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一般来说,一个朝代只有一个京都,但是明朝的时候为什么要设立两个京都呢,还设立专门管理两京的两京制呢?
“两京”顾名思义就是说一个国家有两个首都,而明代时期的两个首都分别是南京和北京。
而两京制最早是由明朝初期的建国皇帝朱元璋所提出来的。明朝成立之后,他将京都定在南京。
一、两京规制遥相望,六代江山迹未陈
明朝时期的南京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经济发展也十分繁荣,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因为当时经常作乱的蒙元余党就出自北部的边疆地区,而当时的南京和北部边疆地区距离非常远,不利于当时明朝抵御外敌的军事部署。而当时的朱元璋明白要想让国家稳定,在那里设立京都是十分重要的。
京都也是戍守边境的首要任务,所以朱元璋决定等到天下太平之后,再重新选择一个城市设为新都,而将南京设为第二都城。朱元璋在位期间,对于南北实行两京制的想法十分用心。
为了寻找合适的新都地点,朱元璋还让太子朱标去往西安进行考察,只是朱标英年早逝,所以建立新都这一事情也就耽搁了下来。
而当时明朝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的“北兵、南财”,二者不可兼得的尴尬局面。针对这种矛盾的局势,两京制便出现了。
众所周知,在明朝时期规定皇帝可以在60岁的时候成为“太上皇”,然后继续坐镇京师,教导下一任太子。以保证下一任太子有足够的执政经验,同时确保南北两京的正常循环。
在这种制度下,差不多二十多年,南北两京就会轮回一次。二十年的间隔时间,也保证北方的熊兵和南方的财富中的都不会失控,都会在国家的管理统治之下。
因此两京制度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解决了当时明朝所面临的矛盾问题。
二、盛世宦游应自乐,有人东望惜音尘
朱元璋去世之后,明成祖朱棣上位,占据了南京,成为了大明王朝新一任的皇帝。朱棣考虑到之前北平是他作为藩王时期的封地,所以正式将明朝迁都前往北京,也就有了“天子守国门”的这一说法。
虽然当时很多大臣、百姓都反对朱棣的迁都行为,但是朱棣的这一举措在政治层面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从历朝历代的历史来看,如果统治中心远离边疆外敌,往往都会因为苟且偷生、“天高皇帝远”这些心理产生巨大的外患影响。
所以当时的朱棣力排众议,坚持将明朝的京都迁往北京,这样也有利于控制北方元朝的残余势力,也能更好地控制全国地区。
朱棣
因为朱棣也深刻明白,巩固统治对于一个朝代的社会稳定是十分重要的。
而都城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所以朱棣对于南京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视的,因此朱棣也在南京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而当时作为留都的南京与北京两个都城共同发展,相互效仿。明朝时期的两京制度既能稳定北方边疆,又能控制广阔的南方地区,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有效措施之一。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当时的南京仍然可以称为世界最大的首都,并且南京也一直都是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虽然当时的南京已经成为了留都,政治功能和之前朱元璋在位期间相比被削弱了很多,但是南京在南方乃至全国的地位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正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明朝才确立了两京制度的格局。到了明英宗上位之后,他认清了定都北京的必要性,两京制度在这个时候最终被确立了下来。
明英宗
最终,在明英宗的多番考量下,北京成为了大明的新首都,而前首都南京则被确立为“留都”。在诏书中这样记载道:“定都北京,文武诸司不称行在。”
此外,当时的留都南京也设有都察院、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这些重要机构,且当时南京的那些官员级别和北京的官员级别也是相同的,所以将南京设为留都也是由于这些原因的影响。
南京设为留都之后,那些留在南京的官员政治才能被严重的限制,党争日益严重,在北京失意的官员也大多集中在南京。
一时间,南京汇聚了大量的反对派,两党各据一京,互相使绊子互相争斗。如此巨大规模的党派之争,让官员们的精神和日常工作都陷入了巨大的内耗。
北京地区有皇帝压制尚且还好,而整个南京官员在无人压制的情况下,彻底甩开政务,投身党派斗争中。
