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澄清一下的是,五代十国其实只是“五代”和“十国”的一个合称,因为两者的概念和持续的时间都存在差别。
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才普遍出现,部分实力强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形成五代。
五代
后梁(907年—923年):宣武军节度使朱温
后唐(923年—936年):河东节度使李存勖
后晋(936年—947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
后汉(947年—950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
后周(951年—960年):天雄军节度使郭威
而“十国”指的是从唐末、五代到宋初,在中原以外地区建立的若干割据政权,他们的数量实际上远不止十个(这一点和五胡十六国中的“十六国”相似),但后世历史学家选取其中十个比较典型的政权(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作为代表,所以历史上称之为“十国”。一般来说,自公元902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被封为“吴王”开始到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亡北汉为止,“十国”的历史一共持续了七十多年。
十国
前蜀(907年—925年):由西川节度使王建
后蜀(934年—966年):西川节度使孟知祥
南吴(902年—937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
南唐(937年—975年):南吴权臣李晟篡位
吴越(909年—945年):镇海军节度使钱镠
闽国(923年—936年):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
南楚(907年—951年):武安军节度使马殷
南汉(917年—971年):清海节度使刘隐
南平(924年—963年):荆南节度使高季兴
北汉(951年—979年):河东节度使刘崇
虽然“五代”和“十国”的概念不同,但他们又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可以说关系非常密切。比如说“十国”之中的吴越和闽国等国家,一直都奉中原王朝“五代”为正朔——换句话说,不管你们怎么改朝换代,我们都承认中原王朝是“老大”并定期朝贡,只要你们承认“小弟”的地位就行。
当然,“十国”之中也有一些不安分的,他们希望和“五代”朝廷平起平坐,或者不承认中原王朝的改朝换代,交往都用国与国之间的礼仪,结果落了一个国破家亡的下场,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前蜀被后唐所攻灭。另外,“十国”之中还有一些膨胀分子,他们时刻不忘利用武力征讨周边国家以扩大自己的地盘,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南唐攻灭了南楚和闽国。
总的来说,不管这些国家中间怎么折腾,后面还能活着的,最终都被赵匡胤建立的北宋所攻灭。公元960年,北宋取代后周建国以后,先后灭亡了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其中“北汉”这个“十国”之中唯一存在于北方的国家直到宋太宗赵光义时期才被攻灭。当时,宋太宗还想乘胜收复石敬瑭割让的“幽云十六州”,结果被辽国(契丹)击败,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