衣大炮击中,不久后去世,是为宁远大捷。努尔哈赤的突然死亡使得初生的后金政权上层统治集团围绕着最高统治权展开激烈的争斗,一时之间无暇顾及对外征伐。明军趁后金无暇南顾之际,收复了辽西走廊上最重要的重镇锦州以及锦州周边的大凌河、松山、塔山等军事据点,明军在大凌河一线构筑防御工事。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经过长时间的角逐,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成为最后的赢家,成为后金新的领导人,同年,大明天启皇帝朱由校在游玩大明湖时落水得病而亡,17岁的朱由检即位,是为崇祯皇帝。一年中,大明与后金同时换了主人,皇太极与朱由校都想着在对方身上占上一把便宜,双方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当年5月,皇太极打着为努尔哈赤报仇的口号率先发起进攻,此战皇太极的主要目标就是辽西走廊上的锦州和宁远,试图拔掉明军在辽东最后的2颗钉子,彻底打通入关的通道。面对皇太极的进攻,崇祯以当时在宁远大捷中的战斗英雄孙承宗为辽东督师,节制山海关外所有的明军。
皇太极的突然攻击,很快就撕裂了明军的大凌河防线,锦州附近的据点纷纷陷落,明军只得退守锦州,防守锦州的是明军悍将祖大寿,面对后金军的强大攻势,祖大寿凭借坚固的城池,与之周旋,同时利用明军的火器优势,以红衣大炮红轰击后金军,大量杀伤后金军的有生力量,皇太极多轮攻击,始终无法奏效,最终使出了招降计策,结果却被祖大寿将计就计,赢得了喘息之际,等皇太极反应过来后再攻城,祖大寿准备的更加充分,锦州更难打了。皇太极在锦州城下没有占到便宜,便转变攻击方向,留下少数骑兵监视锦州城祖大寿的动向,自己亲率主力进攻宁远。
宁远的守将是满桂,此人原本是蒙古人,后来投靠明军,从基层小兵干起,一路靠着人头干到了明军的高级将领之列。除了满桂外,袁崇焕也在宁远城内,宁远的守备比锦州更加完善,城中光红衣大炮就有30门是锦州的3倍,等待皇太极的到来。皇太极按照规定程序向宁远城发起进攻,结果在明军由火炮、弓箭、檑木滚石构成的远中近火力网下损失惨重,还没摸到宁远城的城门,就死了几千八旗兵,再这样打下去,皇太极非得把老本赔光不可,众将都建议皇太极撤军,以后再战。皇太极其实也想撤,但奈何这是他第一次统兵出征,意义非同凡响,本来就指望打场胜仗来立威,要是这样灰溜溜地走怎么也说不过去,于是,皇太极准备第二天再努力一把,好歹挣些面子回去,结果当天晚上就出事了。
原来,自萨尔浒之战后,明军普遍恐惧与后金八旗军野战,即便是之前的宁远大捷也是依靠守城勉强打赢的,最后八旗军撤退,明军也不敢追赶。这就造成了八旗军极端轻视明军,在野外扎营连基本的防御工事也不修,这就太欺负人了。当天晚上,袁崇焕就打算出其不意揍皇太极一顿,恰好宁远城内有满桂的3000骑兵,他们多是蒙古归化骑兵,战斗力强悍,丝毫不逊色于八旗军。满桂带着3000骑兵从宁远出发,趁着夜色突袭了皇太极的大营,因为事发突然,再加上防卫空虚,导致皇太极大败,被杀死数千人,皇太极好不容易收拢部队,最后只得撤出战场,撤回盛京(沈阳)。本来袁崇焕还想扩大战果,趁胜追击,但苦于实力不足,明军以步兵为主,机动性不足,无法追击皇太极的主力部队,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皇太极安然撤退。
因为战场主要在宁远和锦州,因此称之为宁锦大捷,此战虽然没有全歼皇太极主力,但也重创了八旗军,更重要的是,宁锦大捷是明军自萨尔浒以来最大的胜利,也是明军在野战中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它打破了后金八旗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一扫萨尔浒以来明军屡战屡败的被动局势,极大的振奋了明军的士气。
战后,明朝当局充斥着乐观主义的心态,于是收复辽东的战略计划跃然而出,崇祯和袁崇焕甚至制定了5年收复辽东的战略方针。为了收复辽东,明朝在辽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筑了从山海关到宁远到锦州再到大凌河的一系列军事堡垒,并准备以大凌河为前进基地继续向前推进,同时花费重金打造辽东边军,其中还有数万骑兵(关宁铁骑)。明朝的一系列动作耗费了大量的财政预算,最终拖垮了明朝的财政,而为了维持辽东庞大的军队和军事据点建筑的费用,崇祯不得不加大对百姓的盘剥,最终酿成了中原民变(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起义军揭竿而起),最终摧毁了大明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