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让制,在中国历史上总体上评价贬大于褒。先不说远古时期的禅让,王莽篡汉就是打着禅让的旗号进行,算是开不流血的方式完成政权交接的先河。到了东汉末年,以曹丕篡汉为标志,禅让制度已经成为篡权夺位的遮羞布。禅让作为一种政权交接手段,成为美化夺权者,保证政权合法性的常规操作。
南北朝之前的禅让,还是能够厚待前朝退位君主。公元220年,曹丕接受禅让后封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保留汉朝服饰、礼仪长达14年。刘协54岁时寿终正寝,竟然比曹丕还长寿。当时的魏国皇帝曹睿亲临祭祀,也算有始有终。值得一提的是,汉朝自黄巾之乱开始就已名存实亡,曹操转战南北终于迎汉天子于许昌,一己之力为汉朝续命24年之久。面对众人劝进,孟德公考虑到自己毕生都为汉朝臣子,青年时代起兵时即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以周文王自比。终其一生,以汉征西将军曹侯自居,不行禅让之事。
曹丕、曹睿父子对待前朝帝王的善举在45年后得到了回报。司马氏三代人前赴后继,浴血沙场,终于以一场禅让仪式完成了政权交接。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其祖父司马懿以大都督之职为曹家效命已经过去整整38年。他封魏元帝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安置邺城。特别允许他使用天子旗帜,依然奉行魏国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仍按照魏国时期执行。还享受上书不称臣,受诏不叩拜的待遇。但就结局一点可以说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曹奂退位后,又活了37年,直到58岁时去世,晋国君臣按帝王之礼厚葬。彼时,晋武帝司马炎已经去世12年。
江山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曹家也好,司马家也好,政权交替都是和平交接,对待前朝君主也算仁至义尽。这样较为文明的处理方式自南北朝起发生了变化。几乎一夜之间,王朝更迭之间的禅让陡然变得血腥。退位君主的性命不能保全,皇族受到杀戮,使用手段也愈加残忍。而这一恶劣开端的始作俑者就是南朝宋武帝刘裕。
公元420年,晋国大将刘裕接受禅让。定都建康,国号宋,史称刘宋。刘裕起自微末,加入东晋著名北府军团,以军功一步步身居高位。特别是在桓玄之乱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有大功于东晋。可是在接受禅让仅仅3个月后,刘裕命人将东晋最后一位皇帝司马德文用棉被闷死,如此手段令人不齿。司马德文是个非常聪明、理性的帝王,面对刘裕的咄咄逼人一直逆来顺受。在被逼禅让时欣然接受,亲自执笔抄写诏书,并对左右说:“桓玄之时,晋氏已无天下,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即使温顺如此,也没有逃脱刘裕毒手,刘裕的行为给后世带来了恶劣影响。正如胡三省所言:“自是之后,禅让之君,罕得全矣。这个悲惨的历史结论,就从刘裕的子孙开始循环。
刘裕虽然雄才大略,但是他的后代却是一代不如一代,连续几个皇帝行为举止都令人啼笑皆非。距离刘裕建立国家还不到60年,公元479年5月,大将萧道成接受宋顺帝禅让建立齐国。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萧道成部将王敬则率军进宫时,预感到大势不好的刘准对王敬则说:准备杀死我吗?王敬则说:让您到另外的宫殿中居住罢了。您家先前取代司马氏一家也是这样做的。刘准明白已无存活的可能,便流泪说:“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公元479年5月,13岁的顺帝死于非命。不知道刘裕地下有知,看到子孙如此会作何感想。天理昭彰,报应循环,此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