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西晋名士:裴楷、乐广、王衍、阮瞻、庾敳、谢鲲、王承、卫玠。
出自东晋袁宏《中朝名士传》(已佚),而袁宏又是从谢安处听来的,大致综合了西晋当时的评议标准和东晋士人对这个标准的传承。我把他们归类为逍遥派,其言行已如上述。
我又另外选取了西晋放浪派名士:王澄、胡毋辅之、毕卓、王尼、光逸、阮孚。
这些人虽然不入谢安、袁宏的法眼,但实际上可算是西晋名士的先锋派,对西晋风气有巨大影响,所以也做了介绍。
但纵观西晋一朝,还有两类落选的风流人物,下面把这两个落选名单的人物再稍作推介,使我们更容易看出西晋的名士风度的取舍视角。
1、先说第一个落选名单:
依照中国历史传统的长标准来看,至少有四个人选,是整个西晋的肱股之臣:羊祜、杜预、裴頠、张华。
今人有言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西晋武帝年间的和平美好岁月里,负重前行的人,非此四人莫属。
(1)羊祜(221-278年)
羊祜出身西晋世家大族泰山羊氏,姐姐嫁给了司马师,自己又娶了名将夏侯霸的女儿。
羊祜虽然少有令名,却少年持重,能知进退,曹爽招他没去,躲过了高平陵之祸;后来司马昭又招他,迟疑了一番才出山,司马昭很器重他,让他掌控机要。
司马炎称帝,以羊祜在前朝的辅佐之功,又委以重任。但是羊祜谦退,不愿意以国家重臣的身份列于朝廷。
后来直接去做荆州军政最高长官,长期主持南方前线与东吴对峙的军政事务。反映了羊祜干实事,不求功名的特质。
羊祜手握重兵,实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在淮河一线屯田,安抚百姓,对外打攻心战,对东吴军民秋毫无犯,专意争取南方军心民心。迫使陆抗也跟着对打攻心战,乃至于二人棋逢对手,惺惺相惜。
东吴百姓不称羊祜的名字,只称羊公,其爱戴如此。晋朝方面的百姓就更不用说了,羊祜死的时候,荆州百姓为之废乐,为了避讳羊祜的“祜(hu)”字发音,不称“户”而称“门”。
在羊祜的耐心坚持下,终于等来了东吴的冰消瓦解,羊祜乘机给晋武帝上书,一定要乘着孙皓这个昏君在位的时机伐吴,统一中国。
可惜在西晋伐吴前二年,羊祜因病去世。伐吴成功后,晋武帝没有忘记他,给他记了头功。
羊祜好老子,著有《老子注》,也真正地践行了老子思想。一生谦退,重事功而轻名利,虽为司马昭、司马炎两代器重,位至三公,却从不以王公贵戚自持,不愿在其班列,死的时候,嘱咐家人不要把皇帝赐给他的“侯”印放进棺材。
又不积累财产,有钱全都分赐部下,死时家无余财;不经营人脉,常怀功成身退之心。喜欢山水,在其长期驻扎的襄阳城外有岘山,羊祜常去游玩,又喜欢垂钓,流连忘返。
羊祜早年,有人给他看相,说他祖坟上有帝王之气,如果毁坏幕墙,不仅做不了帝王,且死后无子。羊祜就把祖坟墓墙刻意毁掉。是以羊祜终身无后。
王衍是羊祜的从外甥,羊祜看不上他的强词夺理,认为他的才华可以让他暴得大名,但是也一定会祸害西晋。
又,王衍的堂兄王戎,曾经在羊祜手下出任荆州地方军职,因违反军纪,差点被羊祜杀掉。
二王因此衔恨羊祜,在洛阳城士人圈子里没少给他说坏话,坊间传言:“二王当国,羊公无德。”
但是到了后世的东晋,羊祜仍然不被纳入名士之列,很有点奇怪了。
(2)杜预(222-285)
羊祜临死的时候,推荐了杜预做自己的继任者。
杜预的年龄其实和羊祜差不多大,才华与羊祜相当。
杜预少年时代就有志于建功立业。他曾说:德、功、言三不朽(“上善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此为三不朽),德是天生的,无法人为,但是建功立业可以人为追求。
但杜预的仕途颇为不顺。他父亲和司马懿在前朝别苗头,结果被司马懿压着,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杜预也跟着倒霉,直到司马昭才被重新启用。
杜预得到重用以后,为西晋制定法律,就强调简易实用,办得很好;又主持官员业绩考课,也主张简易实用,办得也很好。
后来又做将军参加西南、西北军事行动,其安边之策颇受朝廷官员普遍认可。
再后来,杜预回到中央,在司马炎身边干了七年,造桥、屯田、理财,所有的事情都办得极好。而且杜预做事情从不仅仅是随机应变,而必然考虑到长治久安,都带有长期制度性的安排。只要他做的事情,极少有不成的。真是治世之能臣。
