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刘伯温:大元朝的小臣,却成朱元璋的谋士,最终落寞退场的英雄

刘伯温:大元朝的小臣,却成朱元璋的谋士,最终落寞退场的英雄

公元1311年7月,浙江青田县武阳村的一户刘姓人家,诞生了一个男孩,而这个男孩,便是日后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

不过,这都是几十年后的事,对于当时的刘伯温来说,明显还太早。

当时的他最大的事情就是,听从担任当地教谕的父亲教诲,用心攻读,毕竟科举对于刘伯温的家庭来说,是唯一通往成功的路径。

因此,从他启蒙开始,便认真熟读儒家经典,而在持续不断的学习中,刘伯温的聪慧,也开始慢慢得以展现。

史载,在刘伯温少年时,周边的同学很少见他“执经诵读”的,一番询问之后,才知道他有“默识无遗”的本事。

换句话说,刘伯温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靠着这个本事,刘伯温少年时期阅读了大量书籍,这也让他得以在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顺利考上举人。

这一年,刘伯温23岁。

这么看来,刘伯温的科举之路极为顺畅,甚至可以用“坦途”来形容,不过相比之下,他的仕途之路,却要坎坷的多。

毕竟,科举的成功,更多的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才华,但官场,则要看这个人对于官僚体制的适应能力。

而刘伯温,显然在这方面要“欠缺”的多。

高中进士的三年后,刘伯温才被元朝朝廷授予了一个高安县县丞的职务,该职务为正八品,具体工作内容说白了,就是协助县令处理政务的小官。

当然,官职虽小,毕竟只是起步,但在之后刘伯温长达二十多年的仕途中,其最高官职,也不过是正六品的处州路总管府判,而其他官职,大多都在七品或者从七品上下徘徊。

而这对于自负奇才的刘伯温来说,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而造成刘伯温仕途如此坎坷的原因,其实在多年后,他和明太祖朱元璋的聊天中,就曾经对此有过提及。

用刘伯温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属于那种“疾恶太甚”之人,而这种性格,显然在元末那种贿赂横行的官场上,极为不合时宜。

而他也因为自己这种性格,前后受到过多次打击,其中最严重的两次,分别是元至正十三年和至正十六年。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刘伯温出任元廷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当时他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当地官府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

而这里,恰好是元末起义队伍之一的方国珍势力所在。

方国珍祖籍台州黄岩(今浙江路桥),其兄弟共五人,原本靠着行船海上贩盐为生,但因被仇家告发其通寇,因此方国珍杀了仇家后,便开始和几个兄弟逃亡海上,并前后聚集数千人,抢劫过往船只以及阻塞海路。

而对于当时的元廷来说,方国珍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这就导致在最开始元廷的军队屡屡在方国珍手里吃败仗。

眼看打不过,元廷效仿当年大宋朝招抚梁山的招数,开始对方国珍进行招抚,但方国珍投降不久便又反叛,继而迫使元廷提高价码后再次投降,如此反复有数次。

因此,时任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的刘伯温就提出,对于方国珍这类人,就不应该一味的进行招抚,只有一鼓作气捕杀,方能以儆效尤。

但可惜的是,刘伯温的这个政策,与当时元廷的方针相左,并且,方国珍又花了重金贿赂元廷官府,这么一来,他就得以再次顺利的被招安并授以官职。

不仅如此,在被招抚后,方国珍利用关系,指责刘伯温滥用职权,最终导致刘伯温因此被问罪,遭到免官并被羁押于绍兴。

史料记载,对于当时朝廷的昏聩和不辨是非,正直的刘伯温气的是“发愤恸哭”,以至于“呕血数升”,甚至在对朝廷的失望之下,几欲自尽。

最终,还是在好友的一再劝说下,刘伯温这才打消了寻死的念头。

从这里其实就能看出,刘伯温真的是一个“疾恶太甚”之人,他满怀为国效力的抱负,却不曾想在官场上屡屡受挫,自己审时度势的建议,却被朝廷无视,最终还让恶人把自己告倒,这对于他来说,如何不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而他对元廷的彻底失望,则是发生在至正十六年。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元廷调任刘伯温为江浙行省枢密院判官,命他镇守处州,以抵抗当时以及此起彼伏的起义活动。

在这里,刘伯温尽心竭力,保证了处州的安定,避免了百姓因为战火而遭受涂炭,可以说是颇有功劳。

但在事后,在朝廷的论功行赏之中,原本按照惯例,刘伯温至少也应当升为处州路总管,但不曾想,元廷仅升他为处州路总管府判,也就是总管的秘书,其品级,跟他之前没什么差别。

