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举荐非人,自食恶果-褚遂良悲剧的警世意义

举荐非人,自食恶果-褚遂良悲剧的警世意义

褚遂良(596-659),钱塘(今杭州)人。父褚亮,秦王李世民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官至通直散骑常侍。褚遂良因为自幼接受良好的家教,博通文史,唐贞观十年(636),由秘书郎迁起居郎。以善书法,由魏徵推荐给酷爱书法的唐太宗,受到赏识,成为唐太宗近臣之一。贞观十五年(641),他劝谏太宗暂停泰山封禅。同年由起居郎升谏议大夫。

褚遂良像

唐太宗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明君,但他在立储君的问题上举棋不定,犯了一系列致命的错误,而最后的错误则是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亲信重臣举荐非人造成的,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生有三子:长子李承乾、次子李泰、三子李治。初,唐太宗循立嫡长子的原则封李承乾为太子,封李泰为魏王、李治为晋王。李承乾成人后,喜声色,游猎废学,生活奢靡,与群小鬼混,唐太宗对他心生厌恶之情。而魏王李泰与其兄完全不同,自小喜好学习,不仅多才多艺,而且能够折节下士,深得大家喜爱。李泰见父亲移爱于己,遂生夺嫡之非分之想。太子李承乾眼见自己储君之地位难保,遂铤而走险,企图效法其父当年的玄武门之变,联络叔父汉王李元昌,准备于贞观十七年(643)发动宫廷政变,后因政变失败,李承乾被废为庶人。

唐太宗李世民像

此后,魏王李泰百般邀宠,唐太宗大悦,准备立李泰为太子,但遭到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的一致反对,他们力主立晋王李治为储君。由于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唐太宗在立储君的问题上思前顾后,举棋不定,内心十分痛苦。有一天,唐太宗把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召入内宫,愁眉不展地对他们说:“我有三子一弟,却难定储君之位,事已如此,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说完,抽出床前挂着的佩刀准备自裁。长孙无忌等见此情形,无不惊骇万分,立即上前夺下唐太宗手里的佩刀,把他交给侍立一旁的李治。当唐太宗说出欲立晋王李治时,长孙无忌等立即跪到太宗面前说:“谨奉诏,异议者斩!”太宗当即命李治拜谢舅父(长孙无忌),并加授长孙无忌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

唐太宗对李治观察一段时间后,觉得他性格过于懦弱,难以担当一国之君的重任(后来的事实证明,立李治为太子对于唐王朝来说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几乎断送了李唐王朝),唐太宗经过慎重考虑后,又想改立吴王李恪,但再次遭到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坚决反对,最终迫使唐太宗收回了立吴王李恪的念头。

事实上,长孙无忌力挺李治是有私心的。因为李治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之子,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而吴王李恪则非长孙无忌的亲外甥,所以他极力举荐李治而排斥吴王李恪。褚遂良与李治虽非亲戚,但他看重的则是李治的所谓“仁恕”,遂与长孙无忌一道力挺李治,结果铸成千古遗恨。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唐太宗临终前召褚遂良、长孙无忌到病榻前,对他们俩说:“汉武帝寄霍光,刘备托诸葛亮,朕今委卿矣。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又对侍奉在侧的太子李治说:“有无忌、遂良在,你尽管放心。”最后叮嘱褚遂良说:“我有天下,无忌力也。尔辅政,勿令谗毁者害之!”说完,太宗闭上了双眼,一代明君撒手尘寰。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局部

太子李治登位,是为唐高宗。褚遂良与长孙无忌作为先皇指定的顾命大臣尽心辅佐李治。褚遂良被李治赐封为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褚遂良因辅佐李治有功,先后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加光禄大夫兼太子宾客、尚书右仆射,掌管朝政。正当褚遂良等元老得意于自己的选择时,悲剧发生了。

