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终结乱世,一统山河;再到强敌环伺,大厦倾倒
在我国历史上,大宋朝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时代,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经济发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都是空前的。不过,宋朝在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鉴于前朝藩镇割据的教训,赵宋皇帝为防止这种悲剧重演,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把一切统得过死,使得大宋自始至终被群狼环伺,尤其是在对外战争中是屡战屡败,国家逐渐陷入积贫积弱的地步。
宋朝国祚319年,传十八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其中北宋定都开封,自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四日后周大将赵匡胤立国算起,至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初六“靖康之难” 宋钦宗赵桓被废止,共167年;南宋定都于临安,承接北宋始于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赵构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止于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初六,陆秀夫背负幼主赵昺于崖山跳海自尽,共152年。
赵匡胤本来担任后周的殿前都点检,也就是禁军最高统帅,然而到了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一次成功的政变,让他兵不血刃登上帝位,是为宋太祖(960年-976年在位),即位之后,他平南讨北征天下,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让宋朝的经济和文化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十八帝的别样人生
宋朝处于历史上多个政权并立的时期,周边局势复杂多变,自北宋至南宋两个阶段先后产生了18位皇帝,这些帝王之位的变化都有一些很独特的现象:有兄终弟及者,有过继养子者,有主动禅位者,有客死他乡者。尽管蒙古铁骑难挡,但不管怎样,最后一代南宋帝国臣民用投海殉国的方式唱响了一个时代消亡的悲歌。
其中:80-89岁年龄段的有1位,占比5.55%。是南宋皇帝高宗赵构,81岁,生于大观元年(1107年)五月二十一日出生,卒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初八。
60-69岁年龄段的有3人,占比16.67%。分别是宋钦宗赵桓(61岁)、宋孝宗赵昚(67岁)、宋理宗赵昀(60岁)。
50-59岁年龄段的有8人,占比44.44%,占了宋朝皇帝的近一半。分别是开国皇帝赵匡胤(50岁)、宋太宗赵光义(58岁)、宋真宗赵恒(54岁)、宋仁宗赵祯(53岁)、宋徽宗赵佶(53岁)、宋光宗赵惇(54岁)、宋宁宗赵扩(56岁)、宋恭帝赵(显,读xiǎn)(52岁)。
30-39岁年龄段的有3人,占比16.67%。分别是宋英宗赵曙(35岁)、宋神宗赵顼(37岁)、宋度宗赵禥(35岁)。
20-29岁年龄段的有1人,占比5.56%。是宋哲宗赵煦(24岁)。
19岁及以下年龄段的有2人,占比11.11%,分别是宋端宗赵昰(9岁)和宋怀宗赵昺(8岁)两个未成年的小皇帝。
另外,我们再看一下《宋朝十八帝在位时长分布》,这一点也能发现这种帝王更迭过程中波浪调整的特点。
在位41年以上的皇帝有2人,占比11.11%。分别是北宋仁宗赵祯(在位42年)和南宋理宗赵昀(在位41年)。
在位31年-40年的皇帝有2人,占比11.11%。分别是南宋高宗赵构(在位36年)和南宋宁宗赵扩(在位31年)。
在位21年-30年的皇帝有4人,占比22.22%。其中北宋时期有3人,分别是宋太宗赵光义(在位21年)、宋真宗赵恒(在位25年)和宋徽宗赵佶(在位25年);南宋时期有1人,是宋孝宗赵昚(在位27年)。
在位11年-20年的皇帝有3人,占比16.67%。分别是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7年)、宋神宗赵顼(在位18年)和宋哲宗赵煦(在位15年)。