正因为如此,刘伯温对朝廷深感失望。

据说,在他接到朝廷的调任文书之后,当即于庭中摆设香案,叩拜之后称:臣不敢负朝廷重托,唯今见朝廷以此见授,无所宣力矣

其实刘伯温的意思很简单,他并非是那种贪图名位之人,之所以会对朝廷失望,说白了,就是朝廷一直不重视他,也不给他施展才华以报国家的机会。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二十多年来,刘伯温的官职始终在中下游的小官中来回摇摆,一直没有机会出任更高职位,并且,立下功业,却依然被忽视。

这么一来,自认为无法有所成就的刘伯温,必然觉得心灰意冷,因此他就决定,自此弃官归田,再也不给朝廷效力了。

自此,刘伯温脱离了元廷,回到家乡青田开始隐居,一边修书,一边寄情山水。

这就是刘伯温的早期仕途的坎坷经历,可以说,由于元廷的不重视以及忽略,导致白白浪费了刘伯温这么一个人才,明代时的大学者王世贞就针对此事提出,元廷这么做,等于说是把刘伯温拱手让给了大明。

不过,此时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尚且不知道,他的人生下半场才刚刚开始,并且,要比前半辈子精彩的多。

而改变刘伯温下半生的人,正是朱元璋。

朱元璋对于刘伯温的大名,其实早就有所耳闻,当初朱元璋刚打下滁州时,命手下人四处寻访名士,以请来做幕僚参谋之用。

当时韩国公李善长就推荐了当地的名儒宋濂,这位宋濂,便是日后太子朱标的老师。

只不过,在请来宋濂后,宋濂却对朱元璋说,他的本事,稀松平常的很,远不如青田的刘基(即刘伯温)。

这下,引起了朱元璋的兴趣,马上派人去请,但在最开始,刘伯温是拒绝的,他并不愿意留下来给朱元璋效力。

比如在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刘伯温被朱元璋的属下“强行”带至金陵(南京),但刘伯温说什么都不愿意留下来,最终无奈的朱元璋也不敢动粗,只得将他放了回去。

不久之后,朱元璋不死心,又派了一个人去请,正是这个人,圆满的完成了朱元璋交代的任务。

此人名为孙炎,其在《明史》上的并不是很出名,但在当初,却是朱元璋的最信任的人之一。

并且,孙炎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雄辩,即口才了得,当时很少有人能在辩论方面胜过他,包括名儒宋濂,也甘拜下风。

更重要的是,孙炎此人交友广泛,人格魅力极大,比如名儒宋濂、名士夏煜,以及后来担任明朝首任宰相的汪广洋等,均是孙炎的好友。

由此可见,孙炎这个人的确是一个人格魅力极大的人。

而在接受朱元璋的任务之后,刚开始,孙炎也是派手下人去请,但刘基不肯见面,最终孙炎亲自登门,无奈的刘基,只得开门相应,两人便有了谈话的计划。

史料记载,在这场谈话中,孙炎借助酒兴,谈论起古今成败大事,言语犹如大河决堤一般滔滔不绝,说到最后,就连刘伯温都说,他原以为自己比孙炎高明的多,没想到,和孙炎比起来,自己还差得远。

就这样,孙炎成功的带着刘伯温来到金陵,见到了朱元璋。

当然,刘伯温最终出山,也不完全是孙炎一个人的功劳,其母富氏,也算是助力之一,当时就在刘伯温犹豫不决之际,其母就说,自古衰乱之世,不辅真主,焉能获万全计乎

这话的意思很简单,身处乱世之下,像刘伯温这种名声在外的人,想安安稳稳过日子是不可能的,要想得“万全”,那就必然得投奔一方势力。

而就当时的局势来说,朱元璋无疑是最合适投奔的一个,毕竟在众多割据势力中,唯有朱元璋形势一片大好。

所以,有了这种心理,加上孙炎的力劝,刘伯温就这么顺水推舟,选择投入朱元璋麾下,开始了新的宦途。

但在最开始,刘伯温在朱元璋的心中,并不是“智囊”的最佳人选。

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朱元璋对于“方术”也颇为崇尚,毕竟元代末期的几个皇帝均是如此,作为出生且成长在那个时代的朱元璋来说,自然也不能例外。

因此,在当时的朱元璋身边,就聚集着不少方术之士,比如周颠、张铁冠等。

所以,朱元璋最初请刘伯温的目的,也只不过是想借助他颇为熟悉方术的名气,在朱元璋心里,刘伯温,未必有太大学问。

但是,二人再次见面后的一番对话,改变了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印象。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三月,刘伯温来到应天府,见到了朱元璋,而朱元璋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能诗乎”?

