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东方ic
“单从风控能力看,截至目前,我们在用的风控策略已超过5000条,可实现1周内完成项目评审及系统数据对接,单笔业务秒级审批,自动化率达95%以上,相关业务资产不良率处于行业最低水平。”
2022年9月,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金融科技群总裁李波曾在北京的公开场合表示,这家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依靠京东平台汇集的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供应链金融风控上取得了技术突破。
与此同时,大同京东宜票金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同京东宜票”)在北京、重庆、河南多地的法院正忙于发起诉讼。
36氪不完全统计,2022年大同京东宜票以原告身份涉及241起诉讼,相当于平均1.5天就新增一起官司,主要案由是票据追索权或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天眼查的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京东科技控股股份公司(即京东数科的主体公司)间接全资控股。
阳光城、融创中国、金科……屡次被京东起诉的被告方,几乎都是陷入债务危机的全国性房地产开发商。
京东因何卷入了房地产债务漩涡?商票违约风险是否会通过金融创新工具而扩散?依赖电商及物流平台大数据的供应链金融,如何跨界对其他领域的金融资产进行风控和定价?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在本篇报道中呈现。
01 诉讼起于票据融资
为了解决中小微企业面临贴现难、贴现贵等难题,如票据金额较小、背书次数多、申请资料不完善等,2018年京东数科上线了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票据贴现专属平台——京票秒贴,该项业务背后的主体公司是大同京东宜票。
大同京东宜票成立于2018年6月,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京东科技控股股份公司间接全资控股。据京票秒贴官网信息显示,上线以来,平台已与平安银行、微众银行、建设银行共16家银行达成合作,业务覆盖超100家承兑行,为近15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票据贴现服务。在商票秒融这项业务中,承兑名单已超800家公司。
起初,大同京东宜票主要服务于京东供应链企业的票据融资需求,平台的票据违约情况较少被公开。但从2022年起,大同京东宜票开始密集地起诉房地产开发商。36氪不完全统计,2022年大同京东宜票以原告身份发起了241场诉讼,相当于平均1.5天就新增一起官司,主要案是票据追索权纠纷或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纠纷对象信息统计前十中,有七家是房地产开发企业。
其余为带有“商贸”“供应链管理”等关键词的被告公司,据一位票据行业从事者分析,大概率是行业内的中介平台,都有经手、买卖商票的记录。
天眼查统计,被大同京东宜票告上法庭次数最多的是阳光城集团及其控股公司,相关案件合计达161起,其次是从事建筑施工总包的名筑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融创房地产集团、成都融创文旅城投资有限公司以及融创间接全资持股的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被告案件合计超100起。除此之外,金科地产集团、中建二局与大同京东宜票的司法纠纷均超40起。
在大同京东宜票发起的二百余起诉讼中,有裁判文书记录的案件为三十余起,其中21起案件为大同京东宜票方主动撤诉,此类案件除当事人信息外,无更多案件细节披露,个别案件披露的涉案金额从10万元至50万元不等。票据融资从业人士及处理纠纷的律师对36氪表示,撤诉情况大概率是原告与被告几方达成庭外和解,承兑人基本还有还款能力。
一位经手过大同京东宜票票据追索权纠纷案件的法庭人士表示,这类诉讼追讨票款的操作方式,即案件立案后,在诉讼阶段先保全被告财产,同步与被告沟通还款的调解事项,如达成调解,是比较理想的情况;达不成调解,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进而回款。碍于与诉讼双方的直接利害关系,他不愿具名。
一份裁判文书披露,在大同京东宜票一宗已经撤诉的票据追索权纠纷案件中,地方法院于2022年8月3日作出查封、冻结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融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银行存款50万元或同等价值财产,京东方面随后于8月17日向法院提交撤诉申请书及解封申请书,申请撤回对四家公司的财产保全措施。
