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北京西郊出土万历皇帝妃嫔合葬墓群,考古人员察看了四座均被盗,失望之际,却发现剩下三座里满是奇珍异宝,其中一个小金瓶竟装有古代圣水——粪水金汁!
众所周知,明定陵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一座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里面葬着万历皇帝,还有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可为什么还有七位妃子,却葬在远离万历皇帝的西郊?
古人十分看重丧葬,死和生同等重要,死后随葬品和陪葬人都必须是生前喜好。秦始皇墓中葬有大量兵马俑,是他想死后还要统治一个强大帝国。
明初施行的是殉葬制,皇帝死后活着的嫔妃必须殉葬,直到明英宗,这个野蛮制度才被废除。随后明朝皇帝的妃嫔们死后分为从葬和不从葬两类。
可见万历皇帝只宠爱孝端和孝靖两位皇后,将她们葬在身旁,而那七位不得宠的妃子却和公主、太子、驸马一起葬在远离明定陵的西郊小村落。
考古队员一进到墓中,便开始紧张地挖掘工作。
打开其中四座妃嫔墓,发现里面早已洗劫一空,尸骨遗骸散落一地。当考古人员怀抱失落的心情,挖掘接下来三座墓葬时,却惊喜地发现它们竟保持完好。
考古队员小心翼翼打开了棺木,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随葬品,有金银盆、手镯、耳环、凤冠、法器、银元宝、全幅头面,其中最珍贵的要数白瓷梅瓶和“大明万历年制”梅瓶。
大家兴奋地清理着墓葬中的文物,渴望有更多重要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出现!
忽然,有人在角落处发现一个奇怪的小金瓶。
这个金瓶很小,外观非常素雅,瓶颈细长,瓶身鼓腩,没有任何图文雕饰,就鎏了一层金。如果它身处别处,可能也就是普通的皇家御用品,没有多少价值。可它现在是妃子墓中的随葬品,意义可就非凡了。
专家好奇地将它拿起,摇晃几下,里面似有液体的回荡声。
专家第一时间想到里面装的是防腐药。可防腐药一般放在外面,不可能装在瓶子里。
考古人员十分好奇,小心翼翼地将瓶盖打开,里面竟然装着无色透明的液体,众人觉得奇怪,又用鼻子闻了闻,没有一点儿气味。
专家马上将小金瓶带回去检验。可竟没有检测出金瓶中液体的确切成分,好在最后他们在瓶底发现了一些沉淀物。
经过分析,当看到检测结果时,大家立刻本能地捂住了囗鼻,原来里面装的竟是一瓶粪水。
粪水这种污浊之物,怎么会被妃子作为随葬品放在身边?
专家翻阅了大量史籍资料,终于查明了它的身份,原来它是经过加工了的人类粪便。古人视它为圣水,因为它其实是一味名贵中药。
很多医书古籍将它称作“黄龙汤”、“人中黄”。
《本草纲目》书上记载,这种中药主治“大热狂走,解诸毒”,“金汁”能清热,治疗发烧高热,能解河豚毒,治疗腹泻,还有祛斑,美颜的功效。
为了艳压群芳,博得皇上回头一瞥,金汁自然成为宫中妃嫔争夺的圣品。而且它非常稀有,这是因为它制作原料相当讲究,过程复杂繁琐,如果稍不小心某一个细节出错,都很可能导致制作失败。
金汁的原料是取自于冬季腊月11到14岁之间的男童粪便,这个年纪的孩子肠道最为健康,选择深秋入冬时采集,因为这是一年中人体的最佳时刻,这时的孩子不容易拉稀便,气温低,大便好储存。
像酿酒一样,将泉水、井水和红土放入其中搅拌,用筛子过滤出杂质,取出过滤的粪汁。
最后在粪汁中加入甘草水,放入陶罐中,上面盖上黄土,埋进土中,时间放置越久越好。二、三十年最佳。
挖出后,发酵的粪水分三层,最底层是沉淀下来的残渣,中间一层是白色,最上面一层是黄色,故名“金汁”。
如果打开时,里面液体浑浊,就意味着二、三十年的陈酿失败。
从现代微生物研究来看,这其实就是古老的粪菌移植。粪菌移植就是提取健康人体的粪便中的功能性的菌群,将它移植到患者体内,通过重建患者新的肠道菌群,从而治疗患者肠道疾病。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从手工分离到采用机器分离,将高度分离的菌群移植到人体内,获得肠道健康。
我们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智慧,早在几百年前,就研究出肠道菌群移植法。
虽然古法已不再应用,但我们现在以另一种方式让它重现于世,这既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