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科技 “寒气”席卷中美科技巨头,超30万打工人饭碗岌岌可危|钛媒体焦点

“寒气”席卷中美科技巨头,超30万打工人饭碗岌岌可危|钛媒体焦点

市场增长放缓、全球经济衰退担忧等因素下,“寒气”席卷科技巨头们,企业正加速裁员。

北京时间1月26日,美国软件服务巨头IBM(NYSE: IBM)宣布将裁员约3900人,占其28万员工总数的1.4%。公司CFO表示,此轮主要涉及早期资产——Kyndryl和医疗健康业务的分拆、剥离的裁员,而不是业务疲软,大约涉及3亿美元支出费用,以用于支付员工遣散。

同时也是在26日,半导体设备巨头泛林集团(Lam Research)CEO宣布在全球裁员约1300人,占总员工人数的7%,并且该公司还将裁减超700名临时员工,以在市场需求放缓中减少开支。泛林预计本轮裁员相关支出费用为1.5亿-2.5亿美元。

实际上,过去一周内,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亚马逊这些硅谷科技巨头已陆续宣布裁员共近4万人。而全球最大科技巨头苹果公司最近也传出裁减Apple Store以外零售渠道的非季节性员工,此前公司CEO库克已确认冻结招聘计划。

根据硅谷裁员追踪网站Layoff.fyi数据显示,仅2023年1月,全球有接近6万人——59448名员工被200家科技公司宣布将被解雇

事实上,这轮创历史数量的裁员“风暴”早在去年就开始了。

根据咨询机构Challenger, Gray&Christmas数据,2022年全年,全球科技企业宣布裁员97171人,比上一年(2021年)增长649%。另一份Layoff.fyi数据则显示,自疫情以来的三年多时间,全球1300多家科技公司共宣布裁员超过30万人。

不止在美国,近两年中国企业也持续“降本增效”。钛媒体App此前报道,基于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家上市科技公司财报统计,BAT三家在2022年前九个月净减少近2.4万名员工,占总员工人数的5.8%。另外,包括消费、芯片半导体、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企业服务等多个行业公司迅速推动裁员、减少开支等措施。

尽管很多企业受益于2020年疫情带来的电商消费、在线工作和资本市场的繁荣环境,但三年后的今天,在后疫情时代的通胀加息、全球经济下行阴霾下,市场需求放缓,大科技企业的利润减少、股价下跌,因此企业开始寻求削减成本,陷入裁员“寒冬”。

这意味着,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硅谷,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工作不再是大家心目中的“金饭碗”,大厂打工人的快乐时代已经结束。

互联网大厂光环褪去,硅谷迎来“裁员时代”

一个周五早上,在Vox Media任职的克伦萨·卡德纳斯 (Kerensa Cadenas) 打开Slack,看到一位同事发来抱怨信息,基本上是在说“我被解雇了”。而当卡德纳斯也开始打开邮件时发现,她也被解雇了。

近两周,卡德纳斯与她的一百多名Vox Media同事被淹没在远程裁员的孤独、离奇浪潮中,独自一人的她在公寓里感受着这份“寒冷”。人们通过电子邮件、Slack消息或视频电话了解消息,但工作早已不在。

事实上,随着市场需求放缓、业绩下滑,美国科技巨头的裁员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即便员工业绩良好。

美东时间1月20日,谷歌母公司美国Alphabet宣布在全球范围裁减大约1.2万名雇员,占总员工人数的6%,涉及技术、产品、人力资源等部门。因此,Alphabet成为本轮第二大裁员的硅谷科技公司,仅次于本月初宣布裁员1.8万人的亚马逊。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对员工表示,此次裁员是为了在公司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采取果断行动,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结果,以避免发生“更糟糕”的问题。他还强调,裁员过程绝不是随机的。而且由于奖金与公司业绩挂钩,2023年谷歌所有高级副总裁及以上职位的年终奖都将“大幅减少”。