另据一位资深从事房地产商票追索诉讼的律师表示,大同京东宜票的众多被告中,阳光城基本没有还款能力,要看后续重组情况;融创系公司个别还有兑付能力,但票据纠纷案的归属管辖如果位于天津,基本无法提起诉讼,根据经验,天津市对融创系案件目前处于不受理阶段。
02 商票违约潮何来
在一定程度上,票据可以代替现金流通。特别是在房地产行业,很多开发商选择用票据支付工程款和材料款等。
2021年初以来,伴随各地子公司商票兑付逾期出现,中国恒大的系统性资金危机逐步暴露。同年6月,合作十余年的上游供应商三棵树涂料公司成为第一个站出来的“债主”,以上市公司公告方式披露中国恒大逾期票据金额5137.06万,揭开了这场1.8万亿元债务危机的序幕。
同时,商票违约潮也席卷整个房地产行业。上海票据交易所数据显示,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出现3次以上付款逾期,且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有逾期余额或2021年12月当月出现付款逾期的承兑人数量为484家,这一数据较2020年11月增加了100家,增幅达26.04%。其中,公司名称中带有房地产、置业字样的企业达到92家。
向前回溯,在2020年下半年“三道红线”及“银行涉房贷款集中度管理”的约束下,房企有息负债滚续融资受阻,使用商票替代现金付款的比例大幅提高,通过增加应付票据及账款的规模,将部分债务做无息化处理。这成为商票违约潮的直接诱因。
从根源上看,过去几年随着新建商品房销售规模增长及楼盘精装修渗透率提升,房地产上下游公司与大型开发商的业绩捆绑加深,开发商对供应商具有强势议价能力,造成了商票付款的泛滥。
36氪在《精装房扩张后遗症》报道中提到过: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6—2019年国内精装规模持续上升,渗透率大幅提高。同期,防水剂、涂料、五金、瓷砖、卫浴及定制家具等上下游行业的公司,接到大批来自开发商的订单,精装修工程端业务规模同步上升。这带动了它们的业绩增长,但也增加了坏账风险,扩大了本轮房地产债务危机的影响范围。
2022年,疫情冲击叠加房地产市场低迷,开发商现金流持续紧张,商票违约潮继续蔓延。
上海票交所公布的《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持续逾期名单》显示,存在商票逾期现象的房地产项目公司数量已达到3322个,同比翻了约6倍,占全部商票逾期企业的比重为68%。仅恒大一家房企的应付票据款,就已超2000亿元。
36氪梳理发现,京东方面发起的第一起票据追索权纠纷案,开庭时间是2022年7月,彼时正是商票逾期的房地产项目公司数量大幅攀升的时间。来自上海票交所数据显示,2022年6月,商票逾期项目公司单月增加数量是196家,这个数字在2022年7月、8月分别滚动攀升至401家、910家。
为管控商票违约风险,2022年11月11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将商业汇票最长期限由1年调整至6个月,加强限制措施:同时规定,商业汇票承兑人最近二年发生票据持续逾期或者未按规定披露信息的,金融机构不得为其办理票据承兑、贴现、保证、质押等业务。
在调查过程中,京票秒贴的一位业务人员告诉36氪,“公司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不做房地产行业的票据融资服务”,这与大同京东宜票开始密集票据追索权诉讼的时间比较吻合。上述人员同时表示,目前房地产商票业务还未接到重启通知,是否会重启、重启时间均不确定。
蚂蚁金服旗下的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也有银票、商票贴现业务,即“网商贴”。与京票秒贴的线上操作方式类似,在支付宝APP内搜索“网商贴”,持票人上传票面信息后,大数据即可试算出该笔商票的多家银行报价。
值得注意的是,蚂蚁网商贴仍可测算一些房地产公司的贴现率,以曾经发生拒付纪录的中建系公司为例,在网商贴的贴现报价查询界面,中建一局集团仍在网商贴的承兑人名单内,通过简单测算,如果承兑人是中建一局、票面金额是100万元,扣息率可低至2.35%,即实收金额在97.65万元左右。而京东的京票秒贴目前已经无法提供地产行业相关的承兑人报价。
京东上线京票秒贴的时间是2018年,蚂蚁金服紧随其后在2019年上线了网商贴。36氪未发现蚂蚁金服存在与京票秒贴类似的票据追索权诉讼记录。
一位民事诉讼律师表示,一般情况下,法院只受理持票人的起诉,而京东是否通过自营票据业务收购了房地产商票,而非只提供金融大数据的撮合服务,有待进一步确认。
03 风险是否扩散
