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中国的历代史书,总有着层层迷雾,真实的历史若隐若现。怎样拨开云雾见青天呢?史学家需要更多的资料去相互印证。
大唐,是中国风光无限的一个朝代,但就是这样一个朝代,在正史中的记载中也是不甚明了。但唐朝是诗歌最为繁荣的时代,《全唐诗》留下了四万多首,它们也反映着唐朝当时的现实生活。
史学家陈寅恪提出了“以诗证史”的观念,给史学界研究以新的渠道。诗歌虽然是文学题材,但诗人的笔下一定或多或少隐藏着历史的真实状态,而且很多时候甚至比用春秋笔法写就的正史更直接、更清晰。
唐朝无疑是“以诗证史”最好的朝代。唐诗学会会员、作家常华就通过对于唐诗的阅读,去厘清唐朝正史中那些隐晦之处,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而这套《去唐朝》,就是常华“以诗证史”历史研究的相关著作,百万字的著作被作者分为了《帝王与帝国事》《诗人与人间世》《众生和烟火气》三个部分,分别就家国、文人和世俗三个方面对于唐朝的历史进行了还原和梳理。
我们先要开始读阅读的当然是这本《去唐朝:帝王与帝国事》。封建王朝的历史更多由帝王和他的臣民们构成。而唐朝作为封建王朝的标杆,他的帝王们也曾经是最为优秀的。但世袭制的帝国避免不了走下坡路,唐朝由盛转衰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感觉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一本书读下来,让人唏嘘不已。
提到唐朝,我们更多想到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女皇武则天、盛世转折的皇帝唐玄宗,其他皇帝相对存在感较低,他们虽然是唐朝历史当之不愧的主角,但其他帝王也都有着存在的价值。特别是像对于大唐的开创者唐高宗李渊这样的人物,不应该被忽略,他成是“以诗证史”需要解开第一块迷雾。
在我们都熟悉的历史事件“玄武门之变”这样的迷雾下,唐高祖李渊的功绩有着被弱化的趋势。特别是高祖最后几年所过的生活,也常常被认为他并不是一代雄主,而大唐的功业更多被挂在了李世民的头上。
但真实的历史呢?李渊不但有着韬光养晦的隐忍能力,也有着英勇果断的决策力,更有着敏锐的政治头脑。在隋炀帝“杨氏将亡,李姓将兴”的谶语中,李渊通过自秽行为和表忠心的动作,逃过一劫;但当需要他走上前台的时候,他当仁不让的登基称帝,成就大唐王朝的开端;而就是在他和李世民的斗法中,李渊也有着敏锐的觉察力,感受到了李世民的威胁,甚至做出了削弱其羽翼的动作。
但在大唐王朝的初期,一切都处于动荡之中,李世民的势力逐渐强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玄武门事变也就成了无可避免的悲剧。
一个唐高祖,在历史的迷雾下都有着太多故事去讲述,那么唐朝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几十位帝王,他们的背后都有着什么样的隐秘呢,去读《去唐朝:帝王与帝国事》,从唐诗的探索中去发掘唐朝真实的历史
#历史#
#唐#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