李治既有性格柔弱无能的一面,又有固执己见的一面,他与武媚娘(即后来的武则天)的孽缘不仅断送了褚遂良与长孙无忌等大臣,也几乎断送了李唐王朝。

武媚娘是唐太宗所封的“才人”(第五等妃嫔),李治为太子时与在唐太宗身边侍奉的“武才人”有过近距离接触,李治暗中恋上了这个妩媚的“才人”,两人产生私情,但当时碍于太宗的面子,不敢过于放肆。唐太宗死后,武媚娘削发到感业寺当尼姑,但凡心未死,而李治也一直牵挂这个“才人”。李治登基不久,将武媚娘接进后宫,封为武昭仪。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武媚娘的宠爱也越来越厉害,最后荒唐地提出要废除王皇后,立武媚娘为皇后。对此荒谬的要求,褚遂良等元老誓反对。褚遂良说:“皇后系出名门,奉事先帝。先帝临终前,执陛下手对臣说:‘我儿与妇今付卿!’且德音在陛下耳,可遽忘之?皇后无它过,不可废!”高宗听了很不高兴,宣布退朝。

武则天像

第二天,朝廷再议废立之事,一夜未曾合眼的褚遂良决定作最后的努力。入朝后,不等高宗开口,褚遂良趋步上前,扑通跪下,泣血进忠言:“陛下定要改立皇后,请另择名门世家。武昭仪过去侍奉先帝,天下共知,而今立为当朝皇后,岂不遭后世嘲笑?”说完,褚遂良将手中的笏板放到殿阶上,口中说:“还陛下此笏,求归田里。”说完,以头叩地,流血不止。色迷心窍的唐高宗不仅不接受忠臣的泣血忠告,反而勃然大怒,命左右将褚遂良赶出朝廷。坐在金殿后面帷帐中监听廷议的武媚娘更是怒不可遏,不禁尖声大叫:“何不扑杀此獠!”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十月,一意孤行的李治不顾朝廷大臣的誓死反对下诏废除王皇后,十一月,宣布立武媚娘为皇后。武媚娘有了皇后的名分,很快将懦弱的李治变成了自己的傀儡,凡是当初反对武媚娘为皇后的大臣都遭到血腥报复。长孙无忌以“谋反”的罪名被处死,家族受牵连。褚遂良先后被贬为潭州都督、桂州都督、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在不断的贬斥、迁徙之中忧郁成疾。褚遂良在绝望之中,上表高宗,倾诉自己数十年来为高祖与太宗效劳,并力主高宗继位的功绩,“乞陛下哀怜”,希望能够迁回内地。但懦弱的高宗畏惧凶悍的武媚娘,一概置之不理。

唐高宗显庆三年(658),63岁的褚遂良死于爱州任所。褚遂良死后第二年,朝中奸臣许敬宗、李义府诬陷褚遂良曾煽动长孙无忌谋反,武媚娘逼迫高宗下诏,宣布削去褚遂良的官爵,并将他的两个儿子褚彦甫、褚彦冲也流放到爱州,不久惨遭杀害。对于褚遂良的悲剧,《旧唐书·宗室列传》有感而发,说:“无忌、遂良忠而获罪,人皆哀之。”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即褚遂良死后47年,朝廷宣布为褚遂良平反。唐玄宗天宝六年(747),褚遂良作为功臣,得以配祀于唐高宗庙中。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德宗下诏将褚遂良等人画于凌烟阁之上,以示他与唐初的开国功臣有同样的功劳。

立储君是千古之难题。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举荐非人,自食恶果,是无数历史悲剧之一。但世界上谁又生有火眼金睛,能保证看人不走眼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治,陛下,褚遂良,吴王李恪,孙无忌,唐太宗,悲剧,太子,李承,李泰,消息资讯,李治,褚遂良,孙无忌,唐太宗,武媚娘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治,陛下,褚遂良,吴王李恪,孙无忌,唐太宗,悲剧,太子,李承,李泰,消息资讯,李治,褚遂良,孙无忌,唐太宗,武媚娘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治,陛下,褚遂良,吴王李恪,孙无忌,唐太宗,悲剧,太子,李承,李泰,消息资讯,李治,褚遂良,孙无忌,唐太宗,武媚娘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