在位6年-10年的皇帝有2人,占比11.11%。分别是南宋时期的宋光宗赵惇(在位6年)和宋度宗赵禥(在位10年)。
在位2年-5年的皇帝有4人,占比22.22%。分别是北宋时期的宋英宗赵曙(在位4年)和宋钦宗赵桓(在位2年),南宋时期的宋恭帝赵(显,读xiǎn)(在位2年)和宋端宗赵昰(在位2年)。
在位1年及不足1年的皇帝有1人,占比5.56%。是南宋末帝宋怀宗赵昺(在位1年)。
这里面,靖康之难中被俘的宋钦宗赵桓和宋末三帝【宋恭帝赵(显,读xiǎn)、宋端宗赵昰、宋怀宗赵昺】在位时长都是2年以内,这也是因为特殊时期特殊原因导致的。
比如,北宋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二十三日,金兵大举入侵之际,宋徽宗主动禅位,次日,谪长子赵桓被迫即位,是为钦宗,并在次年改元为靖康元年(1126年)。但这位皇帝即位之后,并没有改变大宋朝外战外行的局面,反而是在开封城被攻破之后,于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初六,被金人“诏降宋二帝为庶人”。这样算下来,宋钦宗赵桓实际在位时长只有426天。
宋恭宗赵(显,读xiǎn)降元后,他的哥哥赵昰,在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等人拥立下,于德祐二年(1276年)五月初一在福州即位,是为宋端宗,并改元景炎。赵昰时年仅7岁,当时随着元军的南下,南宋政权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一度退守至海上,这位年幼的小皇帝一路备受颠簸,惊病交加,景炎三年(1278年)四月十五日,赵昰最后病死于荒岛之上,实际在位694天。
最后一位宋朝皇帝是宋怀宗赵昺,他是宋恭帝赵(显,读xiǎn)、宋端宗赵昰的弟弟,生于南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年)正月十二日生(一说是十二月初四),景炎三年(1278年)四月十七日,他被拥立为皇帝,五月初一改元祥兴,六月初七迁往崖山,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初六兵败,陆秀夫负赵昺跳海死,实际在位314天。
另外,还有一位曾在苗刘兵变中登基的元懿太子赵旉(1127年生-1129年卒),他是宋高宗赵构的独子,在位仅26天,不过他的帝王身份一般不为后来学界所认可。
在宋朝十八位帝王中,总的来说,成年后即位的帝王占多数。40-49岁之间即位的皇帝有1人,占比5.55%,是宋光宗赵惇。赵惇即位的时候(1189年)都已经43岁,这么大年龄才登基,因为他是宋孝宗赵昚册立的第二位太子。
乾道元年(1165年),宋孝宗赵昚曾册立长子赵愭为皇太子,但后来赵愭因病用药失误,于乾道三年(1167年)去世。宋孝宗赵昚想继续册立太子,如果按长幼排序的话,是轮不到身为第三子的赵惇,所以犹豫不决,迟迟未立,但他一直觉得三子赵惇“英武类己,欲立为太子”,后来在大臣的奏请下,乾道七年(1171年),赵惇被立为皇太子,这时的他已经24岁了。
30-39岁之间即位的皇帝有5人,占比27.78%,分别是开国皇帝赵匡胤(34岁即位)、宋太宗赵光义(38岁即位)、宋真宗赵恒(30岁即位)、宋英宗赵曙(32岁即位)、宋孝宗赵昚(36岁即位)。
19-29岁之间即位的皇帝有7人,占比38.89%,分别是宋神宗赵顼(20岁即位)、宋徽宗赵佶(19岁即位)、宋钦宗赵桓(26岁即位)、宋高宗赵构(21岁即位)、宋宁宗赵扩(27岁即位)、宋理宗赵昀(20岁即位)、宋度宗赵禥(25岁即位)。
1-18岁之间即位的皇帝有5人,占比27.78%。分别是宋仁宗赵祯(13岁即位)、宋哲宗赵煦(9岁即位)、宋恭帝赵(显,读xiǎn)(4岁即位)、宋端宗赵昰(8岁即位)、宋怀宗赵昺(7岁即位)。
这五位小皇帝情况各有不同。先说宋仁宗赵祯,他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也是真宗子嗣中唯一一个健康活下来的。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十九日,宋真宗赵恒崩逝后,赵恒即位后,因其年幼,前十一年都是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开启了大宋帝国女主临朝称制的先例。