这话其实颇有看轻之意,因此刘伯温当即说到,“诗者,乃是儒者末事,焉有不能之理”?

这意思就是说,吟诗作赋,只不过是儒家子弟的最末等本事,他自然会,言下之意,就是自己的本事可不止这些。

于是,朱元璋随手拿起手中的筷子,示意让刘伯温当场作诗,而刘伯温不慌不忙,略作思索,随即便开口道:

短短两句诗,就把湘江上关于湘妃的传说融入,且喻指筷子,可见,刘伯温还确实是有本事的。

但对于这两句诗,朱元璋并不满意,他认为,“秀才气味”太重。

而刘伯温则说,当年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侯一借间”,留侯说的就是张良,当年张良曾借用刘邦吃饭的筷子,以指代画,点明天下大势,为刘邦出谋划策。

言外之意,自己是一个“张良般”的人物。

如此一来,朱元璋自然大喜,而他对刘伯温的印象,也从一个方士,转变为父如,最终成为一个谋略之士。

据说在之后,刘伯温就向朱元璋献上《时务十八策》,正是这本策略,帮助朱元璋迅速打开局面,最终定鼎天下。

当然,上述这种说法,也有传说的成分,刘伯温初来乍到,要想成为朱元璋的重要谋士,必然是展现出了让人信服的能力。

而刘伯温真正展现这种能力的时候,则是在朱元璋与陈友谅的九江之战中。

陈友谅原本是渔家出身,说白了就是渔夫的儿子,当时渔夫的社会地位极低,基本日常生活都在船上,而陈友谅就是出生在这种家庭。

到了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陈友谅加入红巾军,成为徐寿辉的部下,之后数年,凭功绩,最终成为徐寿辉心腹之一。

但在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其主徐寿辉,自此篡位,定国号为“汉”,自称皇帝,之后,率军直逼朱元璋所在的应天府。

由于陈友谅来势汹汹,且兵多将广,因此当时朱元璋专门为此召开会议,商量如何应对,而其麾下大臣,有主张投降的,有主张放弃应天逃走的,唯有刘伯温,闭口不言。

会后,朱元璋单独将刘伯温请至内室,询问刘伯温为何一言不发,同时问他,该如何应对眼前局势。

而刘伯温则说了两点。

第一,请朱元璋赐他尚方宝剑,他要先斩杀那些主张投降和逃跑之人,以求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先稳定军心。

第二,刘伯温认为,目前陈友谅刚刚称帝,正是“骄气冲溢”,且目空一切的时候,根本听不进身边人的意见,所以,应当利用他的这种情绪,诱敌入伏,一举重创之,灭其锐气

最后,刘伯温郑重其事的对朱元璋说,此战正是让吴国(当时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奠定基础的关键一仗,因此,必须打,也不得不打,所以,应该放下一切顾虑,不被那些投降、逃跑的言论所影响,全力与陈友谅开战。

这一刻,刘伯温身上,颇有当年诸葛丞相的风采。

也正是这番话,点醒了朱元璋,最终下定决心与陈友谅开战,并赐刘伯温宝剑,令诸将拜其为军师,凡是不听令者,可先斩后奏。

而此战的结果,是俘获陈友谅兵卒两万余人,获巨型战舰百余艘,正是靠着本次战役俘获的大量战舰,朱元璋才能在之后的安庆等战役上取得胜利。

这便是朱元璋与陈友谅第一次交锋的“九江大捷”,而此战的胜利,得益于刘伯温寥寥数语,拨开迷雾,点破形势,最终让当时处于政权初创,又突临强敌、内部意见不统一的朱吴政权,顺利的度过难关,从而使得更进一步踏上统一天下的道路。

