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从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北京称帝,用时15年,农民出身,登上了北京城皇帝宝座,很励志的穷人翻身代表。那么,作为坚固百年的北京城,承受住了专业选手游牧民族的多次攻击而安然无恙,为什么偏偏被业余选手李自成轻松就攻破了,难道真的是天命所归吗?
李自成与朱元璋一样,为吃口饭出家当了和尚,开局一个碗,还俗入仕又下岗,为吃饭借高利贷,债主暴力逼债,老婆在此期间劈腿他人,悲剧从此开始,李自成手刃债主与妻子后,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李自成造反前期,命运多舛,有几次都差点挂掉。自从在李信的帮助下,提出“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攻城便如有神助,听到闯王的名号,城门便不大自开。可谓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迎闯王。
正当李自成觉得天命所归之时,一场大战差点把他吓回老家。在武宁关战役中,被守军周遇吉的区区数千人干掉七万多人,李自成虽然赢了,心里却打了退堂鼓,“宁武虽破,死伤过多,自此达京师,大同、宣府、居庸关重兵数十万尽如宁武,吾辈岂有孑遗哉,不如还陕图后举”。
谁知大同总兵姜瓖主动投降,前方的官兵民众开放大门,热泪盈眶的列队欢迎闯王李自成。被欢迎着,李自成就来到了北京城下。
看来乱世中口碑还是很重要的。李自成的群众基础深厚,民间流传“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李自成每攻下一座城就免掉老百姓的赋税,杀官员,打土豪,把粮食分给老百姓,军粮和军饷也基本从这些地方出。
北京外城门,上一个来攻城的是皇太极。公元1628年即崇祯元年,皇太极亲自率领10大军绕过关宁锦防线直扑北京城。明清双方在北京城外足足打了半个多月,但最后皇太极还是在北京城下铩羽而归。清朝的精锐部队(明末八旗军对各地义军的战损比高达恐怖的100:1),半个多月依然没有攻破北京城。由此可见,北京城在防御上是绝对没有问题。
估计,李自成也有自知之明,据《小腆纪年附考》卷四载,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闯人马强眾,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犒赏我百万银我就撤退了,还能帮朝廷平乱抗清。谁知皇帝没答应。
更出人意料的是,北京外城门,李自成炮轰了一阵后,守城的太监就把门打开了。内城门兵部尚书直接投降列队迎接,就这样,李自成的大军,不费一兵一卒,一路直入紫禁城。
李自成运气是真的好,当时,北京城内鼠疫横行,守卫京师的虽然有三大营的军队,但士兵因鼠疫死亡过多,已彻底失去野战能力,原有的近三万匹战马,还能骑乘的竟然不到一千匹,据守内外城墙十五万多个垛口的,是区区五万羸弱的士兵,平均一个士兵要守三个垛口。
这些士兵,都是大疫之下侥幸活下来的,“衣装狼狈,等于乞儿”,而且像是十天半月没吃饭的乞儿,虚弱得只能坐在地上,以至于用鞭子抽都抽不起来。
史料记载,北京城是这样的:坊间小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已二十余万。北京城大概有20万人丧命,城中出现“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的现象。
当时,天时、地利、人和都归了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一个月,最终李自成自己把人和抛到了九霄云外,史料记载:“贼又编排甲,令五家养一贼”。五户人家就要养一个兵,并且军队开始不受控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最终,在败与吴三桂后,仓皇称帝,第二天就逃离了北京。
真的是,“成也不纳粮,败也不纳粮”。造反时杀官员,打土豪,把粮食分给老百姓,军粮和军饷也基本从这些地方出。当要统治这个国家时,就不能靠打土豪分粮食了,军粮军饷一直靠抢来支持的话,那么只能永远是造反的贼寇。
李自成能轻松攻破北京城,也真的是,时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