再后来,杜预与羊祜、张华作为少数伐吴派,受到司马炎的重用,一直跟着羊祜经营南方前线。
羊祜死后,推荐杜预继承了他在荆州的军政大权。2年后,作为伐吴总指挥,率领五路大军,顺利地平定了东吴。
平定之后,又做了各种长治久安的安排,对安定江东,立有大功。随后死在任上。
杜预虽然出任伐吴总指挥,但是始终保持文人本色,不穿戎装、不沾兵器,临战则指挥若定。
为人谦逊低调,不贪财,却拿钱贿赂朝廷重臣,人问为啥:他说我不求这些人给我说好话,只求这些人别给我添乱。
杜预唯一的癖好是,一生热爱注释《春秋左传》。
杜预一生是个做事业的人,生前不贪图名利荣华,墓葬俭朴自然,但关心身后名,他把他功劳刻上石碑,山顶上放一块,山谷里也放一块。说害怕有沧桑之变,山顶变成山谷了咋办?!令人不禁莞尔。
在八王之乱的混乱年代,西晋仍有铁肩担道义的铮铮铁骨。此即贾南风当政期的铁三角:裴頠、张华、贾模。
贾模是淫后贾南风的堂兄,沉潜有大智,贾南风当政,倚重这位堂兄。贾模虽然个人品德不算很高尚,但是顾大局识大体,一力重用张华、裴頠二位大臣,对内则各种讽劝贾南风,算是对贾南风当政的8年政局的平稳,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于裴頠,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下面只说张华。
(3)张华(232-300)
张华也是仕宦家庭出身,但少年早孤,家贫放羊,是个苦出身。张华志向高远,学富五车。后来被阮籍看中,才得出名;又被人举荐给司马昭。
晋武帝即位,把张华召进宫里问对,张华把一身才学,倾囊道出。看着张华对天下事了若指掌的样子,司马昭和在场大臣们全都被惊呆了,于是被委以重任,多所建树,成为治世能臣。
张华一直身居中央要职,为人正直,不拉帮结党,得罪了冯忱、荀勖等奸佞重臣,屡次受到离间。
张华出于社稷之重的考虑,主张晋武帝死后应该把皇位传给弟弟司马攸,而不是自己的傻儿子晋惠帝,所以不合晋武帝的心意,被外放了。
直到贾南风当政,看上了张华,觉得他不仅是国之重器,而且不爱抗上,下不援党,所以被和裴頠一起重用。
张华在贾南风手下干了8年,维持大局,还写了《女史箴》,对贾南风多所讽劝,贾南风虽然残暴且心胸狭窄,但是却知道礼敬张华,也不怪罪他。
直到贾后要废太子的时候,张华遇到了如何站立场的焦点问题。
贾南风要废太子,张华不答应;太子党主张发动宫廷政变废后,裴頠也赞成其事,张华却也不同意。
面对如此风口浪尖,曾经有人劝说张华,知难而退吧,他说:君子只要修德,静以待变就好。坚决不退。
结果等啊等,等来了贾南风坚决废太子,引发朝野公愤,又等来了赵王伦假借公愤,发动宫廷政变,废掉了贾后。
赵王伦得志,要张华与他们合作,张华坚决拒绝。于是赵王伦决定杀掉张华。
赵王伦杀张华的罪名是,身为国家重臣,既不能阻止贾南风废太子,又不能死节。
张华为自己辩护说:我劝阻了。人家又问:但是太子还是被废掉了,你劝不住,为啥不辞职?张华无话可说。
虽然赵王伦和孙秀杀张华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在这点上,也成为后世非议张华的污点,认为张华没有充分理解圣人“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这句话。
这话是孔子说的,其中的“止”,以孔子的一生做诠释,看到君主做不正义的事情,劝不住,应该不仅是止口不说,还包括退隐,以保持自己的道德清名。
所以,古人关于为人处世的立场问题,其实应该包含:进、止、退,三个点。
但是张华只有进、止,却不知“退”。这大概是个性的原因吧,史书上记载,张华从小就急公好义,不会耍滑头,不会给自己留后路,更不懂得“退”的妙处。
【按:这个“退”,在中国社会关系中的含义十分微妙,绝不仅限于明哲保身。面对社会正义,道家不主张死打硬拼,不主张“与天斗地斗人斗,其乐无穷”云云,不是因为贪生怕死,而是觉得那样违反自然。
在道家看来,退的妙处似乎在于:你的进、止,也许恰恰是恶人为恶的条件;退,等于撤掉跷跷板的一端,让这个条件不再成立,反而收到自然功效。】
作者:专栏《探寻魏晋风度的心迹》主讲人——徐华
更多精彩讲解,进入专栏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