包括在朱元璋称帝之后,曾经某次给刘伯温的诏书中,还单独提到此次刘伯温的功劳,朱元璋称,“拔九江,尔多力焉”。

由此可见,刘伯温在明朝建立过程中的功劳,也是得到朱元璋认可的。

当然,作为一个能和诸葛亮齐名的顶级谋士,刘伯温的本领,远不止在一城或者一战之中,他对于明朝,对于朱元璋的最大功劳,莫过于他提出了“先汉后周”的战略规划。

所谓“先汉后周”,实际上指的是朱元璋在创业期间,所遇到的最大两个敌人。

朱元璋打下应天之后,在此创立吴政权,而当时在他的东面,是盐贩子张士诚所建立的“张周”政权,而在他的西面,便是陈友谅建立的“陈汉”政权。

当然,除此之外,朱元璋的北边还有小明王韩林儿,以及南边是效忠于元廷的陈友定,不过,对朱元璋威胁最大的,则是张士诚和陈友谅。

因此,如果朱元璋要想成就帝业,那么第一步就得先消除张士诚和陈友谅所带来的的威胁,但对于先消灭谁后消灭谁,当时朱元璋拿不定主意。

并且,当时朱元璋麾下的大部分将领,都认为应该先拿张士诚开刀,一来,张士诚盘踞在富饶的江浙一带,打下他,就能极大补充自己的力量。

二来,张士诚的综合实力,相对较弱,有道是柿子先挑软的捏,所以,将领们均认为,应该先消灭张士诚。

但是,刘伯温却对此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意见。

在他看来,张士诚属于那种守财奴一样的人,他占据了富饶地区之后,便不思进取,并没有太大的野心,更没有雄心勃勃的要创立多大的功业。

因此,暂时不打张士诚,并且依照张士诚的作风,只要不主动招惹他,一般他就不会来招惹朱元璋。

而陈友谅则不同,他所占的区域最大,囊括了饶、九、荆、襄多地,且此人野心勃勃,一直想做大做强,如果先打张士诚,陈友谅必然会发兵援助,到时候,两军合击,朱元璋便陷入被动。

更重要的是,陈友谅得位不正,极其不得人心,且上位后接连征战,导致其部下、百姓对他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虽说他看似兵多将广,但实际上并不是铁板一块。

所以,刘伯温就提出,要打,也应该先打陈友谅,并且,陈友谅地盘最大,打下他的话,那么就有一统天下的基础了。

这便是刘伯温对朱元璋提出的“先汉后周”规划,而从事后的结果来看,确实如刘伯温所说,该计划对于朱元璋完成大业,可以说是极为关键。

别的不说,就说朱元璋在与陈友谅开战时,张士诚果然不救,任由陈友谅覆灭,但如果朱元璋先打的是张士诚,那就必然如刘伯温所说,会遭到两军夹击。

并且,在击败陈友谅后,朱元璋开始围攻张士诚,前后打了一年之后方才拿下,试想,如果当时陈友谅还在,他岂会放弃这个攻打朱元璋的机会?

所以,刘伯温对于朱元璋的功劳极大,正是有了他的定策,方才为朱元璋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类似的例子,在朱元璋一步步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还有不少,比如朱元璋与陈友谅的最终决战,也就是鄱阳湖之战中,刘伯温在己方不利的局势下,冷静分析,提出了“移师湖口”之策。

即将全部战舰进驻湖口,由此封锁了陈友谅的退路,帮助朱元璋形成了“关门打狗”的利好局势,最终陈友谅被困鄱阳湖,突围不成后战死。

毫不夸张的说,鄱阳湖之战的胜利,刘伯温的“移师湖口”策略,起到了关键作用。

正是由于刘伯温在朱元璋成就帝业的过程中居功甚伟,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深得朱元璋宠信,比如朱元璋经常召见刘伯温谈话,而两人也常常是一谈一两个小时,且都是“屏密私语”,以至于“人莫得闻”。

在古代,一个臣子能有这种待遇,无疑是最被皇帝信任的表现。

但是,这样一个曾对大明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一个曾令朱元璋极为信任的心腹,却在明朝建立后,陷入了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最终以悲剧收了场。

而造成这个结果的核心原因,不仅有刘伯温“疾恶太甚”的性格使然,同样也有洪武初年,淮右集团对刘伯温的排挤。

比如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刘伯温提出,宋、元两朝皆是因为过于宽纵而失天下,所以当下新朝初立,理应整肃纲纪。

