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稻为桑是《大明王朝1566》剧中的主线,跟历史上的大明王朝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崇祯皇帝为何会这么穷?崇祯时期为何税收体系会崩溃?大明灭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这篇文章就来为大家做详细的解读。
朱元璋的短视
在解答崇祯皇帝为何这么穷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把视角放到他的祖宗朱元璋。为何这口大锅要朱元璋来背?这就要说到大明朝的法理根本,洪武宪法。
大明朝有宪法么?答案是有的,不要以为大明这个封建王朝就没有宪法,其实大明立国的根本就是洪武皇帝所推行的一系列体制,也就是所谓的“祖制”。
劳模皇帝朱元璋实在是精力太旺盛了,他为这个他一手开创的王朝制定了详细的制度,这其中就包括税收。在洪武时期,一切都是百废待兴,军屯体制还在初创之期,整个帝国都在生机勃发的时期,所以,朱元璋就以此时的国家状态制定了一系列的税收定额,其中重要的田税被定制成了极低的状态,而商税则更低。
但是国家会发展,军屯体系会崩溃,国家公务人员会不断膨胀,还有宗室也会呈指数级增加,这些都会导致国家开支的不断增加。但是大明立国之本洪武宪制已经对税收做了明确规定,想要改变税收税率,增加税收,都成了一件十分困难之事。
所以,在老祖宗朱元璋的一顿操作之下,大明帝国的财政已经有了先天不足。
官僚体制
在我们固有的对封建王朝的印象中,皇帝就是九五之尊,皇帝就是说一不二,皇帝的意志必须要无条件地执行。但是在明朝,皇帝可没有这样的待遇,朱元璋、朱棣这强悍的爷俩还可以做到,但是他们的子孙就没有如此的待遇。
当封建体制发展到大明时期的时候,官僚体制已经成熟,整个国家的治理再也不是依靠帝王的决断,而是千千万万个文官,离开这些文官,皇帝是什么都干不了的。所以,文官体制成为了决定国家走向的关键因素。
当君权被不断削弱,文官体系成为主导,那么帝国的政策势必不再是从全局出发,而是从官僚体系的局部利益出发,参考东林党的所作所为。大明王朝的财政已近崩溃,可是文官们还在阻止国家对商人征税。
当大明帝国的一切决策代表的是文官体系利益的时候,那么整个大明王朝势必会走向一个极端。所以,到了明末时期,整个大明王朝的财富出现了两头小,中间大的形式,皇帝和百姓一穷二白,而处在中间的官绅阶层却富的流油,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的增加。
整个帝国的运行成本都要压在已经贫苦不堪的农民身上,那么大明帝国的崩塌也就不可避免。
商业发展
解读了朱元璋的操作和官僚体制的问题后,我们再把视角放到大明时期的商业发展。众所周知,我们都知道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江浙地区商业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标志性事件——雇佣关系。
回到神剧中,就是改稻为桑这项国策的推行,其中严世藩对严嵩解释为何改稻为桑一定要让丝绸大户来兼并土地的原因,第一,丝绸大户有资本,第二丝绸大户可以形成规模化生产,第三,丝绸大户可以保证丝绸质量。
再看神剧中的丝绸大户沈一石,沈一石拥有织坊二十五家,织机三千余,每日产出丝绸五百余匹。通过沈一石的作坊,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江浙地区,已经形成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但是商业的发展势必会带来粮食的减产,这也是神剧中改稻为桑无法推行的问题所在。其实,在讨论改稻为桑这项国策之初,嘉靖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粮食问题。而恰恰粮食的问题,果然成为了大明王朝崩溃的重要原因。
商业的高速发展,势必会减少农业人口,农业人口的流失以及土地种植作物的改变,直接导致了大明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
从明朝的一些史料相关记载中,江浙这些传统的产粮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化,人民涌向了城市,而农村逐渐凋敝。
同时,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也将农民推向了更深的地狱,以往农民还只是被地方官府用淋尖踢斛的方式扒一层皮。但是如今全部用白银来交税,农民就要将粮食卖掉换取白银,这其中粮商会趁机压价,而且地方官府还会用银两火耗再扒一层。
崇祯真的是穷死的
到了崇祯登上皇帝宝座的时候,大明王朝的畸形已经深入骨髓。在农耕立国的洪武宪制的框架下,到了崇祯时期农耕经济已经日趋崩溃,商业高度发展,利益阶层日趋固化,底层百姓的负担不断加大。
在农耕经济的框架下去驾驭一个商业经济的国家,崇祯所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在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条件下,在文官集团只代表官绅利益的条件下,崇祯连换五十二个首辅也变得可以理解了。
在官商对酒当歌的时候,农民却背负着高额的税赋,整个大明王朝社会资源出现了严重的社会资源分配失衡。而大明皇帝朱由检却没有丝毫办法去改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明帝国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