即便是火热的自动驾驶、机器人赛道,Alphabet也不想再投资了。据The information 1月24日报道,由于长期亏损,估值达300亿美元、Alphabet自动驾驶汽车部门Waymo本周开始裁员,涉及卡车技术工程师、培训老师等,是Alphabet本月裁员的第四家子公司。两周前,Alphabet旗下机器人公司Intrinsic和生命科学公司Verily共裁掉250多人,人工智能部门DeepMind则确认解雇了部分员工,并关闭加拿大办事处。

除了谷歌系,另一家科技巨头微软于1月18日宣布,为了应对收入增长放缓,公司将在3月31日前裁员1万人。据微软最新财报显示,其计入了12亿美元的额外开支,其中包括8亿美元的员工遣散费,使每股收益减少了12美分。据计算,平均每位被裁的微软员工能获赔约合54万元人民币(8万美元)。

微软CFOAmy Hood在财报会议上表示,此次的大规模裁员是因为微软希望公司成本结构能与收入更加协同一致。目前,微软整个业务收入疲软,Azure云服务消费增长放缓,Microsoft 365软件订阅、Windows商业产品等新业务增长也都低于管理层预期。财报显示,微软2023财年Q2净利润为164亿美元,同比下滑12%。

Jefferies分析师布伦特·蒂尔(Brent Thill)表示,大多数科技公司裁员10%,微软裁员5%,引发了人们对未来可能需要进一步裁员的更多担忧。

目前,大部分美国科技公司都公布了裁员计划。本月早些时候,亚马逊宣布计划裁员1.8万人,而其软件竞争对手Salesforce也表示将裁员8000人左右,占近8万名总员工的10%,软件巨头SAP也宣布裁员3000人;Meta公司则于2022年年底表示将裁员约13%,共计1.1万名员工。

梳理的1月份美国科技公司裁员规模和比例情况(来源:彭博数据)

据Layoff.fyi数据,仅2022年,全球约有1040家科技公司裁员,近16万名员工被解雇;2023年1月,有接近6万人被200家科技公司宣布解雇。

尽管今年开年多家科技巨头就宣布裁员,但整个“降本增效”行动早在2020年疫情蔓延开始就有了苗头。尤其是极其透明的企业文化、被赋权的员工、扁平化的管理制度,以及免费下午茶、晚上限时打车报销等硅谷“大厂打工人”的专属福利正在迅速消失时,裁员已不可避免。

近20年来,科技互联网企业宣扬一种方式,其核心是让工作生活无缝融合的福利待遇,以此增强员工幸福感。这些企业将福利计划和无限假期,以及优先考虑个人身心健康的举措作为标准的员工福利。再加上高薪和股权待遇,不仅是要赢得竞争,更要主导人才争夺战。硅谷企业的迅猛增长和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独特的人力实践推动的,重塑了整个科技行业文化。

但时代在变,这一行业如今面临宏观经济环境不均衡、股市动荡的局面,已上市的科技企业感到了压力,私营科技企业的上市环境也不再理想。公司CEO们现在更多要考虑优化盈利能力,而非长期扩张。

Netflix联合创始人兼联合CEO里德·哈斯廷斯在疫情开始之初表示,他看不到居家办公的“任何好处”。而TikTok已告知员工,准备取消健身房会员资格和Wi-Fi费用报销、以及不在公司主要地点工作员工的每日45美元膳食补贴,作为该公司缩减福利的部分措施。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已成既定事实。

根据彭博统计,由于美联储强力紧缩政策令经济活动承压,2022年第四季度预期GDP将降低至2.6%,较三季度3.2%增幅有所放缓。另一份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月14日的当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从前一周的20.5万人降至19万人,失业率仍高于预期。

而且,资本市场持续动荡。2022年,美国股市的许多昔日宠儿魅力不再。去年,Meta大跌64%;Netflix重挫51%。2022年全年,FAANG股票——Meta、亚马逊、苹果、Netflix、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五家科技巨头的市值总计蒸发超过3万亿美元。而且,科技股大跌拖累了整个市场,标普500指数去年全年下挫19%,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糟糕的年度表现。