于是,他奏请朱元璋批准,希望能启用御史检举弹劾制度,而朱元璋对此也而比较支持,由于刘伯温不徇私情,以至于百官对其均十分惧怕。

但在不久之后,淮右集团的首脑李善长的心腹,即时任中书省都事的李彬,因罪被弹劾,并且还是刘伯温负责办理此案,因此李善长便找上刘伯温,希望他能放李彬一马。

而刘伯温并未答应,当即按律将李彬斩首,至此,刘伯温便和李善长结下了梁子。

等到朱元璋外出巡视归来后,李善长抢先告了刘伯温一状,称其在祭坛下斩杀李彬,这属于是不敬之举,这就导致,本身对方术颇有点崇尚的朱元璋,心里颇为不快。

不久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更让朱元璋对刘伯温发了好一通脾气。

当时正值大旱,刘伯温就提出,应当将亡故士卒的妻子迁往别处居住,令对那些死去的工匠收敛尸骸,还有把张士诚手下投降而来的兵卒妥善安置,做了这三点,那么大旱必解。

对此,朱元璋听从了刘伯温的建议,一一将上述三点做到,但做了之后,依旧大旱,这就让朱元璋对于刘伯温所言产生不信任,最终还因此大怒。

不得已之下,又恰逢妻子病逝,所以,刘伯温就此离开京城,返回老家。

但他毕竟是开国功勋,朱元璋也并未自此放弃刘伯温,三年后,即洪武三年,刘伯温再度被召回京城,授予“诚意伯”爵位。

而在被授予爵位之后,刘伯温于一次和朱元璋的谈话间,再次得罪了几个人。

当时,朱元璋有意更换丞相,便征求刘伯温的意见,提出汪广洋、杨宪以及胡惟庸三个人选,希望刘伯温能帮他选择一下。

但刘伯温却一一对这三人点出其身上缺点,比如他说汪广洋气量狭隘,说杨宪不能容人,还说胡惟庸属于那种难以驾驭之人。

总之,他把三人的缺点和毛病一一点出,坦白的说,刘伯温说的并没有错,数年后这三人的作为,也确实验证了这一点。

但在当时来说,刘伯温的这番话,无疑是把三人给得罪了。

并且在说到最后,朱元璋提出,看来丞相人选,非先生(指刘伯温)莫属了,而刘伯温却说,自己“嫉恶如仇”,同样无法胜任。

这么一来,刘伯温就连朱元璋也给得罪了,为什么呢?在朱元璋看来,刘伯温称自己嫉恶如仇,不就是在影射朱元璋的手下是一群“贪官污吏”,而再往深处想,这不就是在说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是一个和元朝没什么两样的腐朽政权吗?

所以至此,朱元璋对刘伯温彻底失去了所有信任。

而由于得罪了汪广洋、杨宪以及胡惟庸这三人,刘伯温自然就遭到了报复,其中,下手最狠的,就是胡惟庸。

当时,刘伯温以还乡养老,他见家乡青田附近一个叫做谈洋的地方,多有走私盐贩,治安因此十分不好,所以就上书朱元璋,建议在青田设立谈洋巡检司,以维护当地治安。

而这件事,被胡惟庸大加利用,他上书朱元璋说,刘伯温这是居心叵测,又称谈洋这个地方有“王气”,所以刘伯温才上书要建议设巡检司,他就是为了想在这个地方建造坟墓,因此才设请求设巡检司以驱赶当地百姓。

这件事,可以说是正中朱元璋的下怀,他本身就对刘伯温失去了信任,而胡惟庸的上报,让他对刘伯温的猜忌更加重了几分。

同样,这件事也着实让刘伯温吓了一跳,他拖着患病的身体,赶忙从老家青田赶回京城,并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自此常住京城,再也不敢返回老家。

到了洪武八年,刘伯温又染上风寒,朱元璋得知后,派胡惟庸前去带药探望,而吃了胡惟庸的药,刘伯温病情却愈加严重,眼见其时日无多,朱元璋这才恩准刘伯温返乡。

当年四月,刘伯温病逝于老家青田,年六十五岁。

作为明朝的开国功勋,刘伯温却在在大明开国后,日子过的并不如意,原本以为可以意气风发大干一场,但却在各种打击下,始终处在战战兢兢的状态,甚至到了其生命最后时期,连归乡隐居、安享晚年都成了奢望。

不得不说,这种落寞退场的结局,对于刘伯温来说,属实悲怆。

参考资料:《明史》、《明史纪事本末》、《刘伯温家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元朝,处州,方国珍,谋士,朱元璋,朝廷,官场,刘伯温,元廷,官职,故事传记,朱元璋,刘伯温,陈友谅,孙炎,张士诚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元朝,处州,方国珍,谋士,朱元璋,朝廷,官场,刘伯温,元廷,官职,故事传记,朱元璋,刘伯温,陈友谅,孙炎,张士诚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元朝,处州,方国珍,谋士,朱元璋,朝廷,官场,刘伯温,元廷,官职,故事传记,朱元璋,刘伯温,陈友谅,孙炎,张士诚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