宋哲宗赵煦是9岁即位,是宋神宗赵顼的第六子,神宗的前面几个子嗣同样是早夭,于是在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初一,宋神宗临终前册立赵煦为太子。至三月初五,神宗崩逝,赵煦即位,年仅十岁,由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
剩下的三位小皇帝即宋末三帝,在前面在位时长分析部分,我们已经介绍过了,这里有所不同的是宋恭帝赵(显,读xiǎn)即皇帝位后是由圣福太后谢道清垂帘听政的。而宋端宗赵昰和宋怀宗赵昺两位小皇帝是由杨淑妃垂帘听政的。
其实在宋朝女性垂帘听政的不在少数,根据资料整理可得有九位女性在皇位世袭过程中或者新皇登基后,曾经临朝称制。可以见下表,除我们前面说的四位,还有五位女性曾经参与垂帘听政,分别是:慈圣光献皇后曹氏(宋英宗赵曙在位)、钦圣宪肃皇后向氏(宋徽宗赵佶在位)、昭慈圣献皇后孟氏(宋高宗赵构及元懿太子赵旉时期)、宪圣慈烈吴皇后(宋光宗和宋宁宗交替之际)、恭圣仁烈杨皇后(宋理宗赵昀在位时)。
看一下《宋朝十八帝家庭排行分布》图,在整个两宋期间并不是唯长子身份才能即位的,新皇帝的家庭排行次序从长到幺都有。
以长子身份即位的有4人,占比22.22%。分别是宋神宗赵顼(谪长子)、宋钦宗赵桓(谪长子)、宋理宗赵昀(养子、长子)、宋度宗赵禥(养子、长子)。
以次子身份即位的有3人,占比16.67%。分别是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次子)、宋孝宗赵昚(养子、次子)、宋宁宗赵扩(谪次子)。
以三子身份即位的有3人,占比16.67%。分别是宋太宗赵光义(三子)、宋真宗赵恒(庶三子)、宋光宗赵惇(谪三子)。
以五子身份即位的有1人,占比5.56%。是宋端宗赵昰(庶五子)。
以六子身份即位的有3人,占比16.67%。分别是宋仁宗赵祯(庶六子)、宋哲宗赵煦(庶六子)、宋恭帝赵(显,读xiǎn)(谪六子)。
后面以七子、九子、十一子、十三子身份即位的各有1人。分别是宋怀宗赵昺(庶七子)、宋高宗赵构(庶九子)、宋徽宗赵佶(庶十一子)、宋英宗赵曙(养子、十三子)。
这些皇帝中,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取代后周即位的,其后来的皇帝皇储身份由第一任太子即位的只有9人,第二任太子只有2人,而以非太子身份即位的则有6人之多。
另外,还有一些未能即位的皇储,这里面有宋钦宗的长子赵谌、宋高宗的独子赵旉、宋孝宗的长子赵愭、宋宁宗的养子赵询等人,他们虽然取得了储位,但未及即位而亡。还有宋宁宗的另一个养子赵竑是第二任太子,但后来被权臣及女后联合废黜。
属于兄终弟及的有2人。除了太祖-太宗这一皇位更替属于兄终弟及以外,还有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同样属于兄终弟及的形式。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子,宋哲宗的弟弟。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十二日,因25岁的哲宗崩逝时无子,钦圣宪肃皇后向氏改立赵佶为帝,是为宋徽宗。
属于大臣拥立即位的皇帝有5人,都属于南宋时期,分别是宋高宗赵构、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端宗赵昰、宋怀宗赵昺。
这里面赵权是在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后即位的。当时,宋廷的皇室成员中有两人幸免于难,那就是元祐皇后和康王赵构。于是在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建立南宋政权。
宋宁宗是在绍熙五年(1194)七月成功上位的,这得益于当时的太皇太后吴氏和一众大臣的支持,“以皇帝疾未能执丧,命皇子嘉王即皇帝位于重华宫之素幄”,提前让宋光宗被迫退位。
宋理宗赵昀的上位完全是权臣史弥远和杨皇后共同支持的结果,因为当时宋宁宗册立了自己的养子赵竑为第二任太子,但在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宁宗病危之际,史弥远等人矫诏册立了宁宗的另一位养子赵昀为皇位继承人,从而把赵竑排除在外。
对于宋端宗赵昰、宋怀宗赵昺两位小皇帝,前面我们已经做过介绍,此处不再重复。
小结
在中国帝制时代,宋朝有其独特的帝制文化,内部政治氛围的影响加上外部军事环境驱使,使得大宋帝国的皇储册立以及皇位世袭斗争远没有其他朝代那般激烈,反而给人一种非常缓和的感觉。
(本文原创作者:史说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