事实上,对于初创科技企业和创始人、CEO们而言,过去十年都是牛市。利率水平较低,风险投资似乎永不枯竭,企业估值飙升。因为本质上可以轻松拿到投资,创业者可以全身心地追求营收、扩大客户基础、并对无数人员和项目进行投资。

然而,由于近期利率处于2007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加之市场持续动荡,投资人正在考虑加大对拥有强劲基本面和现金流的企业投资。对于创业者而言,这意味着融资将更加困难,投资人对投资回报的期待更高。而对大型科技企业及初创企业而言,轻松拿钱已是历史,对员工的投资也必须得到回报。

因此,这些大厂“打工人”们却不得不面临着新的压力,此前已经习惯“人人都有话语权”的企业管理时代结束了,他们将不得不适应一个期待更高、投资更谨慎的新世界,否则许多员工的“饭碗”都将岌岌可危。

这些变化都成为裁员风暴前夕的重要“风向标”。

眼下,科技企业正迎来一个外部投资人施压、融资障碍加大和整体市场波动的时代,这样的环境对管理层要求更加严格,希望企业能够实现大规模营收、快速上市、营收利润快速增长,使得投资机构管、退阶段更加顺畅,使得LP出资人更加满意。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副院长Michael Cusumano表示,裁员背后是投资者改变了评估公司的方式。他指出,一般来说,当公司增长非常快时——比如当收入每年飙升20%或30%时——没有人关心利润,但现在还不处于增长期,所以投资者更加谨慎。

薪酬咨询机构Johnson Associates的创始人艾伦·约翰逊预计,大型银行和投资公司将在今年第一季度裁员5%,而表现最差的投资银行家的奖金将减少45%。他指出,随着公司重新评估员工在预计艰难的经济环境中的需求,裁员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加速。“这完全取决于经济着陆的艰难程度。”

高盛CEO确认计划解雇3000多名员工,削减奖金,最早可能在1月初进行。此前,摩根士丹利已经宣布裁员约1800人,占员工总数的2%-3%;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1月宣布将裁员500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3%。

硬科技公司也效仿实施“降本增效”

相较于美国员工被裁员后能申领数千美元政府补助金,国内互联网企业员工则处于被裁员——找到新工作——再被裁员的往复循环中。

Aaron Wang在2019年加入了字节跳动旗下抖音团队,25岁的她认为自己找到了梦想的工作。但到了2021年底,字节跳动突然削减了Wang所在的业务部门,让她从搬迁和裁员之间做出选择,最终她选择辞职。2022年3月,Wang找到了京东的工作。但两周后,Wang与其他100多名员工在线上被“优化”了。她接受媒体采访时感叹:“找工作太难了”。

过去一年,国内很多大科技互联网公司集体“降本增效”,削减了大量运营开支,减少很多资源预算和人员成本投入,收缩或关停亏损业务,加大了业绩考核力度,并寻找新的增量,致使很多员工不得不面临“自由工作”状况。

例如,腾讯减少了近30亿元成本支出,暂停了数十个创新项目;快手则减少亏损,收缩一切营销广告、研发成本等;美团则从2021年前三季度超100%的运营开支,去年直接削减至10%以下;字节跳动则在去年12月开始进行新一轮数千人裁员,据估算整体优化规模约10%,涉及字节跳动各大业务线的研发、产品、运营等多个岗位,字节跳动CEO梁汝波日前表示,为了保证组织的健康度,“去肥增瘦”未来会持续进行。

事实上,这些企业裁员背后理论是:即使最初的遣散费支出为数百万或数十亿美元,他们还是为公司节省了资金。随着员工总薪资额的减少,公司的成本会持续降低。

另外,相对于互联网巨头频繁优化,市场较火热的芯片半导体、自动驾驶等“硬科技”领域企业也开始效仿,实施裁员、降本增效等措施。

2022年11月,市值1000亿美元的芯片巨头英特尔宣布对全球启动大规模、“有针对性的”裁员,涉及销售与市场等部门,包括中国区,媒体称裁员涉及2.4万人,占总人数的20%;存储芯片巨头美光12月末宣布裁员10%,暂停发放奖金;

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企业格芯(GlobalFoundries)裁员800人;

据The information,高通将裁员269人;