互联网金融平台往往依赖于资产证券化市场实现资金循环。以京东白条为例,其主要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ABS/ABN进行融资,根据京东数科上市文件,白条资金来源中ABS、助贷及未ABS的占比约为8:1:1。
根据上交所和深交所披露的数据进行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2月27日,京东科技、美团、字节跳动、腾讯财付通小贷等9家互联网巨头年内共发行42单ABS,总发行金额约为1958.7亿元。其中,京东以19单、933.9亿元的发行量拔得头筹,几乎占据上述公司总发行量的一半。
36氪调查发现,京东票据融资业务不仅仅通过ABS实现资金循环,商票贴现资金还来自信托产品。
京东数科的票据融资业务主要分为两部分,银票秒贴和商票秒融。银票秒贴风险较低,是其最初上线的业务。京票秒贴业务人员对36氪表示,在这项业务中,银票秒贴直接与银行交易,京东只做撮合平台。这也意味着,银票秒贴的承兑方为银行,风控也由银行来完成,发生风险的概率较低。
有国有大行商票业务从业者对36氪表示,目前其所在银行与企业间的银票交易全部通过票交所。据悉,票交所的信息公开制度已经相对完善,只需在交易所信息披露系统中输入承兑人名称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即可查询到企业累计承兑发生额、累计逾期发生额、逾期余额等信息。上述从业者还透露,虽然银票交易都通过票交所,但商票则仍有不少在系统外运转。
其同时表示,国有大行在商票方面的业务占比均较小,大部分业务仍聚焦在银票上。以其所在大行为例,总部层面不操作商票业务,只有分行操作,且只做一级市场,不参与二级市场交易。比起银票,商票贴现融资的风控及管理相对复杂,其直言:“实际上类似信用债。”
36氪获取的一份京东商票秒融2021年2月的产品报告中提及,其商票秒融授信名单分为两部分:批量授信——AAA及AA+央国企及子公司、AAA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引入AA+以上增信担保机构,独立授信——包括项目尽调和核心企业、供应商授信。上述京票秒贴业务人员表示,目前商票秒融实际操作过程中都需“独立授信,单独确认”。
36氪获得的一份商票秒贴操作手册显示,持票人在提交票据融资需求流程中,接受票据“背书”的账户属于发起多起诉讼的大同京东宜票,背书方式则是质押。
票据融资从业人士对36氪表示,背书在票据业务中可以理解为“准过户”,即票据所有权即将转让。这意味着,与银票秒贴业务不同,在商票秒融业务中,大同京东宜票不只是撮合交易双方的信息服务商。
36氪从京东票据融资业务方面获悉,京东提供商票秒融服务的资金来自信托产品。上交所公开信息也显示,拟发行金额20亿元的京东科技商票普惠金融2号1-10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目前处在“已反馈”状态,受理日期为2022年12月5日,该项目的原始权益人为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这也意味着,除了通过外部的信托资金,京东也将部分商票打包发行ABS,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
上述票据业务从业人员对36氪表示,这类资产支持计划的底层资产大概率是票据收益权,而近几年这类以票据收益权为底层资产的ABS产品“非常少”。
在2019年6月和2020年5月,以大同京东宜票为原始权益人代理人的两笔票据收益权ABS就已经成功发行,金额分别为100亿元和50亿元,其中前者底层资产明确为风险较低的银票,后者则并未明示。
目前,京东所涉几笔票据收益权ABS交易的风控措施未公开。36氪查阅了类似票据收益权ABS的交易结构图。风控措施中,发行人需要将与票据金额相等的全额保证金存入管理人账户作为质押,全额保证金质押与直接兑付无异。京东所涉几笔交易中,是否也设置了保证金条款,目前未可知。
在京东票据融资业务的运行过程中,房地产商票违约是否会传导至前端输送资金的信托以及后端回笼资金的票据ABS产品,值得相关的投资者警惕。
04 供应链金融向何处去
2020年秋季,以蚂蚁金服及京东数科的IPO暂停为标志,互联网平台金融业务的全面整改启动,涉及支付、征信、金控、公司治理、持牌合规、反垄断及不正当竞争、消费者保护等多方面,主要目标之一是让金融的归金融,科技的归科技。
直至2022年底,监管层公开发声表示:14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基本完成,少数遗留问题正在抓紧解决,后续将实施常态化监管。
在IPO暂停后,京东数科已经与京东云及AI业务合并为京东科技集团,供应链金融成为业务聚焦点之一,与侧重2C消费金融市场的蚂蚁金服形成差异化竞争。
金融业务的核心是风险定价。依靠在电商及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的中枢地位,京东塑造了依靠大数据驱动风控的核心竞争能力,孵化了2B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票据融资只是其中一环。
