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男子高喊“还我河山”砸秦桧像,怎么看怎么办

男子高喊“还我河山”砸秦桧像,怎么看怎么办

男子高喊“还我河山”砸秦桧像,怎么看怎么办

电影《满江红》热映,引发人们重温这段发生在南宋时期的壮怀激烈的历史,无不对抗金名将岳飞“还我河山”壮志未酬的扼腕痛惜,对大奸臣秦桧谗害忠良的深恶痛绝……

这不,有人就把这股愤懑之情发泄秦桧的塑像上了。

1月29日下午,一名男子在河南省周口市太昊陵岳忠武祠游览时,突然情绪激动起来,站到香炉上高喊:“还我河山”。一边拜岳飞,一边不顾工作人员再三劝阻,掀起遮盖香炉的铁板去砸打秦桧等铸铁跪像,并站在跪像台基上喝问“下一个谁来”。目前公安部门已经受理该案件。

一时间网络舆论纷纷,在电影《满江红》之后,又掀起一波热潮。

该游客举止不值得提倡,但痛恨秦桧的心情可以理解。

据称,在太昊陵,用鞋底扇、吐口水等等,是岳飞观里常见的举动,此间工作人员称,“打秦桧”已成为当地一种习俗,寓意祈福消灾。

实际上,秦桧像被砸也远非头一回。

在岳飞埋骨地杭州,因为岳王庙秦桧铁像总是被人砸烂,历史上就曾多次重新修筑。

岳飞墓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秦桧夫妇跪像首次出现是在明朝。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周木出任浙江布政使,为表达人民对岳飞的敬仰及对奸臣秦桧的厌恶憎恨之情,下令重修岳飞墓,并首次用铁铸造秦桧夫妇跪像。

明正德年间,时任浙江指挥使李隆拜谒岳飞墓。命人在岳飞墓前打造了秦桧夫妇和万俟卨[mò qí xiè]三尊铜像。这个万俟卨依附秦桧,秉承宋高宗赵构和秦桧之意打击主战派,主治岳飞之狱,诬陷岳飞虚报军情及逗留淮西等罪,致使岳飞父子和张宪等被害。这三尊铜像的出现,给老百姓带来了一泄心头之愤的机会。

到明万历年间,三尊铜像已经破损不堪。一个叫做范来的官员决定出资重建铜像,这一次,张俊的铜像也被加了进去。张俊,曾与刘光世、韩世忠、岳飞并称南宋抗金“中兴四将”,后晚节不保,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又与秦桧合谋制造岳飞谋反的冤狱。

到清朝时,受民间《说岳全传》影响,有人将罗汝楫(阿附秦桧的官员)的铜像也给加了进去。至此,岳飞墓前的铜像达到了五尊。雍正年间,李卫在江浙任职之时,觉得罗汝楫不出名,便令人将其塑像搬走(部分地区岳王庙前还有五人铜像),铜像恢复到四尊。

这四尊铜像,尤其是秦桧夫妇的铜像,从诞生之日起,几乎每天都遭受人们的“唾骂与殴打”,及至被砸毁。从明朝至今,岳飞墓前的秦桧像多次重铸。

正所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杭州岳王庙成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来源:中新网

回到这次砸打秦桧像事件。

据最新消息,经太昊陵景区工作人员检查,铸铁跪像没有受到损坏(铸铁跪像为现代仿制品,不属于历史文物)。

但该游客的行为,引发网友热议,且谴责者居多:

“恕我直言,这都魔怔了!”

“有点入戏太深了”

“没电影你也想不起来秦桧”

……

将这次砸打秦桧像事件与历史上砸打事件相比:相同的是,人们对岳飞的敬爱,爱其精忠报国,矢志收复失地;以及对秦桧的恨,恨其残害忠良、卖国求荣,破坏抗金大业。不同的是,砸打事件发生的环境背景。

网络时代,流量为王。前有电影《满江红》爆火,再看视频里打砸者夸张甚至是疯狂的举止,很让一些网友怀疑:“镜头表演而已”“不是蠢,就是作秀”“网红赚流量啦”“蹭流量而已”——其对岳飞的敬、对秦桧的恨,有几分是真情流露、有几分是表演?

此外公众对历史人物有爱憎情绪,是正常的,但公众朴素的爱国、敬贤情感,也不应该被情绪绑架,更不能将这情绪发泄到破坏景区设施上来。

要看到,秦桧等人的铸像,已是景区设施。破坏景区设施,扰乱公共秩序,是违法行为。对此加以制止,严重的依法惩治,更是没有商量。否则,今后张三李四在破坏财物、打砸一番之后,拿一句冠冕的“情怀”理由就能逃脱法律惩罚,那就会形成可怕的破窗效应。

我们需要做的是,记住这段历史,并努力做到让当代社会不再出现“秦桧”这样祸害社会的奸人,而非选择砸一个人造的雕像。将家国情怀和崇尚英雄之情,转化为个人修养,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这才是真正的“弘扬正义”。

文明旅游不能遗忘,“打秦桧”不能极端,借机生事和哗众取宠更不可取。正如景区发文所言,“面对秦桧雕像,最理智的做法,将内心的‘打’和外在的保护统一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文明进步。”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搜狐号“周山文化”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岳飞,铜像,事件,电影,历史,夫妇,景区,男子,情绪,秦桧,岳飞,铜像,岳王庙,秦桧,罗汝楫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岳飞,铜像,事件,电影,历史,夫妇,景区,男子,情绪,秦桧,岳飞,铜像,岳王庙,秦桧,罗汝楫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岳飞,铜像,事件,电影,历史,夫妇,景区,男子,情绪,秦桧,岳飞,铜像,岳王庙,秦桧,罗汝楫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