长期以往,明朝朝廷失去了很多的可用之才,大臣们都扎头于党派斗争中,变得事鼠目寸光,统治者也无法在大臣的配合下制定出正确的统治方针政策,明朝统治趋于瓦解。
我们再从南京管辖区域的大小来看,留都南京的行政机构管辖区域,当时仅限于南京地区和南京直隶地区,实际上和当时地方各级的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南京的官员在他的辖区范围内行使职权的时候,往往还需要经过首都北京的中央机构同意之后才能实施。
并且留都南京行政机构所呈递给天子的奏章,还要经过首都北京的相关部门附议之后,他们确认无误后才能传递给皇帝,然后有皇帝下达诏令,最后由北京的行政机构任命南京的相关机构落实实施。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南京行政体系,不过是一个执行机构而已。作为新京都的北京,却掌握着当时明朝真正的决策权利,当时的南京与北京的权力划分也很清楚,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冲突。
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那么,明朝时期的两京制度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我们都知道,封建王朝的主要构件是地主阶级,而地主阶级都只会为自己的利益所着想,因此地主阶级与平民阶级是相互对立的,但是皇权与与地主阶级却是相互依存的,这也是历代封建王朝重农抑商的原因。
商业的崛起会动摇地主阶层的利益,使皇权变得不稳,皇权建立在地主阶层之上,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杀了那些官员,动摇了朝廷赖以生存的地主阶层,皇权就会动摇。
到那时,各地农民百姓很有可能纷纷起义,而朝政也会因此变得分崩离析。
而明朝末期的皇帝崇祯也不是一个软弱的性子,虽然崇祯皇帝随着祖先朱元璋的脚步,用杀的方式想办法抑制皇朝的衰落,但是却没有解决明朝的根本问题,也没有能拯救大明王朝。
当时明朝末年时期,两京制度也使得明朝统治的成本急剧增加。当时明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更是没有办法和先前的汉唐宋相比,甚至有夸张的说法称,明朝的财政收入只有当时宋朝的一半。
与之前疆域超大的元朝也无法相比,而与清朝相比,明朝的财政更是只有清朝的三分之一不到。
明朝末年更是流民无数,动乱四起。而当时的流民因为天灾人祸的影响,百姓们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变得流离失所,四处迁移。
而这些流民在官府看来,这些留民就像一些一颗颗的定时炸弹,是会影响到社会发展的不安全因素。
众所周知,古代社会运行的基本动力是农业生产,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土地,如果生活安定富足的话,谁又愿意成为一个流民呢?
因为大量的平民逃离了自己曾经的家园,形成了一个很长的流民队伍。
与此同时,明朝末年,地方上的官吏贪污腐败,地主崛起,展开了贪婪的土地兼并,无数靠着耕作的农民被强行霸占的土地,失去了他们自己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天灾人祸”这个词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明朝初期以来,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一直都是“南重北轻”的,当时北京周围地区的经济并不发达,朝廷还需要通过从数千里以外的南方地区,掉配资源来供养北京的子民。
而我们都知道古代时候,运输行业并不发达,所以从数千里以外的南方运输粮食,这个成本是耗费巨大的,也加重了当时百姓的负担。
在明末时期统治者和地方官员的压迫之下,老百姓们逐渐没了斗志,且明朝末年时期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庞大的官僚机构腐朽至极,人心皆失。
但是明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王朝的统一,保持南北发展平衡,坚持在耗费如此大的成本之下实行南调北收。
结语
由此可见明朝初期到明朝末期所实行的两京制度,是时代发展下的必然产物,也是当时统治者为了适应社会的经济文化需求发展,同时为了抵御边疆外敌的入侵,以及制定最合理的军事战略部署而衍生出来的制度。
但是一个制度有利就有弊,随着南京和北京党争日益严重,且南北的经济发展状况发展脚步不统一,南北经济差距逐渐拉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高、有低,这些都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参考文献
《大明一统志》
《明初两京制度》
《明会要》
《万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