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朝亡于变态的政治制度

明朝亡于变态的政治制度

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都有利有弊,而像明朝制度如此变态的却很少见。这种变态的制度也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明朝皇帝大多不信任大臣。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明朝皇帝都像防贼一样防着他们。为此明朝废除了宰相制,还设置了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组织监视百官的一言一行。还重用宦官,疏远外庭官员。后来的司礼监甚至可以和内阁分庭抗礼。

没有宰相统领百官,下面乱糟糟的

首先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就是不信任大臣的体现。胡惟庸擅权乱政,不代表以后的宰相都会这样。宰相权力过重,可以对相权进行分割。不能一棒子打死,彻底废除宰相制度。废除了存在千年的宰相制度,明朝又没有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去填补,如此只能给国家带来新的混乱。这比宰相制度缺陷本身更可怕。

有网友也许会说明朝不是有内阁制度替代宰相制度吗?首先,内阁制度一直不稳定。它根本就是个发育不良的制度。明成祖朱棣时期,设立内阁。可是内阁只有参政之权。

到了明英宗时期内阁才有了票拟权,可以参与决策。但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却拥有批红权,掌印太监拥有盖章权。等于内阁只有参政议政的权利,最终的确定权还在皇帝和宦官手里。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大多不理朝政。批红权和盖章权更多时候还是在司礼监手中。即便是内阁权利全胜时期。内阁首辅张居正也要和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努力搞好关系才行。否则,他的改革也难以顺利执行。

可以说,明朝对内阁制的探索并不成功,内阁的地位始终不稳定。地位长期低于宦官。到了明天启皇帝时,宦官和内阁的矛盾激化。明朝政局更加混乱。明崇祯帝虽然铲除了魏忠贤,可是依旧重用宦官。常常派不懂军事的太监去做监军,频频添乱,火上浇油。也进一步离间了明朝君臣之间的关系。

更致命的是,明朝还设置了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组织。更进一步搅乱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明太祖设立的锦衣卫制度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后来的东厂。西厂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东厂、西厂的提督大多是由宦官担当,宦官的权势更重。国家一品大员见了他们都要对其下跪,巴结逢迎。长此以往,明朝上位的尽是溜须拍马之徒。有能力的士人阶层渐渐地也就对明朝失去了信心了。

明朝崇祯年间,皇帝和大臣们互相不信任,发展到最后,皇帝和户部都有钱,却都不愿自掏腰包为为军队筹集军饷。都在各自打各自的小算盘。明朝皇帝在最后时刻敲钟上早朝,大臣都不来。他们已经开始为迎接李自成做准备了。甚至在崇祯皇帝死后,太子乞求大臣们收留自己,大臣们都不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明朝皇帝对大臣的刻薄寡恩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所以,明朝投降的官员特别多。他们就觉得这样的皇帝不值得自己为其殉节。无论是文臣武将都是如此。哪怕是遇上少数民族入侵,他们也是投降者居多。完全没有南宋大臣那样的气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明朝变态的制度使得明朝君臣离心离德。

事实上,仅仅依靠清朝官兵是很难打下大明的。无论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也都没有想过要取代明朝,他们觉得能够做一个和明朝平起平坐的塞外大国就已经不错了。 结果明朝文臣武将大量来投,清朝也就膨胀起来了,真正打下整个大明江山的还是汉人自己。所以说明朝并非亡于李自成,也不是亡于满清。而是亡于自身变态的政治制度。我想,这也许就是崇祯帝临死之前都没有安排太子去南京登基人重要原因吧!也许,他也意识到了朱家王朝已经和大臣脱离太久,即使建立了南明,大臣们也不会真心拥护。他是真心对明朝江山失去了信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变态,宰相,明朝,内阁,司礼监,皇帝,宦官,制度,明崇祯,锦衣卫,消息资讯,明朝,西厂,内阁,大臣,东厂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变态,宰相,明朝,内阁,司礼监,皇帝,宦官,制度,明崇祯,锦衣卫,消息资讯,明朝,西厂,内阁,大臣,东厂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变态,宰相,明朝,内阁,司礼监,皇帝,宦官,制度,明崇祯,锦衣卫,消息资讯,明朝,西厂,内阁,大臣,东厂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