京东早在2013年推出第一款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保理融资产品京保贝,服务自营的供应商。此后陆续推出了采购融资、动产融资、仓单融资、信用融资、融资租赁、企业支付、票据平台等多种供应链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可以说,供应链金融是京东自营电商及自建物流基因所决定的Fin-tech突围路径。
同样是做2C消费金融业务,京东白条与蚂蚁花呗的落脚点也完全不同。中泰证券研究所戴志锋团队分析认为,蚂蚁更多地从C端用户的角度去定义信用消费产品,为C端用户提供一个信用购物的额度,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而京东数科将其视为商户服务的一种产品,是商户的赊销行为,底层资产是商户的应收账款,目的是帮助京东商城提升销量、增强用户黏性并降低经营风险。
“京东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优势在于自营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网络体系,能获取真实的交易数据,实现四流合一的风控。”戴志锋指出。
根据两家公司的IPO招股书数据,支付宝移动支付市占率超过50%,京东支付仅为1%;支付宝拥有7.66亿月度活跃用户,京东金融仅为0.24亿。此前刘强东也坦言,他曾预判电子支付是巨大的风口,但为了保证自营电商及自建物流的投入和发展,京东没有敢于大力押注支付,错失了机会。
不过,供应链金融市场的潜力足以塑造另一种类型的金融科技巨头。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按融资余额计量,预计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15万亿元迅速增长至2024年的40.3万亿元。此外,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的付款期较长,中国平均约为92天,而美国平均为51天,普遍面临流动资金问题,为供应链金融的科技创新提供了直接痛点及应用场景。
2022年9月,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金融科技群总裁李波曾在北京的公开场合表示,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所沉淀的是基于云计算、机器学习、隐私计算、产业知识图谱等技术所建立起来的,包含产品设计、系统建设、智能信用评估、多头贷款识别、智能反欺诈、贷中风险监控、贷后风险管理等全链路的产品设计能力、全流程风控能力和智能运营能力。
“单从风控能力看,截至目前,我们在用的风控策略已超过5000条,可实现1周内完成项目评审及系统数据对接,单笔业务秒级审批,自动化率达95%以上,相关业务资产不良率处于行业最低水平。”李波当时说。
但目前来看,解决地产商票融资的增量风控及存量违约票据追索,京东还无法依赖于数字化和智能化。
信用债市场资深分析师表示,在房地产市场流动性及债务风险暴露的早期,销售规模TOP10房企供应链融资依赖度远高于TOP11-30,商票违约风险甚至一度与权威的公司信用评级倒挂。不是规模越大、评级越高的公司,就具备越高的商票承兑能力。
“对于未深入参与房地产市场的京东而言,这些公司的资金流、信息流、支付流是相对的盲区。而且商票属于无抵押负债,逾期也无需支付利息,几乎是开发商自己印给供应商的钱,所以面对大规模违约风险时,企业兑付商票的意愿更低。”
早在2021年6月,针对房企商票违约现象,央行等监管部门将“三条红线”试点房企商票数据纳入监管范围,要求相关房企将商票数据随“三条红线”监测数据每月上报。直到2022年年中,京东方面才暂停了来自房地产行业的票据融资服务。
京东科技于2023年1月12日宣布,与大公国际达成战略合作,将推出行业首个票据信用评级,在覆盖主流票据承兑人的前提下,在业内建立标准化、数据驱动的评级体系。
票据市场资深从业人员对36氪表示,此类行为一定程度代表着票据融资服务机构试图为票据资产做风险分级,虽然建立票据市场评级体系很早就被提出过,由于其复杂性一直难产,尤其是商业承兑汇票的评级。
“就目前的票据市场而言,并没有相应的金融产品需要匹配票据评级,主要采取的是传统银行贷款授信的风控方式。”
36氪了解到,除了公司法务,京东也启用了数名外部代理律师,在北京、重庆、河南等多地向违约开发商及建筑商发起诉讼。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年初至1月底,大同京东宜票又有23个新增案件处在审理程序中。
作者|宋虹姗
作者|詹方歌
扫码加群请备注公司、职位、姓名
未来可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