自动驾驶公司Nuro宣布裁员20%;

“自动驾驶卡车第一股”图森未来宣布将裁员约25%,影响到约350名员工;

据Gizmodo报道,人工智能语音领域龙头SoundHound宣布裁员200人;

国内一家芯片设计独角兽,年前直接将成都分公司全都解散,员工总数两年减少20%以上。

如今,IBM、泛林集团(Lam Research)也宣布裁员、削减预算等“降本增效”计划,预示着“硬科技”公司正面临新的调整期。泛林CEO Tim Archer预计,今年半导体设备的整体市场规模将降至约750亿美元,较去年减少约200亿美元,降幅超过20%。

“即将到来的一年意味着市场和我们业务的重新调整。我相信,通过采取我们今天宣布的艰难行动,我们将使Lam处于更有利的地位。”Tim Archer表示。

可以预见到,2023年,那些高谈“长期主义”的硬科技创业者们,已经开始被资本环境不得不推动收缩,预计裁员、降薪、减少支出、甚至倒闭,都或将成为今年企业的常态。

但需要注意的是,“裁员”可能并不意味着企业会因此降低成本。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Jeffrey Pfeffer表示,事实上,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裁员有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因此,有一些研究却表明,裁员实际上损害了盈利能力,“通常来说,裁员不会增加企业的收入。”Pfeffer表示。

那么,如果裁员实际上不起作用,为什么还要裁员呢?Pfeffer教授指出,“人们总是做各种愚蠢的事情。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期望职业经理人会有所不同。”

所以,我们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本轮企业裁员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投资者)的背后推动,而非企业真正的“降本增效”。

Taro联合创始人Rahul Pandey表示,大规模裁员通常更多地反映了公司业绩,而不是你的业绩,所以员工自身不要恐慌。

CIC灼识咨询经理陆佥慧对钛媒体App表示,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下,互联网大公司为确保盈利能力,节省成本,选择关停一些试验性质业务,或开始缩减短期内商业化前景并不明朗的项目。但与此同时,她认为大厂将依靠其原有优势,将会布局盈利预期更为明朗的产业。

早在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超越Facebook,成为当时仅次于搜索巨头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马云留下了那句回响至深的倔强之语:“15年前来美国要200万,被30家VC拒了。我今天又来了,要200亿”。

从此之后,互联网企业浪潮奔涌,前赴后继开启了自己的敲钟计划。而资本也应时而动,找项目、约谈创业者、看BP、下注、寻找独角兽……那时的互联网企业办公室内,仿佛弥漫着华尔街金钱永不眠的躁动。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造富神话开始破灭。随着近两年疫情反复、市场放缓、高通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同时员工薪资见顶、期权缩水,互联网大厂光环逐渐褪去,“打工人”们开始不再怀有梦想且焦虑,不得不放平心态等着被“优化”。

一项由伯明翰大学职业健康研究所团队的科研结果表明,裁员是最具挑战性的生活经历之一,造成的心理压力甚至超过离婚。失业可能会颠覆员工财务状况和他们的自我意识,而线上裁员在许多情况下会加剧员工心理很多不确定性。

Pandey认为,如果你已经被公司所裁掉,接下来你需要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利用内部网络了解其他公司裁员情况,以及选择将职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领域,从而增加寻找新工作的可能性。

但数据处理公司ADP首席经济学家Nela Richardson却指出,这些被裁员工在失去在大型科技企业的工作后,很可能会被其他需要技术人才的行业所吸收。她指出,美国众多中小型企业面临招工困难。

“我确实听到人们恐慌,大家想知道未来会怎样,2023年是否会比2022年更糟。”一位美股分析师布兰克对媒体表示。(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企业,科技,美国,全球,公司,员工,巨头,中美,饭碗,媒体,字节跳动,科技,员工,巨头,微软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企业,科技,美国,全球,公司,员工,巨头,中美,饭碗,媒体,字节跳动,科技,员工,巨头,微软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企业,科技,美国,全球,公司,员工,巨头,中美,饭碗,媒体,字节跳动,科技,员工,巨头,微软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